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wu622

討論時事中的數字和邏輯問題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百年國策(十) 政治體製

(2013-05-31 08:52:49) 下一個

數百年後,機器人將擔負所有的累、險、髒和枯燥的工作,每個人都衣食無憂,有房有車。 那時沒有戰爭,沒有失業,沒有赤字,沒有債務,沒有罷工,沒有群體事件。國家領導人不再像現在那樣操勞。信息公開,官員無利可圖,願意當官的人不多。在人類發展初期,官員很辛苦卻沒有多少利益,堯舜不願自己的兒子再受苦,所以把皇帝的位子讓給別人。禹的時候當官有好處了,他就把皇帝位子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將來可能重現堯舜現象,當官是出於舍己為人的雷鋒精神。其實這種現象現在在大學中可以見到:教授不願意當係主任,怕因為行政工作占用時間影響學術研究,很多教授肯當係主任是出於責任心。國家領導人給百姓的生活工作帶來的影響甚微。那時人們對誰當領導人不像現在那樣重視。

那時富人的想法和現在的富人不同。所謂富是相對於窮來說的。沒有窮人,富人也不顯眼。現在的富人雇保鏢、司機、廚師、仆人,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將來的社會中富人雇不到人工,隻是使用較高檔的機器人而已。從財富中得到的樂趣和精神滿足減少許多。

社會是要由人來管理的。參與管理的人越多,社會就越公平美好。

在奴隸社會,剩餘產品隻能養活極少數社會管理人員。這些管理人員必然以權謀私,殘酷壓榨大多數勞動者。這就決定了那時的社會製度是奴隸製。

在封建社會,生產力有所發展,剩餘產品可以養活的管理社會的人多了,社會就進化成封建社會,社會管理人員對勞動者的壓迫比奴隸製有所減輕,不再剝奪勞動者的人身自由。

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生產力更加發展,剩餘產品可以養活許多資本家,資本家推翻了封建王朝,實現了民選製度,建立了更加進步的資本主義社會,勞動者也有了發言權和選舉權。

中國的剩餘產品可以養活的管理人員並不比資本主義國家多,這些管理人員中也必然出現以權謀私現象。有什麽辦法能使官員廉潔勤政一心為公呢?不容易。

毛澤東主張靠思想教育,讓大家為祖國繁榮富強,為解放全人類,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努力工作。毛主席號召:“我們要保持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的那麽一股勁,那麽一股革命熱情,那麽一種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這種思想工作第一次講會有效果,在非常時期如戰爭和抗災時講,會有效果。但在和平時期年年講就成老生常談,沒有效果了。這隻有少數先進分子能做到,要求大多數官員做到是不現實的。

那麽高薪養廉怎麽樣?中國有的高官家族擁有幾十億元身家,相比之下那點“高薪”微不足道。口號是“高薪養廉”,卻常常見到“高薪養貪”。合法的貪腐也很嚴重。例如某些並購案,因為是有關公司“自願”廉價賣給官二代,並不違法,結果不了了之。

實現廉政的關鍵是使更多的人參與社會管理。列寧在《國家與革命》一書中說過“當所有的人都學會了管理,都來實際地獨立地管理社會生產,對寄生蟲、老爺、騙子等等“資本主義傳統的保持者”獨立地進行計算和監督的時候,逃避這種全民的計算和監督就必然會成為極難得逞的、極罕見的例外,可能還會受到極迅速極嚴厲的懲罰,以致人們對於人類一切公共生活的簡單的基本規則就會很快從必須遵守變成習慣於遵守了。”

所謂民主即人民參與社會管理,尤其是國家重大決策由人民做主。從這個定義來說,世界上大多數民眾都在忙於謀生,有精力和渠道參與社會管理的是少數,所以當今世界上沒有完全民主的國家。中國的國家重大決策是百十來個黨的高級官員決定。美國是資本黨一黨製,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都是資本黨的子黨,不管哪個候選人當選,都是資本黨做主,國家重大決策是百十來個大富豪決定。二者相比,中國的製度要優越一些:《繼承法》的存在保障了資本的繼承,而沒有法律保障官員把職位傳給子女。所以中國的政治製度不容易被家族控製,流動性較強。

民主並不是非黑即白的概念,而是一個可以量化的概念。一個國家並非或者民主是0%,或者民主是100%。世界上各國或多或少都有民主,區別隻在民主的多少。可以從民眾對社會管理的參與程度來衡量民主。比如說都在1%和20%之間。即使一個封建製的皇權國家,皇帝也知道“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製定決策時要考慮民意。這是多次農民起義推翻皇朝留下的教訓、爭得的民主。在一個國家裏,民主的量也是在不斷變化中。例如美國1920年代起實行婦女參加選舉,民主的量就增加。1960年代起實行黑人參加選舉,民主的量又增加。美國國會通過“愛國令”後,總統可以下令刺殺任何他認為與恐怖分子有聯係的公民,這使得美國民主的量下降。中國憲法取消罷工權力使得民主的量下降,公布三公消費使得民主的量增加。

民主的形式並非隻是投票選總統。農民起義、俄國十月革命、中國土地革命、示威、遊行、罷工、群體事件、網上發帖都是人民參與國家管理、要求做主的表現。如果政府不提供合法的民主渠道,民眾就會采取非法的行動以獲得民主的權力。如中國的信訪製度是一條民主渠道。如果多次信訪無果,民眾必然對公權力產生不滿,長期的不滿導致群體性事件。2009年中國共發生了近9萬起各類群體性事件。大量的群體事件迫使政府逐漸從壓製轉向安撫,從專注先富轉向共同富裕。這是人民通過群體性事件參與社會管理,爭取民主的表現形式。

人民做主並非總是做出正確主張,也可能做出錯誤主張。比較常見的是民眾傾向增加福利,即使為此必須增加國家債務;民眾傾向增加自己的收入,即使其他人必須為此減少收入。所以在當前社會條件下,發展民主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盲目追求高度民主是不合理的。

中國現在不適於直選總統,主要原因是直選總統很容易被國際資本控製。

有些中國的民眾以為實行直選就可以選出一個為人民執政的政府。
有些中國的富豪以為實行直選就可以選出一個為富豪執政的政府。

這兩種看法都不對。中國如果實行直選將是國際資本的候選人當選。舉一個例子,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占領了中國碳酸飲料市場的97%。國際資本有二百年的競選經驗。控製媒體、爭取選民將會像爭取可樂消費者那樣得到97%的選票,而且國際資本還有栽贓、謀殺等黑暗手段。美國總統在任內死亡和被暗殺的人數就很說明問題。中國那些暴發戶、土財主在國際資本麵前不過是待宰羔羊。普通百姓在選舉中更難使自己推選的候選人取勝。在村鎮之類的小範圍,人們對候選人比較了解,容易選出代表民眾的領導人。對於上億人口的大國,直接選舉基本上是被利益集團操控。

民主要靠主權保護。利比亞民眾期望不被外國導彈轟炸而不可得。日本民眾期望不被美國監管而不可得。如果國際資本在中國掌權,中國的多數富豪將會失去他們的財產,因權力而致富的將被關進監獄。中國的民眾將在外資控製的血汗工廠打工。中國的資源將被廉價掠奪。複巢之下無完卵。

中國現在的政治體製有利有弊。利是政權穩定,可以致力於中國長期發展目標,謀求全民族的長遠利益。弊是容易出現貪腐官員。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利大於弊,適應中國國情。中國需要發展民主,使民眾在國家政策上有更多的發言權。 網絡的普及為群眾參與社會管理創造了有利條件,群眾對官員的監督不斷加強,弊越來越小。現在國家公布審計報告、三公消費,法院公布司法判決書,信訪局網上投訴全麵放開,這些都促進了廉政建設。隨著中國反腐鬥爭的進展,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會認識到中國製度的優越性。

上一篇:人民幣匯率、外匯儲備和對外貿易   下一篇:不稱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