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蓑笠翁編輯原創】信口開河的同誌是誰之一

(2004-12-25 23:31:27) 下一個

【蓑笠翁編輯原創】信口開河的同誌是誰

 

會理會議後,部隊中開展了一次反右傾的思想教育。總的說來,這次會議克服了黨內和部隊內的渙散情緒,是有積極意義的。那個時候,如果上下動搖是很危險的。幸好開了這個會,問題很快得到了解決。但是,會議也有缺點,主要是會上批評的有些重要事實沒有核實或弄清,把一時思想認識的錯誤上綱為右傾機會主義;同時,大敵當前,大家要顧全大局,沒有在具體事實出入問題上當場申辯。但是,毛主席聽了個別同誌的猜測和錯斷,認為林彪的信是彭德懷煽動起來的,因而遷怒於彭總。對張聞天,毛主席雖然沒有明說張到三軍團和彭結合起來反對自己,但話中已表露出這種意思,並且說了你是個書生,根本不懂得革命戰爭。因此彼此心存芥蒂,長期存在著誤解。我自己,當時內心也不舒暢,但還領了一項任務,要黃克誠寫出書麵檢討。回來和黃談話,他就是不寫。盡管如此,大家還是講原則,顧全大局,工作上能夠服從,沒有影響以後的行動。

 

19439月,延安整風時,同誌間彼此交心,毛主席開門見山地批評張聞天同誌當時挑撥軍隊領導同誌林彪、彭德懷反對三人團’”。這就給了張聞天一個機會,澄清這個在彼此心中鬱積已久而又不便啟齒的疙瘩。趁當時中央領導同誌集中在延安的機會,張聞天專門進行了一番調查,終於弄清原來是有一位同誌信口開河地亂說的。因此,他在《整風筆記》中寫明了事實真相,並且附了林、彭二同誌關於此事的正式聲明

 

(簡單寫為會理會議,老毛因林彪的電話,與彭結下梁子,此梁一結便是幾十年,其間,老毛多次以此為證,說明合作三分,不合六分倆半。楊尚昆時為三軍團政委,為當事見證人之一,他的回憶中,提到一位信口開河的同誌,為此怨的始作俑者——“趁當時中央領導同誌集中在延安開會的機會,張聞天專門進行了一番調查,終於弄清了原來是有一位同誌信口開河胡亂說的。《楊尚昆回憶錄》P136但是,對這位信口開河者,楊並未點明其名。這位同誌是誰呢?)

 

這個信口開河的人是誰?

 

會理會議是一次政治局擴大會議。聶榮臻回憶錄中稱:除了政治局委員外,彭德懷、楊尚昆同誌,還有我和林彪參加了這次會議。

 

如果毛是在會上聽到了這個人的信口開河,那就隻能在參加會議的人中尋找。當時的政治局委員和候補委員有:周,張,陳雲,毛,朱,王稼祥,劉少奇,鄧發,何克全(凱豐)。如果是在會外聽到的,據聶回憶,林彪給彭打電話時,在場的還有左權,羅瑞卿,朱瑞。 信口開河的人會不會是出在這裏麵?也許是也許不是。

 

先從不是的人說起。

 

如果是錯誤路線人物,如博古、凱豐,老楊也不會姑隱其名了……如果是正確路線代表,大約不能使用信口開河胡亂說等形容詞。不管怎麽說,這位老兄的信口開河,影響了曆史……眾所周知死亡的是葉帥有打小報告的習慣。如果此時把老彭搞掉,那麽自己說不定可以當接替鄧平出任三軍團參謀長,而且他的小報告似乎多次改變過曆史。但是楊尚昆似乎還不太敢說葉帥信口開河,因為這不符合楊的性格。估計是低一級的人物,比如上將級的。

 

那麽三軍團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呢?如果是袁國平沒有必要隱瞞姓名, 你因為袁後來犯過很多錯誤。袁國平、朱瑞曆史上都犯過錯誤,但袁的錯誤更嚴重,他紅軍時一貫左傾,新四軍時又追隨項英,對皖南事變負有重要責任。公開點名不合適,但不指名批評一下還是可以的。袁也不算彭的嫡係,而且袁大概也沒有資格在毛與彭之間挑撥。

 

那麽在場的嫌疑最大的是羅瑞卿。林彪打電話時他在場,後來成立陝甘支隊時專門把他派到三軍團任一個多月的政治部主任,即傳出羅亂殺紅三軍團幹部的饒言,可見羅與三軍團水火不容。羅可能向老毛匯報林的信是彭鼓動的,並說他們通過電話,有聶、左、朱在場。會理毛也主要說這個,至於張在三軍團的活動則是老毛意想得到的。否則若是三軍團人匯報的撲風捉影也會有點事,不會那麽容易澄清。廬山會議彭張同被批,毛隻提彭不提張,說明張的事很容易澄清,估計不是接觸張的人告發的,否則不會容易澄清。

 

但是反過來想,林彪給彭打電話時,在場的還有左權,羅瑞卿,朱瑞。但是這幾個人不會知道張聞天在三軍團的活動,而且單是打電話,他們隻會知道林彪說的話,不可能完全了解彭在電話中說了什麽,如果是他們向老毛去說,林彪一定要倒黴,所以,本人估計還是三軍團司令部的人打的小報告. 但是羅應該很了解林的信不是彭鼓動寫,因為林的意見已經與一軍團司令部的人公開討論過,而且羅應該知道是林主動打電話給彭的,不可能說彭鼓動林,羅隻可能說是林鼓動彭,那樣倒黴的應該是林而不是彭。所以隻有三軍團的人才有可能怎麽說,因為三軍團的人才了解彭可能也對毛三人團不滿,也知道張在三軍團的一些活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