2006 (138)
2010 (5)
2017 (1)
2019 (1)
Wall Street Journal reported today that power cost is increasingly a concern of the growth in high tech industry. With both Internet services and power costs soaring, big technology companies are scouring the nation to secure enough of the cheap electricity. The companies mentioned include Microsoft, Yahoo, Google, and IAC’s Ask.com. Microsoft and Yahoo both are planning to set up data centers in Quincy, Washington where per kilowatt-hour costs 1.8 cents, nearly a third of industry average price. The price may jump to 2.6cents after the new facilities are completed.
生產要素:資源與勞動力
迄今為止,還沒有誰會在買PC的時候會考慮它的耗電成本,就是說某台機器每個月會給我們增加多少錢的電費支出。這個數字基本上是被假定為忽略不計的。又考慮耗電量的情況,也多半是評定筆記本在電池情況下能耗多久的問題。印象當中,整個IT業也從來沒把電當成主要成本想來考慮,大家考慮的基本是不要讓服務器斷電一類的安全問題。然而在過去的四年中,電費支出在數據中心(IDC)的成本結構裏翻了一番。就不得不迫使各公司開始尋找廉價電力。按報道稱,華盛頓州東部的人因稀少的地區成了熱點之一。
能源產品與糧油,礦產,土地等一起,是人類社會生產消費的基礎商品。這些商品都是直接從自然得來(或加工或不加工),屬於資源性的商品。資源性商品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隨著經濟發展其價格變化最為明顯。在通脹的情況下,資源價格的漲幅要高於其他類商品。正是因為這個特點,短期性的資源漲價並不見得對引起大部分商品的連帶性漲價,因為資源與人工是兩個投入生產的要素,隨著產業等級的提升,人工累計所占的比例就會增加,因而行業附加值加大,產值對資源成本的依賴度也就降低。所以沒人會因為電費漲價去搶購PC的。或者可以說,人工在經濟中是應對資源變化的緩衝器。
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和低通脹
中國經濟在1996-2003年中體現出來的高增長和低通脹,其實就是由於人工的緩衝作用。當時國際間有稱這為中國經濟奇跡,朱總理也因此大大得了很多credit。究其原因,政府的金融緊縮政策雖然有功,但主要的功勞,還是大批湧入勞動力市場的農村剩餘勞動力,以及擴大教育規模後產出的大量畢業生。因為勞動力過剩加之海外資本的大量流入,造成生產能力超速增長,進而有商品過剩、甚至通貨緊縮的出現。生產能力的爆增,讓中國經濟不僅有能力把原來西方發達國家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吸收進來,而且還能夠把一些技術、管理、甚至資本密集型的產業轉化為勞動力密集型給吸收進來。比如電子行業,本來屬於技術密集,到了中國逐漸就成了勞動力密集了。
曾幾何時,我們高呼中國產業結構不合理,中國人所經營的都是附加值很低的生產行為,價值都讓外國的二、三道販子賺走了。一雙耐克運動鞋,中國的廠商的出口收匯3-4美元,然而國外零售價格400美元。一件中國生產的低檔襯衫,出口價格2-3美元,在日本的商場裏賣30美元。我們當時所沒有看到的是這樣的表麵差異竟然給中國人的經濟振興積累了資本。日本和韓國經濟的興起,其實都是以勞動密集型的低成本戰略來啟動的。隻不過,他們的經濟容量沒有像中國一樣牽動世界的可能—中國的人口實在太大了。目前處於生產峰值的30-60歲的中國人,占到人口總數的40%,於1950-1980年代之間出生的人,是中國的baby boomer們。(隻是,20-30年後,這部分人口步入老齡,將是中國老齡人口由目前11%增長到20-30%之間。到那時,中國經濟麵臨的將不再是過剩的產能和低價的商品,而是消費和投資增長的雙緩慢。)
IT業的未來
回來說說美國能源對高科技業的新影響的意義的是什麽。首先,資源杠杆作用的增大,意味著人工的緩衝在美國IT業的作用的減弱。所以IT業在2003-2005年間比較明顯的趨勢是中、印外包。隨著IT業生產的逐漸標準化、模塊化和程序化,必然造成生產、設計與市場環節的剝分。設計和市場領域可能作為核心繼續長時間保留在本土,而生產領域的外包甚至外遷會不斷擴大。
其次,就是產業的整體降級,原來的高科技不會繼續成為高科技了。技術密集的產業,轉到中國很可能也被有效降解成勞動密集。當然,前麵提到的設計領域,會從老的IT業中分化出來。這一點就好像耐克公司,在北美基本隻維持設計和市場功能,生產全部外包到亞洲。目前,生產能力繼續從中國向越、緬、老轉移;這不是壞事,因為中國已經在承擔部分設計和市場的功能了。2001年後風靡世界的iPod,其原始設計就是來自中國台灣的無敵科技。繼日本和韓國之後,中國電子方案設計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也越來越受到國際廠商的青睞。貼牌都快成這個行業的行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