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 當代嶽飛

(2005-05-29 07:00:00) 下一個


在宋遼金西夏這一時期中,嶽飛是最出色的統帥。一般人隻從說嶽全傳中知道嶽飛是個英雄,並不確切知道嶽飛的軍事才能。但對軍事有一定了解的人便會知道,嶽飛在古代名將中,軍事才能和軍事業績是最為全麵的。善於野戰、城邑攻堅戰、山地攻堅戰、防禦戰、水戰、以步製騎等。嶽飛收複襄陽六郡之戰、固石洞之戰、洞庭湖之戰、郾城之戰盡皆令人歎為觀止。名將宗澤稱其:“勇智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嶽飛不但在戰術上善於指揮,而且在戰略上更為突出。當時南宋對金國采取的是防禦戰略,唯嶽飛不受當時戰略思想束縛,主張進攻戰略,並組織多次成功的反擊作戰。這一時期的將領在戰略、戰術上都沒有人能夠達到嶽飛的成就。

解放戰爭期間,我軍的重大戰略決策實際上有三:一為抗戰勝利後的“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二是內戰初期的南線“三軍進擊津浦路”、北線“三路四城”的作戰方針;三為戰略防禦向戰略進攻階段的“南下躍進”戰略方針。至於49年以後,那是大勢所趨。這三個大戰略,粟裕對後兩個的貢獻極大。

先說“向南防禦,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此一大手筆實是中央代理主席劉少奇從提出構想到具體規劃一手操辦的。抗戰勝利後,國共雙方都把眼光投向東北。由於《雅爾塔協定》,東北還是蘇聯替國民黨暫時“看管”的地盤。毛澤東1945年8月28日上午赴重慶談判,劉得到相關信息特別是蘇軍願幫助我軍的消息後,與中央政治局研究後作出這個戰略決定,後報在重慶的毛批準,劉遂立即動員“抗大”學員開拔,大刀闊斧地實行其“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戰略構想,接著便敢想敢幹、敢做敢當地利用代理主席的機會,親自布置、指揮了數十萬大軍空前絕後的一場由南而北的大轉兵:江南的部隊退至江北(額外的作用:在和談中做了一個實際的姿態),江北的部隊退至山東,山東的部隊部分海陸並進,殺向東北,部分退至冀熱遼,冀熱遼的部隊陸路入關。林彪原本奉毛澤東命,赴山東當司令,半途上被劉少奇的電報追上改任冀熱遼司令,沒走到任上又被直發東北,總領兵權,奪得先機。劉此舉獲得毛本人及全黨的高度評價。還有一事:“皖南事變”令毛幾乎失控,要和國民黨徹底破裂,準備從各根據地抽15萬精兵,向國民黨進攻,占領蘭州,打通蘇聯。這時毛早忘了自己“放手發動群眾,鞏固擴大抗日根據地,積蓄革命力量”的大戰略,要是真由著此刻老毛的牛脾氣,恐怕也沒有後來他上天安門了。毛怒氣衝衝地向各根據地首腦打電報,不少首腦人物紛紛請戰。這才是抗戰中中共的真正危機。時任華中局書記兼新四軍政委的少奇給中央去電報,親擬長文,痛陳利弊,說服中央:目前隻能在政治上取攻勢,在軍事上取守勢。斯大林也不同意此事,毛遂做罷。所以少奇決不是浪得虛名,照一般的看法靠“七大”喊萬歲起家,用句小平的話就是“曆史形成的”。

下麵來看粟裕對第二個戰略的貢獻。內戰開始後,按毛澤東的部署,北線計劃又稱三路四城計劃。三路,指要占領平漢路的一段、正太路與同蒲路。四城,指要攻下石家莊、保定、太原和大同。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我軍還缺乏攻城的經驗,裝備也差。三路四城計劃是以攻取城市為主,所以這個決策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華北戰局之不利,在全國五大塊中是最為明顯的。當然也跟華北無出色戰將、軍事指揮不力有關。華北當時主事者是聶榮臻,聶本是政工出生,長期當林彪的政委;而且,當時華北國軍將帥是閻錫山手下第一號名將傅作義。此人在軍事才能上與蔣介石中央軍五虎上將之首衛立煌是一個級數。聶榮臻與賀龍聯手發動的綏遠戰役,就是敗在他手底(綏遠是當時一個省,建國後撤了建製)。但是,我個人認為,“三路四城計劃”的實施,即戰略上的問題才是華北戰局不利的根本原因。河北山西的問題還是毛澤東後來不得已派上徐向前才打開大好局麵的。這點暫且不表。

那麽南線又如何哪?南線計劃,通常叫做三軍進擊津浦路,即晉冀魯豫、山東、華中三支部隊在津浦路兩側作戰,第一個階段以山東野戰軍打徐州到蚌埠之間;晉冀魯豫野戰軍打隴海路的開封到徐州段,華中野戰軍打蚌埠到浦口之間,然後再視情況晉野、山野出到淮河以南作戰。這個計劃是進攻性質的,其目的在於爭取大的勝利,迫使老蔣接受和平。如果說,我們後來采取的是把敵人引到解放區來打的積極防禦方針,那麽1946年6、7月間毛澤東考慮的是主動打出去,是進攻的方針。這實際上是不太符合實際情況。因為我軍那時的力量還不足以打到外線去,特別在蔣軍的心髒地帶,敵人初期還是很強大的。與北線計劃的實施相反,我軍在南線幾乎沒有遭到重大失敗。這並不是說明決策的正確,而在於南線出了一位近現代中國無以倫比的軍事家,即粟裕將軍。正由於他的及時補救,才改變了南線作戰的結局。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南線計劃製定後,粟裕就建議,根據他手上的兵力,到淮南作戰(蚌埠到浦口段東西地區)有困難:一是淮南情況不熟,二是那裏太窮,大兵團無法活動。相反粟在蘇中活動了八年,情況非常熟悉,群眾條件很好;同時蘇中很富,人口多,所以建議在晉冀魯豫野戰軍和山東野戰軍出擊津浦路時,華中野戰軍第一步先在蘇中打,第二步再轉戰淮南。毛澤東看到這個建議後,猶豫了,再三考慮後,告訴陳毅,你們先停一停,我們再考慮考慮。毛澤東在考慮原來的計劃能不能完全執行。隨後,又接到周恩來的情況通報,說蔣介石馬上要發動全麵進攻,不光進攻中原解放區,還要進攻其它解放區。在這種情況下,毛澤東說,我們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在政治上更主動,同時還可以看出敵人的弱點。這正是戰爭初期要掌握的兩個基本問題。政治上有利,可以贏得民心;看出敵人的弱點,因為蔣介石到底有多大本錢,特別是美械裝備的部隊,能不能消滅掉,我們心裏沒底。由於粟裕的進諫,南線計劃就有所改變了。特別是蘇中戰役開始後,毛澤東逐步看到我軍在內線作戰的有利條件很多,對粟裕說,你們就在蘇中打,蘇中打了勝仗,對其他地區作戰配合作用很大,其他計劃先不考慮。就這樣,毛澤東的看法已經變成哪裏能打勝仗就在哪裏打了。1946年7、8月份的蘇中七戰七捷,再加上其它地區內線作戰的勝利,更使毛澤東認識到實行內線作戰、積極防禦更為有利,雖然要丟掉一些地方。但丟掉地方並不可怕,關鍵是消滅敵人。到10月1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三個月總結》,已明確指出:過去三個月,已殲敵25個旅,今後要繼續按照現在的辦法打下去,殲滅敵人第二個25個旅,“我軍必能奪取戰略上的主動,由防禦轉入進攻。”

如果說北線、南線計劃的製定,是一時的失誤,那麽說南線計劃的很快改變,真可以說是粟裕作為現代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家對中國革命勝利所作的重大戰略貢獻。當然也說明毛澤東善於從下麵吸取合理的建議來修正、充實自己的決策,善於從實踐中總結經驗,這一點也是老蔣所不及的。這也可以說明毛澤東之所以是毛澤東,而不是別人。當然這是在戰爭年代。可以這麽說,正由於粟裕的正確建議和蘇中戰役及劉鄧的勝利使戰略防禦階段的積極進擊外線的殲敵方針開始變為在更廣闊的地域裏依托解放區的有利條件進行有效地消滅敵人的作戰。南北兩線積極防禦戰略的及時確立和執行,逐步縮小了敵我兵力對比上敵強我弱的差距,為我軍爾後轉入戰略反攻和進攻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來看粟裕對第三個戰略的貢獻。這裏再引一次毛澤東對粟裕的評價:毛澤東正在指揮平津戰役的時候,傳來了淮海戰役勝利結束的捷報,毛澤東聞報,感慨地說:“淮海戰役,粟裕立了第一功。1948年他提出了3個縱隊暫不過江是正確的。這樣就保證了淮海戰役在短時間裏取得了徹底勝利。”毛澤東的意思裏,主要評價的不是粟裕60萬打80萬的勇氣和本事,而是粟裕作為“事前諸葛亮”的戰略貢獻。
事情是怎麽回事呢?還得從毛澤東“南下躍進”戰略說起。初中教科書上有所謂“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一把尖刀插向蔣介石心髒”,大家當還記得。實際上老毛還有一個“華野躍進閩浙贛”即“三個縱隊過江”的浪漫主義決策。這才是老毛心中完整的“南下躍進”戰略。虧得一個未遂,否則用句小平的話就是,“中國革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一段更長的時間”。

1947年,老蔣發動重點進攻,一個山東,一是陝北。按其說法,山東是我軍事重心,陝北是我政治重心。取得這兩處的勝利,距其全麵勝利也就不遠了。為保衛陝北(毛語“陝北極其困難”),毛澤東製定了劉鄧挺進中原的所謂“躍進大別山”戰略,即是毛澤東所謂“用自己的骨頭煎油,炸蔣介石的肉”,把戰火引伸到蔣管區。為保障劉鄧的行動,又命華野七月分兵。本來,晉冀魯豫野戰軍牽製了中原幾十萬大軍,華野也粉碎了蔣軍的重點進攻,但按毛澤東的戰略一實施,大好局麵差點崩盤。劉鄧在中原簡直成了武裝大遊行,並未建立所謂的中原解放區,且自身損兵折將,從出發前12萬人降為不到6萬人(與毛澤東所決策的王震部南下如一轍),從此元氣大傷;華野“七月分兵”後,幾仗不勝(因未能集中優勢兵力),並丟掉了大半個山東根據地。但毛澤東並不吸取教訓,為證明其決策的正確性,並解救中野即劉鄧部,命粟裕率華野最精銳的一、四、六三個縱隊南下江南,躍進閩浙贛,名為“把戰火引向蔣介石的心髒地帶”。又是粟裕力挽狂瀾,鬥膽直呈。

粟裕認為,第一,江南多水網地區和山區,活動起來不像在中原地區那麽容易;第二,中原地區已經由我軍經營了幾個月,逐漸具備了打大仗的條件,江南則沒有;第三,中原作戰可以依托後方的支援,江南則遠離後方,需要有一個很長的發動群眾、經營地方的過程;第四,原來中原戰場蔣軍的有些精銳部隊到江南後因受裝備限製,發揮不了作用,因此不一定會跟著到江南。相反,中原形勢也發生了有利於我們的變化,根據地已逐漸鞏固,並開始打一些中等規模的戰役,如洛陽戰役等。所以粟裕認為毛澤東的這個決策是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當時南線戰場的實際的。1948年4月18日,粟裕經過慎重考慮,發了一個電報給中央,建議暫時還是留在中原地區打仗,利於消滅敵人。

由於劉鄧的支持(其從所謂的“挺進中原”中已吸取教訓)及中央政治局的讚成,以及毛澤東的仔細斟酌,總之,最終毛澤東采納了粟裕的建議。劉伯承稱之為中國革命勝利“第一功”、“永世難忘”。

談粟裕這兩個大的戰略貢獻的目的在於:與嶽飛比較,當時南宋對金國采取的是防禦戰略,唯嶽飛不受當時戰略思想束縛,主張進攻戰略,主張直搗黃龍,並組織多次成功的反擊作戰;當時全國戰區級指揮員中,隻有粟裕在兩個重大關節上力陳己見,其在幫助毛澤東調整全國大戰略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怎麽說也不為過。中央五常委的核心是毛澤東,全國五大野戰軍的關鍵在華野。毛澤東與粟裕的對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決定了中國解放的命運和進程。讓我們看看遲浩田的評價:戰區指揮員具有戰略頭腦,是粟裕同誌用兵如神的重要特色。粟裕同誌是一位戰區指揮員,而他思考問題的立足點,總是自覺地放在關照戰略全局上。在粟裕同誌22年的作戰生涯中,他長期在遠離中央的相對獨立的戰略區擔任重要領導職務。他執行上級賦予的作戰任務時,非常注重從戰略全局上考慮利弊得失,看得很寬闊,想得很深遠,因而能夠更自覺、更自如地以積極有效的局部行動來服務、影響和推動全局。粟裕同誌直接指揮或參與指揮的一係列著名戰役,如蘇中、魯南、萊蕪、孟良崮、沙土集、豫東、濟南、淮海戰役等等,幾乎都是他從全局著眼主動提出建議或作戰設想,經中央軍委和毛澤東同誌批準後付諸實施的。這一連串的重大戰役,構成了解放戰爭華東和中原戰局的基本走勢,以強勁明快的節奏實現了最高統帥部的戰略意圖。毛澤東同誌指出:“指揮全局的人,最要緊的,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擺在照顧戰爭的全局上麵。”粟裕同誌擘畫軍事,不但能夠很好地關照戰區全局,而且能夠把目光投向更加廣闊的戰略全局,以大局為重,以戰略利益為重,為此,不惜在局部作出最大的犧牲。例如1947年夏,為配合劉鄧大軍千裏躍進大別山的戰略行動,陳毅、粟裕同誌毫不猶豫地決定,留下部分部隊,勉力支撐山東戰場極為嚴峻的局麵,奮力打破敵人的重點進攻,同時帶領華野主力兵團,克服重重困難,火速西進,外線出擊,開創了與劉鄧、陳謝三路大軍逐鹿中原的偉大局麵。作為戰略區指揮員,粟裕同誌令人欽佩之處還在於敢於和善於對關乎戰爭全局的重大問題進行獨立思考,及時向軍委提出戰略性建議。如解放戰爭初期,他建議依托解放區先在內線作戰,對中央軍委將原定的“外線出擊,向南作戰”的戰略方針,轉變為“先在內線打幾個勝仗,再轉到外線”方針,起了重要作用;1948年春,他建議粟兵團暫不過江,留在中原打大規模殲滅戰,並以成功的作戰實踐迅速打開了中原戰局,為中央軍委定下與敵舉行戰略決戰的決心,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1948年秋,他建議舉行淮海戰役,進而建議截斷徐蚌線,殲敵主力於長江之北,從而大大加快了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進程。軍事指揮員尤其是高級指揮員具有很強的戰略意識,善於洞察變化中的形勢,把握動態中的全局,是非常重要的。粟裕同誌深有體會地說過:“作為軍事指揮員應該懂得中國革命戰爭的戰略問題。一個指揮員對戰略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有了清醒的頭腦,才能運籌自如地指揮作戰。”(遲浩田《粟大將軍雄風長在 指揮藝術曆久常青——紀念粟裕逝世十周年》發於1994年解放軍報)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