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創-版權所有】鄧林的恩怨情仇之三-接班人的選擇(中)

(2005-01-15 03:28:29) 下一個

【原創-版權所有】鄧小平和林彪的恩怨情仇之三-接班人的選擇()

-----鄧比林更早進入毛的法眼成為接班人

 

19533月斯大林的死讓老毛比較正式地考慮自己的接班人問題。 葉子龍回憶說:“記得斯大林去世前後,他曾當著我的麵說過:斯大林太累了,高處不勝寒啊!我也不想當主席了。”[1葉子龍回憶錄]  19554月,中共七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在中央的人事安排上做出了一項重要決定,就是增補林彪和鄧小平為中央政治局委員,而鄧小平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政治局常委、中央總書記。林彪則在19585月的中共八屆五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對於這兩個人的升遷,和老毛選接班人是緊密聯係在一起的。

 

19569月,老毛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上發表講話時說:中央準備設4位副主席,就是少奇同誌、恩來同誌、朱德同誌、陳雲同誌。另外,還準備設一個書記處。書記處的名單還沒有定,但總書記人選準備推舉鄧小平同誌一個主席,又有4個副主席,還有一個總書記,我這個防風林就有幾道。”[2 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七中全會第三次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這與19619月老毛接見英國元帥蒙哥馬利時的說法有點不同。因為老毛對蒙哥馬利說自己的接班人就是劉少奇而且接班人的地位在延安時期就已經確立。實際上我們現在來看,老毛顯然沒有把眼光局限於劉少奇,而是有好幾個潛在的接班人-就是那個防風林  [3 19619月,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訪華。老毛在聽到參加接待工作的同誌匯報蒙哥馬利似乎想探詢毛主席的繼承人是誰的問題時指出:八大通過的新黨章,裏頭有一條,必要時中央委員會設名譽主席一人。為什麽要有這一條呀?必要時誰當名譽主席呀?就是鄙人。鄙人當名譽主席,誰當主席呀?美國總統出缺,副總統當總統。我們的幾位副主席裏,排頭的是誰呀?劉少奇。誰是我的繼承人?何須戰略觀察!]

 

對於老鄧和林彪還是有區別的。因為在1956915召開的八大上鄧早於林彪成為政治局常委。在195711月,老毛出訪蘇聯。訪蘇期間,老毛與蘇共領導人赫魯曉夫說到了他不當主席的問題。據當時擔任翻譯的李越然回憶:赫魯曉夫就問他,誰來接班呢?有這樣的人嗎?主席講得很清楚,有!我們黨內有好幾位同誌完全可以。接著他就一個一個地點名,說第一個是劉少奇,第二個是鄧小平。老毛的談話,表明了中共黨內已經進一步明確了接班人,並且在劉少奇第一、鄧小平第二這一接班人的順序上取得了共識[4 李越然:《外交舞台上的新中國領袖》] 。這說明老毛已經明確將鄧小平放入了接班人的序列了。

 

那麽這時老毛對林彪的態度呢?在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選舉黨的主席時,老毛沒有得全票。。老毛把票投給了林彪。[5陳益南 從曆史軌跡思考林彪問題文革史研究之七] 。這一票的含義非同尋常。 首先表達了老毛對林彪傾斜的感情,其次它顯示出老毛對林彪的期望。這種期望很快就付於實施了。19585月,林彪在中共八屆五中全會上被增選為中央委員會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按照老毛的原來“防風林”的說法,林彪被增選為中央副主席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後,自然而然的就進入了老毛所謂的“防風林”,具備了接班人的資格。 

 

在隨後的過程中,老毛還是更多的傾向於鄧的接班雖然在19599月林彪接替彭德懷出任國防部部長並主持軍委日常工作。 在1959年舉行的中共八屆七中全會上,毛澤東在關於工作方法的講話中,講到權力要集中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和中央書記處時,詼諧而富有深意地說:我這個人的名字叫毛澤東,我掛正帥,就是大元帥;鄧小平為副總司令,副元帥。我們兩個人,一正一副。他還對鄧小平說:你是總書記嘛!鄧小平,你掛帥了,一朝權在手,就把令來行,你敢不敢呀?你是書記處的總書記,你也是常委的總書記,你也是政治局的總書記,你也是中央委員會的總書記。

 

隨後的中蘇論戰卻讓老毛認定例如老鄧是自己思想的接班人,這也是鄧區別於林彪的地方-在毛的眼裏。 在早期,194310月以後,延安整風進入第三階段,研究曆史,論說功過,必然要涉及到對人物的品鑒和事件的澄清。 建黨以來的是是非非和人事問題的種種糾葛逐漸露出端倪。 194311月,在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老毛發言:反鄧、毛、謝、古,是指雞罵狗,鄧、毛、謝、古死了三個人,希望鄧要為黨爭氣。不難看出,毛澤東在這裏是把鄧小平當作堅持黨內正確路線的重要人物來維護和褒揚的。老毛不僅這樣說的,而且還是這樣做的。從遵義會議前後,鄧小平的境況逐漸改善,由《紅星報》主編改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在以後的歲月裏,隨著老毛在黨內地位的變化,鄧小平的職務不斷擢升。抗日戰爭爆發,鄧小平先任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半年之內,又被任命為一二九師政委,成為獨當一麵的統兵大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