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嘉明科幻係列

謝謝各位看官,有空來就先看 不是目錄 這一篇吧,其實就是一目錄
正文

西門格勒(五)

(2005-06-30 17:43:42) 下一個

                                (五)機鋒

    本嘉明所處之世,幾大宗教已退出俗世,但仍在人心.弗瑞司東傾向佛學,本嘉明也不以為怪.而比鄰崔秀是禪宗大德,居然也是資深科學家,令人微微吃驚.在這敵友未明的所在,本嘉明隻好打起哈哈:

    "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眼耳鼻舌身,對應色聲香味觸.眼見色,耳聞聲,宇宙萬法得以一一顯示根本的規律和秩序,一切事物都是緣起而有,這一說,也可見證於科學精微的探索.可大師又如何行走在佛心和理性之間呢?"

    "萬法匪緣,豈觀如幻.如果不是緣起,我們又何以觀察到這世界猶如夢幻般地存在.山河大地堅固永恒,可放入宇宙衡量,又時時在變.變與不變(堅),不正是<<周易>>在不懈探討的嗎?禪宗初興時,<<華嚴經>><<金剛經>>已在人心田,不妨直指棒喝.後世禪病已入膏肓,不求粗通佛理,隻知胡棒亂喝,以為傻瓜也能成佛,豈不是空中樓閣?可一旦從頭研習二經,有所精進,回頭再看科學理性,又仿佛絲絲入扣."

    弗瑞司東緩緩開口:"<<華嚴經>>揭明大乘空觀思想,三際(過去,現在,未來)皆為空性.萬法無從安立,不執假有,不溺頑空,即可見性成佛.過去已滅,未來未至,現在空寂.現象圓融是華嚴四法界的極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時間和空間.如:一,時間互攝.過去未來可以任意互換,一念萬年.時間的長短打成一片.二,空間互攝,一毛端可以納世界.三,時空互攝,時空如一.時間因事物之存在而引起,離開某物之存在而想象時間不合於真相.並非先有時間,然後在這個時間中出現了什麽."

    "不錯,不是說秋天來了,桐葉便要翻飛.桐葉翻飛,便是秋天."崔秀從椅上下來,一矮身坐到地上,打口袋裏掏出三個蘋果----他也實在太胖,口袋裏塞了三個蘋果,居然一點不顯.

    弗瑞司東也盤腿坐下,本嘉明感到自己自<易經>得來的二元陰陽觀正受到巨大的衝擊,不禁跟著坐下,一人一個蘋果,慢慢咬著.

    時空一如,天人合一,小我也就融入大我,個人的生命在其深處和宇宙生命本身溶為一體."逝者如斯夫",這種對時間的焦慮不複存在.時間之流被截斷,停止,超越,時間被空間化,對時間的恐懼消融於對自然空間的純粹體驗中,生命又向何處去?

    萬古長空凝成一朝風月,一朝風月攝盡萬古長空.

    "撥塵見佛,佛性深隱在欲望之中.<<華嚴經>>中有<阿僧祗品>,世尊修成菩薩後,又經過三大阿僧祗劫那麽長的時間,才終於成佛.這阿僧祗是一個極大數.由一洛叉(十萬)起,一百洛叉後逐級平方,一級級向上,共124級,阿僧祗為第105級,所以:

1 阿僧祗 等於1後麵有 70988433612780846483815379501056個零(農禪寺常運法師算得) ,還不是頂級大數.  

 這是入佛後所能知的數量之義,銀河係直徑8萬光年,也不過7568後麵14個零 (公裏).而銀河係隻是宇宙中渺小的一分子.成佛以後,在宇宙間遍行無礙,才了解,才需要這麽大的數量級."

    本嘉明聽了崔秀這番話,覺得頭昏腦漲.弗瑞司東猛然變色,雙手距地,想說什麽卻又說不出來.

    恰在此時,崔秀嘎嘣咬了一口蘋果.

    這一聲脆響,對於本嘉明,隻覺得石破天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