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為什麽在東北有那麽高的威信?
(2005-05-05 18:12:38)
下一個
林彪為什麽在東北有那麽高的威信?
我曾經想:林總為什麽從來都是正確的呢?他有什麽異於常人之處呢?我留心觀察的結果,發現他有幾個顯著的特點:林總是一個苦學深思的人,是一個密切聯係群眾的人,是一個要求自己特別嚴格的人,是一個最善於向毛主席學習的人。
我見到林總少說也有幾十次了,除了開會而外,我見到他的時候差不多都是看見他在讀書。他的屋子裏堆滿了書,他自己則真正做到了手不釋卷。有一次,我有事情要請示林總,一進門,隻見林總躺在一條板凳上,身子朝前伏著看書。原來他坐著看累了,故此改換一個姿勢。林總的身體是很弱的,平型關大戰時,他親臨前線指揮,負了重傷。但是多少年來,他不僅忘我地工作,而且一直頑強地堅持學習。據接近他的同誌說,林總常常讀書到深夜,簡直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林總並不是為讀書而讀書,他讀的多半是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主席的著作以及古今中外的政治軍事著作,他是“學以致用”的,運用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把別人的一切有用的經驗,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樣,就難怪他的知識是那樣淵博,他的見解是那樣卓越了。
林總的作風很實際,他十分注重調查研究工作。他總是盡最大可能了解敵人的情況,在重要戰役和重要戰鬥中,常親臨前線,了解敵情,勘察陣地,和部隊首長共同研究作戰計劃。林總一貫重視深入群眾,聽取群眾的意見。他是一個十分謙和的人,沒有一點架子,他和部下談話時,仔細傾聽對方的意見,從不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有什麽不對之處,他總是采取商榷的口吻指出來,然後,他有係統地從思想原則到具體方麵對問題加以詳盡、精辟的分析,直到你弄清楚為止。有一件小事使我銘感很深。按說他對我們較熟悉,但是每一次接見我以後,無論怎樣忙,林總都要親自送到大門外,我有時過意不去,勸他留步,他都是執意要送出來。對我如此,對別人也如此。這是一般的客套嗎?不,這充分說明林總待人的平等精神。林總的生活作風簡樸得驚人,他自己的“點心”是炒黃豆,招待客人也是炒黃豆,有客在坐,飯菜也很平常。數年來,我見他總是穿著一套灰布軍衣和那件粗呢子軍衣。1958年我在昆明見到林總時,他也是穿著很普通的舊黑色呢子衣服,袖口上還打了補釘。林總和士卒同甘共苦,以非凡的毅力艱苦工作,在戰役進行的時候,他常常在指揮室徹夜不眠,很少休息、林總就是這樣一個公而忘私的人。宋朝範仲淹曾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的林總正是這樣的人。
林總要求自己特別嚴格,還主要不是表現在待人接物和生活方麵,使我感動最深的是他的自我批評精神。1947年夏季攻勢中,我們十縱隊和其他縱隊奉命攻克敵人一防守異常堅固的城市,在戰鬥中,我們斃、傷、俘敵一萬多人,後因敵人援軍趕到,最後沒有打下來。這次戰役未打好的責任主要在前線指揮機關和縱隊一級的指揮機關,主要是部署和戰術上存在若幹缺點:例如集中兵力、火力不夠,阻擊援兵不力等。在戰後總部召集的幹部會議上,林總卻把責任完全承擔下來,他先後站起來三次,誠懇地檢討說:“這次這個城市沒有打下來,不要你們負責任,完全由我負責。主要是我情況了解得不夠,決心下得太快,不馬上攻,以圍城打援為最好。先消滅敵人的援軍再攻城,就肯定能攻下來。另外,這次攻城還暴露了我們攻堅的戰術差,這也主要是我平時研究得不夠。”林總對自己要求得這樣嚴格,使我們深為感動。我覺得直接指揮的責任不在林總而在我們,但他為了接受這些經驗教訓,出來承擔這個責任,正是為了把對城市攻堅戰術的鑽研推進到一個新的階段。林總重視這個問題,正是解決一係列攻堅戰術問題的開始,預告了敵人走向崩潰的邊沿。林總的這種榜樣,使我和部隊的幹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批評的教育。我回部隊傳達以後,幹部都紛紛主動地進行檢查,勇於承擔責任。之後,在部隊幹部中,自我批評成風,對戰術的檢討和研究,真如雨後之花,遍地開花,人們的心情,都十分舒暢。自那以後,林總致力於攻堅戰術的研究,“四快一慢”“四組一隊”等戰術就逐步提出來了。最後,形成了一整套攻堅戰術。上麵說到的那個城市,僅在八個月以後,就被我軍在二十三小時內一舉攻克了,萬餘敵軍無一漏網。此後,東北所有敵占大城市,都在林總的攻堅戰術指導下逐個攻克了。
林總是最了解他的部隊的,他熟悉幹部的聲容笑貌,熟悉部隊的軍事。政治動態,清楚部隊的長處短處,知道他們挑得起多重的擔子。他信任部隊,部隊也信任自己的統帥。在戰士中流行這樣的話:“林總指到哪裏打到哪裏,執行林總的命令就是勝利。”有時接受任務,明知前麵有嚴重的困難和艱險,但是必勝的信念,鼓舞我們一往無前。錦州解放以後,蔣介石親自到沈陽指揮在沈陽附近的廖耀湘兵團五個軍共十萬人,沿北寧路西進,妄圖重占錦州,如不能得逞,則企圖改道營口從海上逃回關內。廖兵團是蔣介石的嫡係,其中新一軍、新六軍,更是所謂“五大主力”的兩大主力。顯然,消滅這股敵人是有重大意義的。當時,我主力尚集結於錦州地區,而為了防止敵人南竄營口,逃往關裏,必須在沈陽附近就把敵人截住,林總把阻擊敵人的任務交給了我們十縱隊(我們原是在錦州戰役期間在沈陽附近新立屯一帶以運動防禦戰法阻擊敵人沈陽援軍的)。10月20日接到林總的電報,令縱隊星夜兼程由北鎮返回黑山、大虎山地區,迅速構築工事,指出廖兵團必經此地。命我們堅守陣地,不準敵人前進一步,隻要守住三天,就能保證主力全殲敵人。我們剛剛到達陣地以後,不出林總所料,24日,廖耀湘兵團蔽天蓋地而來,在飛機、坦克、重炮的配合下,猛犯我陣地。我們縱隊隻有四萬人,經過運動防禦之後馬上轉入堅守防禦,還沒來得及休整,時屆嚴冬,部隊連棉衣都未穿上,而敵人則是十萬美式裝備、奪路逃生的亡命之徒,戰鬥的激烈是可以想見的。陣地得而複失,失而複得,我們的戰士無不以一當百,殺得敵人棄屍遍野、血流成河,而陣地屹立不動。我們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林總說三天以內消滅敵人,敵人準活不了四天;我們一個縱隊吃不了他,我們可以咬住他不放。戰鬥最激烈的25日,我們又接到林總和羅政委、劉參謀長的第二次電報,表彰部隊打的英勇頑強,並指示再堅持一天。傳達了林總的電報後,部隊的情緒更為高漲了,戰士們紛紛表示:“堅決完成林總交給的任務,一定不讓廖耀湘跑掉。”於是愈戰愈勇。果然,26日早,我主力部隊如期趕到,將敵人團團圍住,從26日早晨起,展開了巨大規模的圍殲戰,廖耀湘以下十萬餘人無一漏網。戰鬥結束以後,林總和羅榮桓政委、譚主任。劉參謀長來電報表揚十縱阻擊敵人成功,認為對全殲廖耀湘兵團起了重大的作用。後來才聽說,決定十縱在黑山地區阻擊廖兵團時,曾經有的同誌耽心:“十縱這一下可能打爛了!”但是林總卻說:“不,十縱頂得住。”短短五個字包涵著多麽深厚的內容啊!林總是多麽了解自己的部隊,是多麽信任自己的部隊!他說:“十縱頂得住。”十縱的戰士們就說:“我們一定不讓廖耀湘跑掉。”統帥和士兵有著共同的見解,有著共同的語言。這樣的部隊,當然就能夠縱橫捭闔,無往而不勝!
林總的非凡的天才,淵博的學識,以及他的謙虛、平易、簡樸、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和巨海般的胸懷,使得林總在部隊中、在東北人民群眾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全軍上下,無論幹部、戰士都願意見到他,都願意接近他。我們縱隊幹部,常常爭著到總部去開會,都願見到林總,因為到了總部,見了林總,就能夠更多地了解黨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而林總的一言一行,也都可以使自己學到許多新的寶貴的東西,去總部開會去見林總就是“取經”“取寶”。古人說:“三十而立。”在林總領導下的四年,正是我三十掛零的壯年時期,林總的諄諄教誨,使我們在最基本的階級立場、觀點、方法等方麵受到很大的教育,從而獲得了進一步的鞏固和提高。至今,他的這些教導,仍在我思想上,繼續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林總不僅是我們一貫正確的英明的領導者,而且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我常常懷著激動的心情,懷念著四十年代那四年不尋常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