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 將軍白發征夫淚第一節 攻台與入朝之未遂始末

(2005-05-29 07:00:52) 下一個


那麽,粟裕這麽大的戰功,為什麽沒有評上元帥?還有,粟裕建國之後的遭遇怎麽樣?這些問題一定是讀者極為關心的吧。那就讓我們直接進入下文。

第一節 攻台與入朝之未遂始末

建國後有兩次大的戰事,即攻台(未遂)和入朝。粟裕皆是毛澤東首選。

49年4月,二、三野戰軍百萬大軍渡過長江,二野席卷大西南,三野解放了南京、上海、福建等地。三野葉飛十兵團由於輕敵大意兵敗金門。

到1950年6月,我軍把蔣軍餘部50萬人壓到台、澎、金、馬和浙東南外海島嶼上。中央軍委命第三野戰軍副司令粟裕主持籌劃解放台灣作戰大計,解放軍陸、海、空三軍一齊動員,蔣家軍處在風雨飄搖的覆滅關頭。

1950年3月,粟裕與海軍司令肖勁光會商,決定以50萬人攻台。

1950年5月28日,粟裕給在京的三野參謀長張震去電:歡迎四野3至4個軍參戰。
6月上旬,粟裕赴京參加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會議期間曾請求中央軍委直接組織指揮台灣戰役。下旬,粟裕在給中央軍委的報告中再次提出,由於台灣戰役對整個太平洋地區和東南亞局勢影響極大,請求中央派劉伯承或林彪等大員來主持台灣戰役,他本人作為華東地區的軍事領導全力協助該戰役的組織指揮(這裏表現出了粟裕為人雖才高八鬥而謙虛禮讓的品格)。毛澤東出於對粟裕在解放戰爭中的信任,仍決定由粟裕負責攻台作戰。根據中央軍委的部署,攻台兵力中的空軍、海軍主要由軍委負責建設和準備,陸軍主要由第三野戰軍負責準備。6月23日,他向中央軍委報告,提出從其它野戰軍中抽出4個軍作二梯隊或預備隊,這樣攻台作戰陸軍參戰兵力可達到16個軍以上65萬餘人。在二、四野,一個兵團包含3個軍,在三野,一個兵團包含4個軍。這樣算來,這16個軍,建製上相當於4到5個兵團。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改變原有立場,令第七艦隊開入台灣海峽,進駐台灣,阻止對台灣的任何進攻。朝鮮戰爭的爆發和美軍侵台進駐,使解放台灣的作戰隻能暫緩和推遲。

7月,粟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海軍司令肖勁光任副司令員。這表明中共戰略重點已由對台作戰轉至東北。

這裏提請讀者注意,攻台與入朝主副帥人選,毛澤東兩次都點了粟肖組合,是有講究的。道心失守在這裏探究一下這種奧秘。

先介紹一下肖勁光:

肖勁光與羅榮桓一樣,是毛最“嫡係”,最信任的將領。

在江西的時候,被博古等左傾主義者說成是“羅明路線在軍隊中的代表”,而這種路線從本質上說就是毛澤東的路線。

肖在第五次反圍剿中,黎川失守、八角亭失利。按說,尋淮州是七軍團的軍團長,是軍事指揮官。而肖勁光是政委。他們不去追究尋淮州,而追究肖勁光。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肖勁光同毛澤東的關係不一般。

左傾主義者抓住作戰失利大作文章。撤了他的職,送軍裁判法庭公開審判。肖被開除黨籍、軍籍,判5年徒刑,無上訴權。肖勁光在關押期間,毛澤東派賀子珍前往探視,賀子珍向肖勁光轉達了毛澤東的話,說黎川失守是“左”傾軍事路線造成的,你應該撤退,做得對。這給了肖勁光很大的安慰。

後來有人主張殺掉肖勁光,遭到了毛澤東的堅決反對。毛澤東說:打擊肖勁光是為了打擊我,是殺雞給猴看。他與毛澤東結成了榮辱與共的關係,自遵義會議後,成為一名“位高權重”的將領。

抗戰期間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保衛陝甘寧邊區,反映出毛澤東對他的信任。
解放戰爭中,曆任行東北民主聯軍副總司令兼參謀長、南滿軍區司令員,東北野戰軍第一兵團司令員,第四野戰軍副司令員兼第十二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文革期間受到衝擊,為毛所力保。毛澤東當時說:“海軍司令員還是要由肖勁光同誌來當,肖勁光是終身司令員!”在整個文革中,毛公開說“終身”不能打倒的,隻有肖勁光一人。

解放後,1950年1月任海軍司令員,1954年當上了國防部副部長。可以說,以海軍司令員兼國防部副部長的身份,於55年受封大將,這對他而言是十分“合理”的。很多元帥也沒當到國防部副部長這一級上去。

毛澤東為什麽選中他作粟裕的副手呢?

中國在正式出兵援朝之前,就已把13兵團、9兵團、19兵團、50軍劃歸東北邊防軍的建製。從上麵的安排可以看出,這個東北邊防軍雖然在級別上是野戰軍級(當時中央的定位),但部隊卻來自五湖四海。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黨中央把朝鮮戰爭的立足點放在大打上,而不是小打。小打的話隻調四野的部隊就足夠了,沒必要來自五湖四海。

在整個解放戰爭期間,不時出現“將相不和”的問題。比如林彪與彭真就相互不服氣,林彪當上東北局書記後還把陳光(此人就是上文提到與羅榮桓一起經營山東的那位抗日名將)趕下去了。三野則有“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情況:陳毅在三野時是一個班子,陳毅調走、粟裕上來又是一個班子。陳粟在一起時,則經常出現分歧。這些情況引起了毛澤東的重視。在未來的朝鮮戰爭中,由於五大野戰軍都會派出自己的主力部隊,問題就會越發嚴重。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呢?
毛澤東所想的第一個問題是:誰當政委?

最後決定東北邊防軍政委也由粟裕兼任。古人講“兵權貴一”,說的是實際指揮作戰的人,如果他被授予了最大的權力,在這個前提下再群策群力,全軍在指揮上就會產生最大的效能。

假如出現資曆問題,人事關係不容易理順,這時最好的解決辦法是什麽呢?回答是:強化主將的權力。比如林彪在東北初期,自己的權威受到了挑戰,彭真還想把林彪換下去。毛澤東這時“反其道而行之”,強化林彪,升任東北局書記,一下子把彭真壓下去了。同樣道理,要想讓粟裕壓得住“五湖四海”,最有效的辦法是強化粟裕的權力。本來,最理想的政委是羅榮桓,但考慮到上述情況,就不讓羅榮桓任東北邊防軍政委了。

第二個問題是:誰當副司令員?

在選副司令員問題上,有以下4個原則:

1、這個人必須來自四野。因為五大野戰軍,四野兵力占了近一半。另外,二野一直配合三野作戰,指揮上本來就很熟悉。隻要粟裕把二、三、四野的部隊的人事關係理順了,其他的像華北野戰軍處於少數地位,就容易了。至於彭德懷的一野,除去後來加入的18、19兵團,本就沒多少兵力,戰力又弱,而且缺乏現代戰爭的作戰經驗,是不必過多考慮的。

2、在四野得有足夠的威望。

3、是毛澤東信任的人。

4、與粟裕也有良好的關係。

粟裕出道甚晚,大器晚成,也沒參加過長征。一野、四野、華北野戰軍裏的將領,對粟裕有著深入接觸的人很少。而肖勁光就是這少數人中的一個。另外粟裕被批鬥時,毛澤東曾問肖勁光對粟裕的看法,肖勁光說:“粟裕為人正派,沒有二心,是好人。”這反映出粟肖二人的私交不錯,而毛澤東聽到這句話時,對肖勁光是滿意的。因為這表明他當年在攻台、攻朝問題上“粟肖”的班子搭配是合理的。(毛在58的真正想法不過是拿掉粟裕的軍權,別的隻是借口。也就是說,毛本人並非對粟有什麽“強烈的不滿”,僅僅是為了集權而已。這點下文講到58年批粟還要深入。所以肖勁光對粟裕良好的評價,毛澤東是半點都不生肖勁光的氣的。反而感到這證明自己當年為攻台和攻朝選定的搭檔,是很正確的。)

在江西反“圍剿”時,粟肖二人是老戰友。肖勁光任紅11軍政委時,粟裕任該軍參謀長。後肖勁光任紅7軍團政委,粟裕任該軍團參謀長兼二十師師長、政委。後來肖勁光被左傾主義者抓了起來,再以後隨同大部隊長征。粟裕則隨尋淮州離開了中央蘇區,組成抗日先遣隊北上。這樣,粟肖二人的合作中斷了。

十多年後,二人的再度合作是攻取台灣(此時肖勁光是海軍司令員,二人的合作隻是職務上的便利,倒並沒有特意安排的意義)。二人的友好關係令毛澤東十分滿意,加上毛與肖的特殊關係,肖勁光可說是“作粟裕副手”最合適的人選了。

另外,以肖勁光第四野戰軍副司令員的身份,也絕對壓得住四野那幫將領,對粟裕大有“輔佐”之功。有肖勁光的有力輔佐,憑粟裕的軍事才能,就有望在短時間內打開局麵。所謂萬事開頭難,隻要開局順了,以後人事關係也就理順了。隻有把人事關係理順,個人的軍事才能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順便講一下,毛澤東令粟裕指揮攻台時,粟裕曾很正式地謙讓過。但後來的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的任命,粟裕雖然也有謙讓,但非正式,而僅是一種禮節了。以官職來說,這個“攻台指揮”的官要小於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的官。因為前者打起來主要是三野;而後者一旦打起來,“集中五大野戰軍主力”是在意料之中的事。結果粟裕對前麵那個小的官謙讓了,對後麵那個大的官沒怎麽讓。這也算是軍人的天性吧。

回到我們的中心問題:毛澤東為何棄林選粟。理論上講,林彪出任東北邊防軍司令員兼政委,有一些客觀的有利之處:

第一,四野在五大野戰軍中兵力最多,武器也最為精良,加上華北野戰軍19、20兵團也為林彪所熟悉。由林彪指揮,在人事上,也即“人和”上,比粟裕有優勢。尤其是在戰爭之初,這種優勢更為明顯。

第二,朝鮮所在緯度、氣候與東北相近,而與華東差別較大。站在“天時”的角度,林彪比粟裕更能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

為什麽林彪有這些優勢,而毛澤東卻隻是把林彪當成粟裕的替補呢?

眾所周知,林彪是毛澤東的嫡係。粟裕是不是毛澤東嫡係呢?這個問題對弄清入朝選帥真相很重要。這裏就有必要將粟裕在解放戰爭之前的來龍去脈講個大概。
其實,粟裕不僅與林彪一樣是南昌起義的人,還是毛澤東秋收起義的人。粟裕生於1907年,小知識分子出身,湖南第二師範學生(毛澤東是湖南第一師範的學生),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任戰士。起義失敗之後上井岡,任毛澤東警衛連連長。為人機警負責,槍法極好,讀者可參看本文末粟裕軼事。毛澤東當時可能做夢也想不到粟裕日後的成就。從這個角度說的話,粟裕比林彪還嫡係。林彪此時是通過朱軍長才投身毛委員麾下的。

但是,粟毛之間的早期淵源,僅限於此。粟裕與林彪比較,更像一個純粹的軍人;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說,也就是政治才能及政治觸覺不及林彪,遲遲未能在毛澤東的口袋裏錐出立現。

1930年粟裕就先後任紅十二軍六十五師師長,六十四師師長,在第一次反“圍剿”中,與兄弟部隊協同作戰,活捉了國民黨軍第十八師師長張輝瓚。這是粟裕紅軍生涯比較輝煌的一頁。

1934年,粟裕任七軍團參謀長(軍團長尋淮洲),後與方誌敏第十軍成立北上抗日先遣隊,任參謀長。後在懷玉山、潭家橋戰鬥失利,方誌敏被俘,尋淮洲戰死,粟裕負傷突圍,在閩贛山區打遊擊。注意了,方誌敏的部隊一向被中央紅軍認為是流寇式的隊伍。粟裕從1935年1月紅軍第十軍團失利,組建挺進師,挺進浙江,創建新的根據地獨挑一麵。應該說,粟裕在紅軍時期表現的確不及林彪。不過,此時林彭也隻是毛手下兩名軍團級的戰將,和徐向前手下第一悍將徐海東(陝北紅軍時期,國民黨將徐海東與彭德懷相提並論,可見其地位。毛語: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功的人”,是“最好的共產黨員”,是“工人階級的一麵旗幟”。中央紅軍到陝北落腳時徐海東黨性堅定,慷慨解囊,雖然解放戰爭中由於養病治傷而未帶一兵一卒,未放一槍一炮,並且55評銜時曾上書毛澤東,請求自降軍銜,毛還是感其恩,念其德,不許其求,不但仍令其當大將,而且列名第二,僅次於粟裕)一個級數,是及不上獨當一麵的徐向前的。誰知造化弄人,最後三年,徐向前隻有看著粟裕林彪鼎定江山。

抗日戰爭時,林彪打過兩仗,就負傷離隊了,其中平型關被中共出於政治目的,宣傳得很神奇,實則平型關一役,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伏擊一後勤輜重部隊,軍事上沒有什麽出彩之處。然後到蘇聯療養,養好了病,抗戰結束後被直接派到東北吃得肥肥壯壯,然後出關,攆桂係如打喪家之犬。

至於粟在抗戰中的表現:注意,粟裕在新四軍時期的作為以皖南事變為界線劃分為兩個階段。

1937年成立了新四軍。之前,南方八省健兒東一塊兒,西一快兒,真要形成有效的戰鬥力談何容易。據說高敬亭被槍斃之前大罵項英、葉挺無恥。加上延安毛澤東與長江局王明項英之爭,不用說粟裕了,就是葉挺的話,也隻能在皖南的新四軍軍部傳達傳達,還要看項英、袁國平、周子昆高興不高興。上不了台麵,粟大將如何展示才華?

皖南事變後,新四軍重組,八路軍部分南下部隊歸屬新四軍,粟裕的一師方開始有進一步發展。從新四軍組建時的約一萬人,到抗戰後期約十五萬人。在這15萬人中,大部分是八路軍後來劃歸新四軍係統的。真正的南方八省新四軍基本在皖南被消滅。剩餘的隻有粟裕部(蘇中)。其主要將領是葉飛,王必成,陶勇等。而且陶勇本身還是鄂豫皖徐向前係統出來的,與許世友是同鄉。據統計,從1939年至1943年5年內,粟裕領導的部隊敵後戰鬥5000餘次,斃、傷、俘日偽軍10萬餘人。曾任新四軍政治委員的劉少奇,高度評價粟裕領導的新四軍第一師:“在抗戰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勞,在我全軍中以第一師作戰最多,戰果最大。”新四軍的初戰韋崗,1944年3月的車橋殲滅戰,軍事上這兩仗也沒有什麽可多談的,也隻是政治意義。粟在軍事上可圈可點的戰役有兩個,一個是黃橋決戰,一個是天目山三次反頑戰役。前者以少勝多,奠定蘇中根據地;後者為解放戰爭中的運動戰提供了樣板。其抗戰業績比之林彪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計。因此可以說皖南事變之後,粟裕才真正找到發揮的空間,才有了被毛澤東矚目的可能性。粟裕黃橋戰役之後,毛澤東便放言:“這個從士兵成長起來的人,將來可以指揮四五十萬軍隊。”此言後果驗。

這裏就有兩種很嚴重的錯誤見解:一是毛澤東一直認為粟裕是雜牌,從未對他放手使用。二是毛澤東這時就將粟裕認為是自己人,不再與林彪分別看待。這兩種錯誤見解之所以嚴重,是因為這個問題不搞清楚,下麵有幾個關鍵性的問題都說不清楚:其一就說不清解放後兩次大規模的戰事毛為何都是選粟而不是林。其二說不清毛身邊高參郭化若所說“解放戰爭中粟裕的指揮環境是各個戰略區領導中最差的”,就扯不清楚陳粟關係,也就無法更深刻領悟粟裕的戰功比之於林彪來得更難得,進而更涉及到55評帥及58批粟等深層次問題。

毛主席教導我們,任何事物的發展轉變都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我認為的真實情況的大體是:毛從解放戰爭開始到結束對粟裕是鬆緊結合的,到攻台及入朝就是完全放手,信任有加。下麵具體說明。

第一 粟裕為什麽很長一段時間不能被毛澤東“放手使用”?我認為原因首先在於“十四年不見了”(毛語)。粟裕雖在井岡山呆過,除非那些井岡山出來並長征過的將領死傷殆盡,否則他和他的部隊仍是雜牌。毛長征,粟裕留下打遊擊。尋淮洲粟裕的七軍團與方誌敏的部隊會合後,沒能完成任務。注意,方誌敏長期是被中央蘇區視為流寇式的遊擊。以後,領導新四軍的又是項英。王明項英與毛澤東的矛盾大家都知道。我們來看上將中,新四軍的比例是如此之少。粟裕的蘇中主力部隊中,隻有葉飛一人是上將。粟裕自1934年至1948年,這14年間與中央領導沒有見過一次。可以說粟裕與任何一位中央高級人物都沒有密切的關係。這與其軍銜的製定和58年遭批而中央無人出頭說話也是有關的。照毛的用人心理,這時的他遠不能與林彪相比。

第二 粟裕具有獨立的思想,不屈從於任何的權威。粟裕的軍事思想,與毛澤東自己的軍事思想有相當的差別。毛澤東在與蒙哥馬利談話時說的“自己一生得意之作是四渡赤水,不是三大戰役”。我們前麵詳細分析了粟裕在毛澤東解放戰爭中兩大戰略的製定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實事求是地說,從適應現代戰爭和大規模兵團作戰這個角度看,毛是及不上粟裕的。毛澤東對此是清楚的。但在中國,部下表現出來強於領導,警鍾就敲響了。毛後來訪蘇,對俄國人說劉少奇與鄧小平搞經濟都比自己強,其真實意思就表明了這兩個人就要倒大黴了。後來果然。一方麵毛粟二人在具體軍事問題上“道不同”,另一方麵一個本身思想高度獨立的人,哪怕他對中央“無比忠誠”,也是令人“擔心”的。故而毛對粟是“重用而不給高位”。

這裏讓我們看看真實的曆史進程。隨著粟裕軍事才華的逐漸展現,毛澤東表現出來了兩麵的複雜心理。一方麵粟裕厲害,特別是戰事重要時,如豫東戰役(此戰是解放戰爭轉折點,難度我以為比淮海還大)就把陳毅調開,這是華中山東合並之後毛澤東唯一一次對粟裕完全放手使用,此時權術要讓位於大局;一方麵在戰事不吃緊的情況下,陳毅又回來了,用以遏製粟裕。因為曆史的原因,華東的部隊開始實際由四部分組成:蘇中,淮南,魯中和膠東。粟裕能夠調動的隻有蘇中部隊。即便後來中央指定陳,粟統一指揮華東全軍時,也多次遭到臨沂方麵的陳士渠,唐亮(八路軍係統),膠東方麵的許世友,譚震林(八路軍係統)的抵製。葉飛、許世友就因為粟裕“未被放手使用”而變得囂張。結果到了淮海戰役,要麽像陳士榘那樣,身為參謀長,竟然不在野司。要麽像陳毅、唐亮、許世友、葉飛那樣,不在華野軍中。這幫“監軍”,和“不大聽指揮”的,一個個都“出去了”。正所謂“軍令如山”,沒有“嚴明的軍紀”,怎麽打仗?陳士榘的工作由副手張震來做,唐亮的工作由副手鍾期光來做。“統一指揮圍殲黃伯韜”,按說是許世友的,這下成了王建安的。一縱的指揮本來是葉飛,這下成了張翼翔的。既然如此,為什麽不索性讓他們當正手?這樣在工作中不是更加順手嗎?讓副手幹正手的工作,名不正,言不順。人為地增加了障礙。在淮海和渡江戰役中,除去上麵的“副手幹正手的工作”,粟裕是不是“被毛澤東放手使用了”?不是,他在總前委僅排第四。“沒了陳毅作監軍,還有總前委作監軍。反正我毛澤東對你粟裕就是不放手”。如果粟裕能得到林彪的寵信,他在總前委中是肯定列第一的。因為“兵多的指揮兵少的”符合戰爭自身的規律。人一定要尊重客觀規律。違反戰爭規律行事,隻會加大獲勝難度,甚至落敗。可以說,粟裕能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是很了不起的。而這種因“未被放手使用”而帶來的困難,是國外的軍史研究者所無法想像的。隻有在中國的國情下,才會出現這種特殊的現像。像劉鄧在淮海戰役中,自己的全部兵力加起來也拿不下黃維,甚至西集團的劉鄧部屬在對黃維發起攻擊中,竟然“完全失去了戰鬥力”。如此弱的力量,怎麽能“指揮大局”呢?連自個都顧不過來,怎麽可能在用兵上,“統籌安排攻黃維、阻李劉、包圍杜聿明這三線的作戰”呢?所以正如中南海高參郭化若所說:“解放戰爭中粟裕同誌的指揮環境是各個戰略區領導中最差的。”這句話的根就在老毛身上。

第三 他喜歡的將領,太多的原紅四方麵軍的人,而與原紅一方麵軍的人就不那麽“和睦”。粟的老班底隻有葉飛一人是上將(而且我們說葉飛這個身上有一半菲律賓血統的將軍品格不是很高尚,58批粟見風使舵,對粟裕以不實之辭加以誣蔑)。毛又有“上將裏原紅四方麵軍將領的數量一定要控製”之語。站在粟裕本人的角度,一則紅四方麵軍有徐向前打下的老底子,擅打硬仗惡仗,藏龍臥虎,能人確實多。二則在毛未對他“放手”的情況下,這些人除了許大和尚(毛培養的李逵式人物,曾對粟裕怒摔話筒)情況特殊外,“後台”一般不像紅一那樣硬,動不動就“指揮不動”。指揮上很便利。但站在毛澤東角度,就有“構建獨立王國,發展個人勢力”的嫌疑了。毛澤東一生最忌諱別人搞“山頭”,實際他本人才是最大的山頭主義者。槍杆子必須抓在自己手中,這是老毛平生第一位的信條。任何大道理,真精神在這一條麵前都要讓路。蔣介石亦然。

但是我們說人是很複雜的。像我在這裏長篇大論分析毛對粟的使用,也難說不是究於一隅。曆史上確實有毛要直接拿掉陳毅,讓粟當名正言順的華野一號首長的事情。於是有粟裕二辭司令的佳話。我們又確實看到毛對粟裕軍事才能的幾次“最高褒獎”。應該說,毛對粟裕的這種複雜心理主要取決於他對於時勢的具體判斷。越是涉及關乎存亡的大事,毛對粟裕的限製就越少。用他的話說,叫“突出主要矛盾”。當主要矛盾過去之後,次要矛盾就上升到主要矛盾了。而抗美援朝這是中國第一次與美國人真刀真槍的幹,從軍事上已經上升到當時最突出的矛盾。故必須集全軍最強的力量(誌願軍由五大野戰軍精銳組成),選最強的大將掛帥出征。徐向前有病;劉伯承的軍事思想一直與老毛有抵觸;解放戰爭中指揮真正的大兵團作戰的隻有粟裕林彪二人,彭德懷在西北是偏師,還不算。故帥位首先為粟林而留。

此時,林彪逐漸表露出了他的不足:在解放戰爭這樣一個新的年代,表現出來的軍事才能不如粟裕。這時的我軍裝備比平型關、長征時都要好得多,我軍裝備的好轉、力量的增強,勢必引起作戰形式的變化,相應地出現作戰思想的變化。林彪在舊時代裏有過平型關大捷,但在新時代裏表現明顯不及粟裕優秀。這也就是“一代新人換舊人”的道理。論年齡,粟裕還大林彪幾個月,但粟裕作為後起之秀,獨立思考的能力高過林彪,對新的戰爭類型也體現出了更好的適應性。

真正讓毛澤東下定決心一旦有戰事則首選粟而非林的戰役,是遼沈戰役和淮海戰役。這兩大戰役,上文已數次提到。作為二名帥才,他們的軍事才能在這二場大戰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林彪在遼沈戰役中屢受批評,而這時卻是二打一;粟裕在淮海戰役後受到了毛澤東的表揚,而戰場形勢是60萬對80萬。粟裕以36萬兵力殲敵44萬人,而林彪以70萬兵力殲敵47萬人。這令林彪的軍事才能相形見拙。使毛對二人的才能高低有了一個明確的認識。

在東北,固然可以靠蘇聯的幫助,加上蔣介石對東北戰略地位的低估,從而實現“敵弱我強”這樣一個態勢;但在朝鮮,雖然蘇聯大量供應我軍武器,甚至還秘密派出飛機直接參戰。但蘇聯根本不可能“幫我們幫到敵弱我強的地步”,就連勢均力敵都實現不了。所以麵對美帝國主義,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此戰役威懾戰略極為湊效,但從軍事角度上來看,隻怕聶榮臻陳毅鄧政委打都沒問題)是缺乏借鑒性的。

毛澤東極為渴望像淮海戰役殲滅國民黨軍那樣,全殲美軍幾個整師。

當然,假如東北雖然敵弱我強,但林彪打得特別漂亮,那也是可以的。可是,林彪偏偏打得不漂亮。在遼沈戰役之前,東北我軍近半年沒打上一個大的仗。當時關內正打得熱火朝天了,關外卻靜悄悄的。在二打一的情況下,還出現如此猶豫不決的情況,毛澤東開始懷疑林彪的軍事才能。當年去東北,他派出的是自己最寵愛、且是自己心目中最優秀的將領林彪。但最終發現林彪並非最優秀。毛澤東的這一心理在東北邊防軍的司令部組成上直接體現為任命粟裕而不是林彪為司令員。

然而,粟在戰爭期間6次負傷,淮海戰役最緊張期間曾七天七夜未睡,患了嚴重的美尼爾綜合症,50年下半年一直在青島養病,因此未曾赴任。後來中央決定出兵朝鮮,時間緊迫,不得不換將,這時林彪也請了病假,毛才最終決定由主戰的彭德懷掛帥。

現在有人假定,林彪若親率以四野精銳為骨幹的援朝軍作戰,將比彭德懷打得還漂亮。四野不少將領私下就有這樣的看法。應該說,他們既在林彪的手下幹過,又在彭德懷手下打過仗,其觀點是極具參考價值的。又有人說,粟裕其時正當軍事才華噴薄的關口,他若入朝不知道打得怎樣漂亮。而且,如果粟裕打了抗美援朝,或是先前攻台得遂,或是二者都成功,那麽55年將帥評定時,他的元帥軍銜老毛想不給都不行,而且就是他自己想辭也辭不掉。如果這麽大的戰功都列不了帥,則帥之為帥,意義何在?不說軍心首先不服,民心都不服。

然而,還是那句老話:曆史是沒有假設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