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工農革命軍部隊發展簡綱下】

(2005-01-08 20:15:20) 下一個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7師】 即工農革命軍(湘南)第7師。1928年1月,由參加“湘南起義”的郴縣農軍編建而成。師長鄧允庭,黨代表相繼為蔡協民、夏明震。師編成後,隨軍主動撤出湘南,向井岡山方向轉移。4月,於酃縣同毛澤東率領的第1軍第1師部隊實現會師。5月,兩軍部隊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4軍。原第7師部隊被改編為第4軍第11師第33團。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第10師】 1928年5月編成。師長朱德(兼),黨代表宛希先。師轄第28團(原湘南第1師)、第29團(原湘南第3師)。旋由軍轄第12師所轄各團合編組建師轄第30團。同月,因全軍麵臨給養困難和槍支不足,而取消了師的番號,由軍部統轄師直第28、第29團。師轄第30團奉命返湘南,複為農軍。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第11師】 1928年5月編成。師長張子清(因傷未到職)、毛澤東(兼),黨代表何挺穎。師轄第31團(原第1軍第1師第1團)、第32團(原第1軍第1師第2團)、第33團(原湘南第7師)。同月,因全軍麵臨給養困難和槍支不足,而取消了師的番號,由軍部統轄師直第31、第32團。師轄第33團奉命返湘南,複為農軍。

【中國工農革命軍第4軍第12師】 1928年5月編成。師長陳毅(兼)。師轄第34團(原湘南第4師)、第35團(原湘南永興獨立團)、第36團(原湘南資興獨立團)。同月,因全軍麵臨給養困難和槍支不足,而取消了師的番號。將原師轄各團合編為第10師第30團。

【中國工農革命軍潛山第43師】 1930年2月,安徽潛山縣暴發起義,建立潛山工農革命軍第43師。師長兼政治委員王效亭。師轄三個大隊。計100餘人槍。同年,部隊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鄂豫皖中央獨立第2師。

 

【中國工農革命軍贛西第7縱隊】 1927年12月,由東龍、吉(水)永(豐)遊擊隊合編成立了贛西工農革命軍第7縱隊。縱隊長吳江,指導員賴經邦。全縱隊計有兵力100餘人,槍70餘支。至1928年春,形成以東固為中心的工農武裝割據局麵。3月,贛南橋頭暴發農民起義,部隊前往支援,但遭敵反擊而撤回。5月,縱隊指導員賴經邦犧牲。

【中國工農革命軍贛西第9縱隊】 1927年11月,根據中共贛西特委指示,於吉安油田將吉安北鄉延福遊擊隊改編為贛西工農革命軍第9縱隊。縱隊長李育清,指導員劉澤民。黨內成立延福總支部,書記郭承祿。在黨的領導下,以吉安延福九龍山為中心,活動於吉安、吉水、安福、分宜邊界地區,開展遊擊鬥爭。1928年3月,贛南橋頭暴發農民起義,部隊前往支援,但遭敵反擊而撤回。

 

【中國工農革命軍瓊崖中路指揮部】 即瓊崖工農革命軍北路指揮部。1927年11月,原瓊崖“工農討逆軍”整編為瓊崖工農革命軍。軍轄中路指揮部總指揮嚴鳳儀。1928年1月,該指揮部隨軍改編為瓊崖工農紅軍。

【中國工農革命軍瓊崖東路指揮部】 1927年11月,原瓊崖“工農討逆軍”整編為瓊崖工農革命軍。軍轄東路指揮部總指揮徐成章。1928年1月,該指揮部隨軍改編為瓊崖工農紅軍。

【中國工農革命軍瓊崖西路指揮部】 1927年11月,原瓊崖“工農討逆軍”整編為瓊崖工農革命軍。軍轄西路指揮部總指揮馮平(兼)。1928年1月,該指揮部隨軍改編為瓊崖工農紅軍。

【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第1路】 1927年11月,由參加“黃麻起義”的黃安縣農民自衛軍編成。司令潘忠汝(兼),黨代表戴克敏(兼)。隨軍攻占黃安縣城。旋,鄂東軍於黃安受挫於前往奔襲之敵第12軍教導師,潘忠汝司令犧牲。全軍僅餘72人。軍的餘部混編後,原第1路作為一支成建製武裝,實際上已不複存在。

【中國工農革命軍鄂東軍第2路】 1927年11月,由參加“黃麻起義”的麻城縣農民自衛軍編成。司令吳光浩(兼),副司令王樹聲,黨代表劉文蔚。隨軍攻占黃安縣城。12月,鄂東軍於黃安受挫於前往奔襲之敵第12軍教導師,第2路黨代表劉文蔚遇難。全軍僅餘72人。軍的餘部混編後,原第2路作為一支成建製武裝,實際上已不複存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