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解放戰爭毛大帥的三個敗筆看林、劉鄧、陳粟

(2005-01-05 16:11:57) 下一個
從解放戰爭毛大帥的三個敗筆看林、劉鄧、陳粟 bbhu 毛澤東在解放戰爭中的第一個敗筆是要劉鄧到大別山,結果導致部隊損失一半,重武器丟光,戰鬥力嚴重下降。本來由於國民黨軍主力去山東“重點進攻”,劉鄧的魯西南戰役揀到不少便宜,日子還是比較好過的,此時如果乘勝配合陳粟打一二個勝仗,南線戰場的就可以發生逆轉。當時華東解放軍有60萬,兵力本來就有優勢,又剛消滅了敵人主力74師,此時共軍看上去似乎仍然很困難,但國軍更虛弱,參加山東“重點進攻”的45萬國軍已經是老蔣所能調動部隊的極限,如果此時劉鄧、陳謝、陳粟三個方麵能進行戰役配合,打一二個勝仗,堅持一下戰局就可能逆轉,老蔣就要崩潰. 劉鄧所部45年8月晉冀魯豫野戰軍的總數是28萬,至47年5月,劉鄧所部共42萬,力量也不算小。在接到老毛南下的意見後,劉鄧7月28日致電軍委,強調因南渡連續作戰,損耗甚大,傷亡約1.3萬,炮彈消耗殆盡,新兵沒有來源,俘虜至少需20天教育爭取後方可補充,以補足傷亡;…當前敵人現有17個旅,除整編第四十師外,戰鬥力均不強,山東敵人又難西調,仍有內線殲敵機會,故積極作南進準備立即休整半個月,第一步依托豫皖蘇,保持後方接…”,其要旨是一當麵之敵不強,內線仍有機會;二可以豫皖蘇為基地,再跳躍發展。第二天,即7月29日,毛澤東電複同意劉鄧休整半個月和依托豫皖蘇的計劃,兩個月後看清楚,或有依托地逐步向南發展,或直出大別山。雖然毛澤東在電報中告之“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已麵告陳賡)”,並指出“如陳、謝及劉、鄧不能在兩個月內以自己有效行動調動胡軍一部協助陝北打開局麵,致陝北不能支持,則兩個月後胡軍主力可能東調,你們困難亦將增加”,但並沒有催促和命令劉鄧立即出動,相反認同了劉鄧在目前情況下休整並依托豫皖蘇的計劃,並且將躍進大別山的時間推遲至兩個月後,這裏反映出毛澤東等對於重大的戰略決策的慎重。 毛澤東本來是要求劉鄧推遲至兩個月後躍進大別山的,並沒有催促和命令劉鄧立即出動,在此期間可以配合陳粟打幾個勝仗再走,如果真的配合陳粟打了幾個勝仗,戰場形勢就可能出現大的變化,就不用再去大別山了。可是劉鄧拿著毛澤東的意見當命令執行,自己急吼吼往大別山跑,結果導致部隊損失一半,重武器丟光,戰鬥力嚴重下降。 戰爭的目的是保存自己消滅敵人,評價一個戰略或戰役行動的標準隻能是是否有達到了消滅敵人和保存或發展自己的目的。劉鄧所部南下大別山的戰略行動導致劉鄧、陳謝、陳粟三個方麵不能進行戰役配合,隻能進行所謂“戰略配合”。但這個戰略配合很不成功,劉鄧所部南下大別山和基本同時進行的陳粟“七月分兵”都是雖然調動了敵人,但是都沒有消滅敵人或消滅的敵人還不夠自己付出的傷亡和代價,同時根據地也遭到敵人的破壞,顯然是個失敗的戰略行動。 造成這個失敗的原因主要是劉鄧過於盲從,缺乏主見,但更主要的是才能不夠,他們沒有拿出比挺進大別山更好的戰略計劃。 毛澤東在解放戰爭中的第二個敗筆 毛澤東在解放戰爭中的第二個敗筆是要陳粟“七月分兵”。在“七月分兵”前陳粟打了孟良崮一仗,本來形勢好的很,這個時候隻要繼續堅持這樣打下去,再打一個類似的勝仗,就可以徹底打敗敵人的重點進攻敵人。雖說孟良崮戰役後敵人已經吸取了一定的教訓,隊伍相對密集,但敵人總共隻有40多萬,又分了幾路,我華東解放軍此時有60萬人,其中野戰部隊12個縱隊30萬人,隨便打哪一路敵人隻要指揮得當都可取勝,算不上什麽難事。 即使“分兵”也不意味著一定會打敗仗。分兵使華東共軍的兵力分散,形成戰場局部優勢要相對困難一些,但華東野戰軍共有12個縱隊,留在內線的部隊仍然有4個縱隊,它們是二縱、六縱、七縱、九縱。3個縱隊打一個整編師通常已經足夠,如果粟裕覺得不夠可以不打,可以繼續運動尋找適當的的戰機,尋找4-5個縱隊打一個整編師或3個縱隊打一個雜牌師的機會。既然他作出決定打,說明他覺得3個縱隊打一個整編師是有把握的。最後失敗了,隻能說明是他對“有把握的仗”判斷不準,把本來沒有把握的仗誤認為是有把握的,結果打了敗仗。或者是戰役戰術指揮水平不夠,把應該打勝的仗打敗了。無論是什麽原因,他都有責任。 南麻、臨句都是鄉村野外,敵人沒有堅固的工事。南麻戰役打了五天,整編十一師這個“硬核桃”沒有啃下來,我軍估計敵人傷亡9千多人,自己傷亡1萬4千多人後撤出。幾天之後,又包圍了臨朐城,打“頑八路”。這次打了七天,四麵城關占了三麵,還是解決不了戰鬥,援敵已到,又不得不撤圍,又估計敵人傷亡9千多人,自己傷亡1萬1千多人。部隊連續受挫,幹部戰士情緒極壞。同時外線兵團也打了敗仗。此次“7月分兵”總供損失5萬餘人。內線兵團在粟裕的直接指揮下,粟裕對失利要負完全責任。對外線兵團的損失陳粟也要負責。華野47年7月分兵後,深入魯南的葉飛兵團連連失利,首先陷入困境,一、四縱隊落入敵人重兵包圍中,損失也是非常慘重。這時的敵人得意忘形,通話根本不用密碼,直接稱呼葉飛部為“麵包”,陶勇部為“西瓜”,把兩位將軍氣得半死:“老子打了半輩子仗,竟然成了別人嘴裏的麵包和西瓜了。”後來陳、粟來到西線兵團,立即成為眾矢之的。陳士榘道:“兩位運籌帷幄,大概不知道外線疲於奔命之苦吧?”,陳士榘轉述戰士編的順口溜:“運動戰、運動戰,隻運不戰。我走圓圈,敵走直線。敵人走一,我們走三。晝夜不停,疲勞不堪。這樣下去,隻有拖死。與其拖死,不如打死”。葉飛的俏皮話也來了:“魯西南水多,泥鰍成了龍。吳化文過去是我們的手下敗將,現在竟然敢跟著我們的屁股追!我葉飛現在有了個外號,你們知道不?我叫麵包!” 陶勇接過話來:“麵包雖然稀鬆了點,卻是幹貨。我陶勇英名全逝,被人家點著名叫西瓜!”王必成直來直去:“過去的手下敗將,現在追得我們東奔西跑,到處躲藏。真他娘的丟人現眼!我覺得造成這種局麵的責任在粟裕同誌,陳毅同誌也有責任!” 打敗仗的原因是多方麵的,三野部隊的技戰術水平和作風差也是打敗仗的原因。比如事後揭露:三野60團炮兵因嫌炮彈太重,幹脆在戰鬥中全部打光,浪費幾百發炮彈也沒有打到一個敵人。60團2營陣地上5挺機槍,一天打了4000多發子彈,也沒有打死幾個敵人。7縱60團占領一個山頭750高地,不做工事,在敵人的炮火下傷亡慘重,一棵炮彈就打倒9個戰士。三野幾百發炮彈沒有打倒一個敵人,敵人一棵炮彈就打倒三野9個人。這樣的技戰術水平,這樣的素質和責任心,不打敗仗才是怪事! 陳司令已經看到三野部隊的戰術問題了:"如我們打仗打三天三夜,消滅敵人二三個旅,打了三四百萬發子彈,實際予敵殺傷隻有四五千人,你想多少子彈才打倒一個敵人?平均要一千發子彈,太不合算了.一挺機槍平均打六、七千發子彈,一門炮打三百發炮彈,我們無產階級軍隊怎樣打得起呢?我們計算一個迫擊炮彈等於二個中農生活費,一個山炮彈等於三個富農,我們不知打掉多少中農、富農了。我們每一個戰役戰鬥都是以血肉和敵人拚,傷亡很大,這對老百姓是有罪的。解放區的老百姓把他們的子弟交給人民解放軍,我們要對人民負責任。我們的幹部不會指揮戰士打仗,是以督戰精神來指揮戰士。一說就是"操你媽,為什麽不衝!,殺呀!衝呀".亂叫一陣,不知組織火力和使用兵力,隻是猛打猛衝,蠻幹,傷亡很大,這是對人民不負責任的態度。所以我們有個神聖責任,就是要提高戰術,減少傷亡,這樣我們才是對人民負責任,不然為什麽打了這樣多的子彈、炮彈,自己傷亡這麽多呢?! ” 但是陳司令不知道怎樣解決這些戰術問題,這是他與林彪的差距。但粟大將似乎連戰術上存在的問題都沒有看到,按理主管軍事指揮的粟應該看到並知道戰術的重要性,可惜,粟似乎沒有時間和精力考慮戰術問題,如果不把它上升到陳司令的“對人民負責任”的政治高度來認識的話,至少可以說粟大將大概確實是才能不夠。 七月分兵之敗,開始粟裕代表華野給中央寫個匯報總結,說主要是“戰略上過於樂觀”。譚震林不同意,說戰略上問題不大,主要是組織指揮和戰術上的問題。陳毅當時也認同譚的意見。譚還特地給粟裕寫了一封信,很直率的指出粟裕同誌“軍事上常常粗心大意,缺乏遠見”“常常隻看到一兩步”“不能簡單的以樂觀來檢討,這樣不能把問題搞清楚”。 三野的“分兵”也並不是配合劉鄧之必須。配合劉鄧的關鍵是打勝仗,消滅自己麵前的敵人,而不是分兵,更不是打敗仗。配合二野的最好辦法是盡可能消滅華東的敵人,不讓它們西調去大別山。可是由於陳粟的打了敗仗,不僅沒有起到配合劉鄧的作用,反而使敵人有能力從華東戰場抽出大量主力國軍去圍剿二野,加大了二野的負擔,使二野蒙受重大損失。七月分兵後三野在華東戰場被動的扭轉並不是靠三野自己打出來的,而是愚蠢的敵人在戰勝了三野後沒有繼續窮追,覺得無事可做,同時二野在大別山吸引蔣介石的注意,於是把屢挫三野的敵整編11師,25師,桂係第7軍等王牌軍都調離開了華東戰場,才使陳粟有了喘息的時機。所以,三野要感謝二野,二野的損失要算在三野頭上。 總的說來,如果毛澤東不要華東分兵,同時派劉鄧或陳謝兵團在敵人後麵騷擾配合陳粟作戰,將會大大提高華東戰場我軍的兵力優勢,取得勝利的把握將很大,戰爭進程將明顯加快。但即使華東分兵,劉鄧去大別山,由於華東我軍的軍力本來就很強大,有根據地支持,隻要組織指揮得當,也不一定打敗仗,也可以取得比較好的結果。不過,毛澤東雖然有“分兵”的建議但並不是命令,如果有不妥,陳毅粟裕完全可以不分兵。遺憾的是當時陳粟對分兵均持讚成的態度。粟裕其實早就想分兵,魯南戰役前就一直不想與山東解放軍合並,蒙涼崮戰役前又想過分兵,孟涼穀戰役後敵人隊伍密集,仗不太好打,毛澤東又有建議,粟裕正好有了分兵的理由。因此,造成“七月分兵”失敗的原因主要是陳粟才能不夠,沒有能力提出比“分兵”更好的戰略計劃,同時陳粟的戰役指揮水平和部隊戰術水平不夠也是打敗仗的重要原因。 毛大帥在解放戰爭中的第三個敗筆 毛大帥在解放戰爭中的第三個敗筆是在1948年春天要林彪南下,在還沒有消滅東北敵人去情況下去打華北的傅作義集團,這是陷東野於遠離後方的情況下與國民黨兩大戰略集團兩麵作戰的臭棋,結果不會比劉鄧“挺進大別山”和陳粟“7月分兵”好。這個敗筆由於林彪沒有執行而不被人們注意。 說它是著臭棋首先是時機不大對,在1948年春天南下是打不出後來秋天南下所能打出的結果的。這半年表麵看似沒有什麽變化,但實際上戰場雙方的力量和心態都在發生裂變,雞蛋在平靜中逐漸孵化成了小雞。半年前,東野新組建和正在組建中的部隊戰鬥力還不強,主力還沒有從冬季攻勢中恢複元氣,各種戰略物質還沒有開始準備,那時東野也還沒有具備快速攻下十幾萬人把守的大城市的攻堅能力。同時敵方力量還比較強,至少那時長春的敵人還很囂張,不可能會象秋天那樣不用打就投降。 其次,這樣的打法所引起的戰爭後果會超過了大帥所要達到的戰爭目的,超越東野當時的戰爭能力。毛大帥在1948年春天提出南下錦州,隻是出於抑留敵人的考慮,他並沒有考慮此時立即與敵人展開決戰(實際上半年以後老毛也沒有決戰的打算)。但如果在48年春天南下打錦州,就很可能演變成東北決戰。敵人可在長春,沈陽,錦州和葫蘆島等方向同時與東野決戰,最後勝利是誰很難說,對東野是不利的,就這一點來說,毛大帥開始考慮是不如林彪周密的。 但在1948年春天包圍長春,同樣可以達到抑留敵人在東北的目的,但卻不會爆發決戰,最多隻可能與長春和沈陽來援之敵同時進行戰鬥,這樣的規模戰役以東野當時的力量,是可以承受的,對東野是有利的。好在毛大帥同意了林彪的意見,承認“先打長春比打其他地方有利”,說明他還是能接受正確意見的統帥。林彪與劉鄧和陳粟不同,很有主見,在條件不成熟的時候就是不去。林彪在解釋“四快一慢”時曾經特別闡述了“慢”:“在這一問題上要沉住氣,上級催罵,派通訊員左催右催,這就要沉著,反正我要準備好了才打。”林彪當時就是這樣對付他的上級毛大帥的。 林彪熬到了1948年秋天才南下,但南下後也沒有采取毛大帥的打法。按照《毛澤東選集》 1948 九月七日的關於“遼沈戰役”的作戰方針電報: “我們準備在五年左右時間(從一九六四年七月算起)根本上打倒國民黨,這是具有可能性的。隻要我們每年殲滅國民黨正規軍一百個旅左右,五年殲敵五百個旅左右,就能達到此項目的。過去兩年我軍共殲敵正規軍一百九十一個旅,平均每年九十五個半旅,每月八個旅弱。今後三年要求我軍殲敵正規軍三百個旅以上。今年七月至明年六月,我們希望殲敵正規軍一百五十個旅左右。此數分配於個野戰軍和各兵團。要求華東野戰軍擔負殲滅敵四十個旅左右(他們七月殲滅的七個旅在內)。並攻占濟南和蘇北,豫東,皖北若幹啊中小城市。要求中原野戰軍擔負殲滅十四個旅長左右(七月已殲2個旅在內),並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幹城市。要求西北野戰軍擔負殲滅十二個旅左右(八月已殲1個半旅在內)。要求華北徐向前,周士第兵團殲滅閻錫山十四個旅左右(七月已殲8個旅在內),並攻占太原。要求你們配合羅瑞卿,楊成武兩兵團擔負殲滅衛立煌,傅作義兩軍三十五個旅左右(七月楊成武已殲1個旅在內)。並攻占北寧,平綏,平承,平保個線除北平,天津,沈陽三點以外的一切城市。欲達此目的,戰役部署指揮的適當,作戰休息調節的適當,是決定性的關鍵,你們如果能在九,十兩月或再多一些時間內殲滅錦州至 唐山一線之敵,並攻克錦州,榆關,唐山諸點,就可以達到殲敵十八個旅左右之目的。為了殲滅這些敵人,你們現在就應該準備使用主力於該線,而置長春,沈陽兩敵於不顧,並準備在打錦州時殲滅可能由長,沈援錦之敵。因為錦,榆,唐三點機器附近之敵互相孤立,攻殲取勝比較確實可靠,攻錦打援亦較有希望。如果你們以主力位於新民及其以北地區準備打長,沈之敵,則該敵因受你們威脅太大,可能不敢出來。一方麵,長,沈之敵可能不出來,另一方麵錦,榆,唐諸點及其附近之敵(18個旅)則因你們去的兵力過小,可能收縮於錦,唐2點,變為不甚好打而又不得不打,費時費力,這樣就有可能使自己陷入被動地位。不如置長,沈之敵於不顧,專顧錦,榆,唐一頭為適宜。否則,今年九月至明年六月的十個月內,你們要準備打3次大戰役,每次準備費去2個月左右時間,共費去6個月時間左右,餘4個月作為休息時間。如果在你們錦,榆,唐戰役期間,長,沈之敵傾巢援錦(因為你們主力不是位於新民而是位於錦州附近,衛立煌才敢於來援),則你們便可不離開錦,榆,唐連續大舉殲滅援敵,爭取將衛立煌全軍就地殲滅。這是最理想的情況。於此,你們應當注意:1確立攻占錦,榆,唐三點並全部控製該線的決心。2確立你們打前所未有的大殲滅戰的決心,即衛立煌在全軍來援的時候敢於同他作戰。3為適應上述兩項決心,重新考慮作戰計劃並籌辦全軍軍需和處理俘虜事宜。以上意見望考慮複 如果林彪真按照中央軍委的策劃和指揮遂行,就沒有遼沈戰役了。 首先,黨中央毛主席此時根本沒有在東北進行戰略決戰的設想,計劃更談不上。電報中給出了今後一年各個戰區野戰軍的作戰任務:“要求華東野戰軍一年擔負殲滅四十個旅左右,要求中原野戰軍一年擔負殲滅十四個旅左右”,兩者相加是55個旅,比北線“要求東北野戰軍配合羅瑞卿、楊成武兩兵團擔負殲滅衛立煌、傅作義兩軍三十五個旅左右(七月楊成武已殲一個旅在內)”還要多20個旅,這與周恩來代總參謀長製定並經中央通過的軍事計劃所說的“全國的重點在南線”是相吻合的,說明黨中央毛主席此時根本沒有在東北進行戰略決戰的計劃。現在的黨史軍史(包括電影大決戰)說中央“首先把戰略決戰的目光投向了東北”完全是一種篡改曆史的說法,電報中明確提出的全年全軍的計劃也不過是消滅敵人110個旅,與前2年的殲敵數量相比基本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當時毛大帥和中央根本沒有戰略決戰的企圖。事實求實的說,1948年秋天在東北首先進行的戰略決戰是出乎大家預料的。 其次,電報中要林彪在當前戰役(第一階段)就去打華北的敵人,這是一種非常愚蠢的打法。“在九,十兩月或再多一些時間內殲滅錦州至唐山一線之敵,並攻克錦州,榆關,唐山諸點,就可以達到殲敵十八個旅左右之目的。為了殲滅這些敵人,你們現在就應該準備使用主力於該線,而置長春,沈陽兩敵於不顧,.......確立攻占錦,榆,唐三點並全部控製該線的決心。毛大帥要求“你們現在就應該準備使用主力於該線,攻占錦、榆、唐三點並全部控製該線”,而林彪實際是隻占領了錦州,根本沒有去占領榆、唐。打榆、唐就是打華北的傅作義集團,更荒唐的是下麵還要去“攻占北寧,平綏,平承,平保個線除北平,天津,沈陽三點以外的一切城市”。“北寧,平綏,平承,平保個線”都是華北傅作義集團的防區,這意味著在還沒有消滅東北敵人去情況下去打華北的傅作義集團,結果恐怕就不僅是老毛說的“衛立煌全軍來援”的問題了,而是傅作義集團也全軍來援了,都打到別人家裏了他還不與你拚命?東野將陷入在遠離後方的情況下與國民黨兩大戰略集團兩麵作戰的境地,下場麽不會比劉鄧“挺進大別山”和陳粟“7月分兵”好。幸虧林彪不是劉鄧和陳粟,根本不聽老毛的,采取了先消滅東北衛立煌集團,然後再消滅華北傅作義集團的戰略方針,才打了大勝仗! 再看對東北敵人的具體打法,老毛的設想也是很搞笑的。電報中毛大帥生怕在東野打“錦、榆、唐”的時候東北敵人不來救援,要林彪在戰役指揮上“專顧錦,榆,唐一頭為適宜”,“置長,沈之敵於不顧”,以便衛立隍全軍30-40萬一起“傾巢援錦”出來打東野,簡直荒唐。長春敵人本來就急吼著逃,東野如果把它“置於不顧”它還不撒著歡的跑出來?圍困長春豈不是前功盡棄?毛大帥還提到要“準備在打錦州時殲滅可能由長,沈援錦之敵”,說明老毛還確實有先讓長春敵人逃出來的設想,這是讓敵人把死棋弄活的蠢法,與後來長春敵人不戰而降的結果相比可謂天壤之別。沈陽敵人在實際戰爭中因顧及林彪圍點打援而不敢出來,東野如果真按毛大帥的意思置它於不顧,它還不放膽來攻? 幸虧林彪沒有聽毛大帥“置長,沈敵人於不顧”教導,采取繼續圍困長春的策略,使長春敵人出不來,同時派三個縱隊在沈陽與錦州之間兩側活動,擺出一附隨時可以關門打狗的架勢,使沈陽敵人不敢“傾巢援錦”,出來的廖兵團也是在離錦州遠遠的地方徘徊不前。 在1948年的秋季攻勢(當時就是怎麽叫的)中,林彪一麵用高超的戰略技巧麻痹傅作義集團,一麵用高超的戰役指揮技巧使長春沈陽的敵人在東野打錦州時在原地焦躁不安卻動彈不得,成功的避免了兩麵做戰,很舒服的吃掉了東北的敵人,最後又吃掉了還處在麻痹狀態的傅作義集團,這才有了大家所熟悉的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的結果。這看似平淡無奇、似乎“理所應當”的結果卻並不是誰都能指揮出來的,換個人來指揮,比如同樣是軍事天才的毛大帥來指揮,可能打的昏天黑地後共產黨還不能立即拿下東北華北呢! 林彪在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連打了遼沈戰役和平津戰役二大戰役,消滅國民黨軍約一百多個旅,大大超過了中共中央和毛大帥的預料,由此也大大的加快了解放戰爭的進程,讓毛大帥在9月剛做的戰略預測11月就不得不改了口:"原來預計從1946年7月算起,大約需要五年左右時間從根本上打倒國民黨反動政府,現在看來,隻需從1948年11月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實現了。”東北決戰的勝利也促發了"南線決戰"。 粟裕同誌說:“淮海戰役“演變為南線決戰的第二個重要條件是遼沈戰役的勝利結束,沒有遼沈戰役的勝利,我們也不敢下那樣的決心。” 毛大帥指揮戰爭有個特點,就是在指揮戰爭時很少下命令,一般隻發表意見不發布命令,由前線的指揮官下戰役決心和作出決策,他希望前方指揮者知道他的意圖但又不機械的執行命令,這是毛大帥英明的地方,也是毛大帥與李德博古和蔣介石在指揮戰爭時的最大區別。但這對戰區指揮主官的要求比較高。首先戰區指揮官必須要自己動腦子,拿出切實有效的辦法,同時還必須有主見,敢於堅持自己的意見,敢對上說“不”。如果前方指揮官都是拿著毛大帥的意見當命令執行,打了敗仗就拿出這些電報來與老毛算帳,毛大帥不被累死也會被氣死。劉鄧和陳粟執行毛大帥命令堅決,但是卻“欲速則不達”,反而打了敗仗,拖了後退。林彪沒有堅決執行毛大帥命令,結果卻是出乎大家預料的提前進行了戰略決戰,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的進程。對此毛大帥深有體會:“下級對上級不擇不扣地執行命令,是對革命工作最好的怠工。”按照毛大帥的意思,在戰爭年代,林彪工作是最積極的,因為他從來沒有不擇不扣地執行毛大帥的命令,一直在創造性的工作。戰爭年代林彪被毛大帥委以重任,就是因為他特別有才能也特別有主見,老毛放心也省心。 1948年10月23日,林彪致電各縱及東北局、軍委:“各級幹部,每次攻擊之前均須走在部隊的前麵,迅速偵察地形。指揮員勇敢積極的標誌,是肯自動走在部隊的前麵,親自偵察地形和布置攻擊準備,但不是指隨便暴露目標,或在部隊衝鋒時也跑在前麵,這僅是個人勇敢,對戰鬥指揮無大益處。”林彪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要求下級做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了。林彪這種“肯自動走在部隊的前麵”的舉動有記錄的就有多次:如長征時在打青石嘴敵人的騎兵前,林彪行軍在所有部隊包括前衛團之前,緊跟在軍團偵察隊後,身為軍團長卻走在師長、團長、營長、連長之前麵,結果把敵人的騎兵消滅在渾然不知中;在陝北東征前,當時上有毛澤東,彭德懷,下有參謀長左權、紅一師長陳庚、紅二師長陳光,還有平級的紅15軍團軍團長徐海東等,可是隻有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親自先到黃河邊偵察,為東渡黃河選擇渡河點,此時中央甚至還沒有決定東征。在平行關大戰前,林彪比部隊後出發,但卻急速追趕部隊,結果在部隊到達平行關前已經叁次化裝偵察了地形。在這些重要的關頭,林彪都表現出這樣的超前意識。這種舉動在高級指揮員中不說元帥,就是大將中也並不多見,這是林彪常打勝仗的重要原因之一。千萬不要小看這一條,它可使“遭遇戰”的結果完全不同。這也是為什麽在抗日戰爭初期,同樣是遭遇戰,115師是襲擊敵人,129師(771團)卻是被敵人襲擊。林彪當115師師長時,115師總是主動去打擊敵人,林彪負傷離開後,115師就被動挨打(陸房戰鬥)的重要原因。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前,如果彭德懷也有林彪那樣的超前意識,能在部隊出國前去實地勘測地形(而不是去與金日成會談),為美軍選擇一個好的墳場,精心組織戰役,那麽第一次戰役很就很可能由“遭遇戰”變成“伏擊戰”,“擊潰戰”變成“殲滅戰”,整個朝鮮戰爭的結果都可能改寫! 因此,如果林彪到朝鮮,他不會輕易的把開始敵我雙方的“遭遇戰”打成擊潰戰,而是把它打成殲滅戰。林彪1934年在黃陂,1937年在平行關和廣陽都把“遭遇戰”都打成了殲滅戰! 林彪是個經常創造奇跡的人,在別人看來應該是無準備的遭遇戰, 到了林彪那裏往往成了精心組織的殲滅戰, 差別在於戰前的思考和準備,在於指揮員的超前意識。在朝鮮戰爭1-3次戰役,特別是第一次戰役,美軍根本不知道我軍已經參戰,驕傲自大,盲目冒進,疏於戒備,與抗戰初期的日軍非常相似,當時遭到打擊後也是驚慌失措,一瀉不止,比日軍表現差遠了。可惜彭德懷沒有很好的認真籌劃,利用這個時機給敵人以殲滅性打擊,打成了擊潰戰。幾個回合下來反被敵人摸索出我軍的規律和弱點,在第4、5次戰役中,敵人是有組織的撤退,這時的仗就不好打了。如果彭德懷也能象林彪在抗戰初期打日軍那樣,初戰時就進行認真細致的組織和籌劃,完全可以在敵人還沒有了解我軍特點的情況下徹底打敗敵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