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會理會議恩怨-聶榮臻林彪之關係辯析之二 (下)
(2004-11-02 01:20:53)
下一個
【原創】會理會議恩怨-聶榮臻林彪之關係辯析之一 (下)
上麵我們已經談到913後,聶在批林方麵是以身做則了。而且出了個回憶錄,備受批評。奇怪的是,在聶多次談到林聶之爭,而且大都是聶的對。當然對於紅軍東征時,由於十五軍團傷亡比較大,再加上他們是在北邊山區活動,籌款、擴兵都不多。毛打電報來,要一軍團撥點兵給十五軍團。 林彪氣呼呼地把電報一摔,說:“有鳥的幾個兵!” (林彪也是夠牛氣的,有幾個這樣的人敢摔毛的電報,而且不怕人打小報告。 ) 。聶榮臻當時也想不撥或少撥一點,後來就打電報給毛澤東請求免撥。後來5月14日毛在大相寺會議上批評和指出一軍團的主要缺點是本位主義傾向。林彪被調往延安無不於此有關。後來林彪走時對聶講了那番政治和組織的問題。聶林少有的一次合做,不知為什麽被聶稱之為第四次爭吵。
在平津戰役後,由於,羅榮桓身體以不能隨軍南下,毛要羅在天津養病。並且軍委另有任用讓羅出任總政負責人,管理全軍幹部。 林彪自己身體也不太好,後來在南下的過程中,林彪大病過而且經常臥床休息和躺在擔架上。 林彪不可能象在在東北一樣黨政軍一肩挑。這時的林彪提出讓聶來繼續當政委。可以想象的到的是,如果聶林如同聶回憶的那般,林不可能提出來此條建議。有旁證,聶時在北京既當司令又當政委,明顯的比給林彪當政委去打仗舒服多了,又可以經常同中央聯絡,加深感情。林彪應該知道這種情形,為什麽還去找聶當政委?這從側麵印證了兩個人的關係還不錯,因為好哥們才能走在一起啊,而且還要對方付出一定的代價,這個關係就更深一層了。可惜林彪太多情了點,聶沒有去給林彪當政委。奇怪的是, 當時羅融桓身體有病不能隨部隊南下是人人知道的事實而且又有軍委頒布的命令,但聶卻暗示並不是因為羅身體不好,而是因為林羅不和,給人的印象似乎林彪與聶合作比與羅融桓合作更愉快。大概這時的聶也已經把爭吵的事情忘卻了。實際上,對於不能黨政軍一肩挑的林彪,在是上級的安排下把羅調走,林考慮到林聶的長期合作從而提出聶代羅與林是否喜歡羅毫無關係。從東野的廣大將領來講,對於聶來講也是再熟悉不過,因為大都是老部下(來自於紅一三軍團) 。還有就是聶曾經是羅的上級,但是在平津前委中他卻排在羅融桓之後,元帥的排名也在羅之後, 林彪主動勸聶當政委也會在客觀上為聶提高一把,聶有沒有這個想法我不知道,但從聶的處世我認為是有的--據老人們講,聶對於在元帥中德排名排在羅之後很不受用的。
另有一次在回憶錄中的劇烈爭吵是在一、四方麵軍會師。 聶和林有一次在張國燾的代表陳昌浩處吃晚飯,陳讓林彪先走,要聶留下來談一談。 “看來,他們認為,林彪已經不成問題了,要做我的工作,要動員我出來反對毛澤東同誌。” 當聶提醒他注意路線問題時,兩個人竟然都拍起了桌子。可惜的是,沒有旁證。我們想證實都很困難。到底真相如何,我們來看下支持張國燾的幾個人,何長工、李卓然、蕭克等人,有幾個沒有受到老毛的貶低?為什麽林彪沒有。而且是,聶認為林彪已經不成問題了,也許是覺得聶更容易好做思想工作呢。人見仁智了。奇怪的是,聶竟然沒有把兩個人爭吵的事捅到老毛那裏去,真是讓我納悶。實事求是的講,張國燾南下要不是犯了老蔣和當地軍閥的大忌,四川能給你共產黨安家?張或許能成功。就長征張國燾分裂一事,如果沒有後來老毛的成功,就當時來講,張毛之爭是類似於什麽咬什麽,張是政治上輸給了對手,而不是軍事上輸了。
聶還多次提到林彪的問題。35年12月中旬,林彪寫信要求到陝南打遊擊。“這封信受到毛澤東同誌的批評,認為他同中央有分歧,要他改變主意,但他仍不死心。” 聶勸說後,他根本聽不進去,以後態度一直比較消沉,對形勢很悲觀。 48年,林彪不聽毛澤東的指令,“把東北的主力放在沈陽、長春之間拖來拖去,白白浪費了許多極為寶貴的時間。” 對北京的和平解放態度消極。林彪認為和平解放是幻想,不可能實現,還是靠要打來解決問題。總的聶對林的印象呢? 聶對林印象不好:“他平時又是一個不愛多講話的人,和他共事,推心置腹地交換一些意見,有時感到困難。往好處想,這個人似乎很深沉,往壞處想他,又覺得他很陰沉又有些鷹鷙。”而且優為重要的是,從聶的敘述來看,林彪數次反毛。為什麽博古、張國燾、彭德懷等人因其與毛的不同意見最後被毛秋後算帳,為什麽林彪與他們的關係沒有妨礙毛對他的信任?那隻能用在毛看來,林是自己人--這也是林死後毛很受傷的重要原因,就象鄧之於劉一樣,鄧也毛派。這麽重要的一點,聶並沒有指出來。
還有,就是像聶這樣對林彪的曆史如此清楚的老同誌在9-13之前沒有反對林彪,也沒有對毛力柬陳述林彪的問題。作為一個能夠進言的老帥來講,這本身就是一個失職,要不就是本位主義泛濫。聶解釋到:我們一些老同誌同林彪之間,在“文化大革命”的一係列方針政策上,都是由原則分歧的。但是,由於兩個主要原因,大家仍然尊重他,對他被指定為毛澤東同誌的“接班人”,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一是看到毛澤東同誌雖然經常批評他,但也信任重用他。出於對毛澤東同誌的高度尊敬和信任,我們也就往好處想,認為林彪比較年輕,經過毛澤東同誌的教育,可能已經認識、改正了錯誤。既然如此,我們如果再翻林彪的老帳,也就不好了。二是在黨的八屆十一中全會上,新選出的政治局常委,林彪被排在毛澤東同誌之後的第一名,這就事實上確認了他的“接班人”地位,這是中央的決定,我們如果再說三道四就不符合黨的組織原則了。
首先要指出的就是聶一開始就是文革的積極和擁護者,也可以說是響當當的文革派。 什麽時候才和林彪有了衝突?可以明確的就是二月逆流的真正主謀是老毛,在這之前的林彪主持製定的軍委八條還是和聶的利益一致的,直到林配合毛搞楊成武削“華北山頭時”, 林聶才有了利益上的衝突。而且明確的是聶說是因為毛的原因而沒有翻林的舊帳,這不是一個革命者所為。可以理解的原因,各家各有難念的經,不是每個人都是彭德懷。但是林彪接班人的地位卻不是這樣子定的。實際上,“文革”爆發以後,林彪接班人的位置事實上已經明朗。到了1968年10月17日討論黨章,江青、康生、張春橋提議把接班人寫上,起草人向毛報告“大部分同誌要求把林彪作為主席子的接班人寫進黨章,寫進九大的政治報告和決議中,以進一步提高他的威望”(張耀祠回憶)。至於為什麽江青為什麽提議我在江青和林彪的關係一文中有解釋。
真實的原因則是,因為林受到毛的信,所以大家無法反對他。 楊尚昆說:“‘文化大革命’是毛澤東錯誤發動的一場長時期的、全局性的動亂。在當時的特殊環境中,無論哪了一位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都無法站出來公開反對。” 這是所有同時代人的悲哀。 同樣因為9-13之後毛說林彪叛國了,大家也就可以肆意批評林了。九一三事件爆發後,聶說,林彪的野心從楊餘傅事件上就暴露出來了。 這又是更大的悲哀。如果說前一個悲哀隻是順從的被奴役而不敢提出自己的見解, 那麽後一個悲哀則是為了順從毛的意願,而進行無恥的狂編亂造去鞭撻林,這是對自己的人格的出賣和侮辱,徹底了喪失了自我的最後底線。痛哉也,哀哉乎?當然除了林彪外,又有多少革命者,享此命運?大概是為數不少,算算比例,則在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