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溝沉】打破封鎖 中印自衛反擊戰內幕之九
(2004-12-18 04:18:05)
下一個
後續:
印度軍隊在中印邊界戰爭中的徹底失敗,使尼赫魯(時任印度總理)亂了方寸。他不與任何人商量,獨自向美國總統肯尼迪求救,要求派轟炸機和軍隊與中國作戰。印度國民也從未經曆過如此失敗情緒的衝擊,全國陷入一片混亂。可就在這個時候,中國軍隊卻單方麵宣布停火,並主動撤退到1959年11月中印實際控製線後20公裏,希望以此推進談判,恢複中印兩國的友好關係。
而印度政府卻未能理解中國的善意。他們認為中國軍隊的“懲罰”大大傷害了印度的自尊和體麵,並把中國主動釋放全部被俘人員、所繳武器和軍用物資也說成是陰謀。印度政府對中國的誠意根本不予理睬,並拒絕任何形式的談判,反而指使其軍隊重新占領被中國軍隊趕出去又後撤的全部12.5萬平方公裏的中國領土。
中印戰爭後,印度政府在對外政策方麵很大程度上放棄了“不結盟政策”,並迅速向美國靠攏。1970年英迪拉·甘地政府與蘇聯簽定了為期20年的帶有軍事同盟性質的雙邊條約。條約明確規定,雙方“保證不向與另一方發生武裝衝突的任何第三方提供任何援助,在一方遭到進攻或進攻威脅時,應立即共同協商。”當時蘇聯外長葛羅米柯說,如印發動戰爭,蘇聯將在軍事、外交上全麵支持印度,並牽製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援助。與此同時,印度為了報邊界戰敗的一箭之仇,開始了全麵的擴軍備戰,並專門組建了針對中國軍隊的“山地師”部隊。“中國威脅論”也從此籠罩印度大地,中印關係進入了冷凍期。
直到1969年元旦,英迪拉·甘地政府迫於國內外局勢發展的需要,表示願與“中國進行有意義的會談,以尋求中印爭端的解決”。中國政府自然表示友好的回應。1970年“五·一”節,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接見印度駐華臨時代辦米什拉時說:“我們總要友好的,不能老是這麽吵下去麽。”毛澤東當時還請米什拉代為問候印度總統和總理。
但此時印度國內的反華勢力卻依然活動猖獗。他們支持西藏叛亂分子在新德裏舉行活動,還把“西藏問題”和“中國在西藏侵犯人權”議案提交聯合國大會。與此同時,英迪拉·甘地政府又把侵占的中印邊界東段9萬平方公裏土地由“東北邊境特區”上升為“阿魯納查爾中央直轄區”。此時,中印關係雖有解凍跡象,但印度並沒有誠意采取實質性的舉動
八十年代中後期小平同誌在一次軍委會議上說“中國人民解放軍要活動活動了……”。由於涉及到一些機密,我不能多講,隻能簡單跟大家說一下,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中國軍隊曾計劃對印度的軍事行動“藏雷行動”。總參從1986初就開始為軍事行動慎重而詳細製訂縝密的作戰方案。1987年底作戰方案完成,鄧小平等一批軍委領導看過後表示同意,紫陽同誌也知情。1988年中國開始秘密的對軍事行動進行準備和部署,原計劃是1989年夏季(青藏高原在夏季節容易進行運兵和後勤補給)對中印邊界的印軍發動閃電戰,規模要大於1979年的中越戰爭。也許是天意,後來發生的事情在我們的意料之外。 1989年夏,北京發生的一大事件拯救了印度。很多中國軍隊調往北京戒嚴,打亂了原來的對印軍事行動計劃的部署。1989年夏,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進行了全麵製裁,中國當時與蘇聯的關係並未實現正常化,中國在國際上又一次麵臨不利局麵。時間進入1990年,當中國權利機構交於江總書記的第三代領導班子的時候,國內的各方麵開始穩定,但是印軍在實際控製線上的挑釁並沒有停止,而且情報顯示印度正在冒天下之大不韙發展核武器,如果一旦印度有了核武裝,那麽對印度發動戰爭的顧慮將會更大。對印軍事行動再次擺上了中央領導的桌麵進行討論。可惜天不遂人願,當軍事行動再次即將開始時。九十年代初東歐巨變,美國再也不需要聯合中國對抗蘇聯了。中國麵臨的國際環境以及中美關係已經遠遠不如1979年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那樣有利。打破西方國家對我們的孤立和製裁發展經濟成為中國的首要工作,權衡利弊後,對印軍事行動被迫取消,也許是永遠的取消,同時也造成了九萬平方公裏永久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