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林彪粟裕之二

(2005-03-16 20:27:18) 下一個

雖然粟裕沒有徹底被批倒,在軍事科學院工作,但是依然心情很鬱悶。1964年,在北京寫下一首詩,初稿如下:半世生涯戎馬間,征騎倥傯未下鞍。爆炸轟鳴如擊鼓,槍彈呼嘯若琴彈。疆場縱橫任馳騁,殲敵何計百萬千。遍體傷疤堪自勉,此生聊可慰諸先。從最後兩句看,粟裕的心情是蒼涼鬱悶的。因為時年57歲的粟裕在1月份在從化休養突發心肌梗塞,回廣州搶救。5月軍科院常委決定粟裕休息一年。但粟裕12月又上了班。不久傳來蔣軍竄犯大陸的消息, 接著1965102日林彪在上海找粟裕談話,要他多到部隊去跑跑,發現什麽問題或者有什麽意見,可以直接向林反映。 此時的粟裕因為老鄧的傳話脫離軍隊多年,此時又得到了可以去軍隊跑跑的機會,心中激動之情可想而知。 於是,他心情振奮,將末兩句改為:對鏡不須歎白發,白發猶能再揮鞭。此詩在他逝世後曾發表於《解放軍報》1984年2月14日第三版。 《老兵樂》這首詩表達了一個老兵的高尚情操,說出了粟裕心係國家安危為保衛國家安全隨時準備再上戰場的心情。對鏡不須歎白發,白發猶能再揮鞭這種精神永遠激勵後人。

 

1965年的117 葉劍英到上海。粟裕向葉匯報了林找他談話的情況。在粟裕的年譜中這樣記載, “和原準備回軍科院換其他同誌休息的想法,葉表示軍事科學院就讓宋(時輪)、鍾(期光)去搞。要準備打仗,你是戰將,硬是要把身體養好,準備打大仗、接大班。葉還要軍事科學院組織一個班子,隨粟下部隊去搞調查研究。” 說明了林彪在同粟裕中的談話中還涉及了要粟裕準備帶兵打仗的問題。

 

1969年,中蘇邊境緊張,在林彪的同意下,由紀登奎出麵把粟裕大將請出來,由其出謀劃策。粟裕果然不辭勞苦,帶了幾個軍事參謀跑到中蘇中蒙邊境防區漫山遍野地轉了幾個月,搞出了一份防禦作戰方案,經軍科院等所謂專家看過後予以肯定。

 

197045—523日在林彪和周恩來的共同安排下, 粟裕去西北、華北等邊疆一方麵學習地方工作,一方麵了解邊防情況。 還到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河北做了調查研究, 共行程7000公裏,共參觀調查50多個單位、70多個基層點。

 

在粟裕大將落難的困境中,林彪沒有忘了這位能打神仙仗的高手。 雖然粟裕後來在913之後也猛批林彪,但是大都是重複了別人的話,特別是陳毅的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