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趣談老蔣是否是抗日英雄
(2004-10-28 19:58:04)
下一個
老蔣大概自己做夢也沒有想到自己會成為抗日英雄。
老蔣第一次掌握國民黨的大權是在1926年是由於季山嘉的激進赤化行動,蔣介石利用中山艦事件下令包圍蘇聯顧問公館收繳工人糾察隊的槍械將第一軍中的黨代表全體免職,並逮捕了中山艦長李之龍。而當時國民政府主席兼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汪精衛並不知情。汪精衛知道自己已被蔣介石架空,汪精衛決定以主動辭職的方式來避免矛盾的激化和國民黨的分裂,把政權交給蔣介石。廣州國民政府於 6月6日推選蔣介石為中央軍委主席兼北伐軍總司令接著又出任國民黨中央常委主席,隨獨攬黨政軍大權於一身。隨之而來的北伐也在幾經波折中成功。中國在軍閥混戰了十幾年後,首次出現全國統一的局麵,這不能不說是老蔣的第一大功勞。蔣介石統一中國之後,美國帶頭承認蔣介石的南京政府,其他西方諸國不久也承認了南京政府,使蔣介石的國民黨政府成為被國際上公認的合法政府,這算是第二大功勞吧,後來的中共也算是繼承了這筆遺產。
但此時的老蔣本性難改,獨裁作風激起強烈反彈。 1929年10上旬,汪精衛,閻錫山和馮玉祥,張發奎、唐生智、石友三、胡宗鋒、何鍵、李宗仁等人聯合起來反蔣。1930年初,閻錫山聯合馮玉祥和李宗仁組成反蔣聯軍,1930年4月1日 "中原大戰"爆發。 在中原大戰中,蔣介石軍隊和閻馮聯軍都損失慘重,雙方共有30餘萬人傷亡。由於張學良的東北軍的參戰使得閻錫山、馮玉祥敗走麥城。但在1931年9月寧粵戰爭又爆發。就在此時九一八"事變爆發, 如果沒有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蔣介石的軍事政權在廣大國民黨人的反對下,也未必能維持很久。如果曆史真是這樣的話,蔣介石不但當不成民族英雄,反而要成為袁世凱那樣搞複辟倒退的民族敗類。所以不但共產黨感謝日本侵略的"幫忙",蔣介石也感謝日本侵略的"幫忙",幫他從專橫的獨裁者走上了民族英雄的寶座。
"九一八"事變,使國民黨內部燃起了停止內鬥,一致對外的呼聲。1932年3月6日,蔣介石出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此後的國民政府由汪精衛主政,蔣介石主軍。7月17日,日軍在熱河發起了新的軍事進攻,汪精衛以行政院長的名義發表通電,命令張學良立即出兵熱河,張再次拒命。 汪辭職但不久在蔣介石說服張學良辭職出國後又複職。但是汪卻變成了主和派,隨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在巨大壓力下,汪精衛不得不提出辭職。但是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塘沽協定》的簽訂,蔣介石和張學良是主和避戰的"主和派",而汪精衛在位時承擔著"賣國"的主責,使蔣介石的壓力減輕了很多,將使蔣介石不得不陷入單獨承擔"賣國"責任的困境。所以蔣介石這次一反常態,表示"絕對支持"汪精衛,汪則於8月23日宣告複職。 但不久汪精衛被刺受傷後離開南京前往歐洲療養,辭去了行政院長和兼任的外交部長,行政院長由蔣介石接任。蔣介石在軍政上"單獨負責"後,沒有汪精衛那樣敢承擔"賣國責任"的勇氣,所以蔣介石主政後的南京政府開始向主戰派的方向傾斜。1936年6月蔣在講話中說:"中國和日本的衝突已不可避免,而且為期不遠了"。1936年7月的國民黨五屆二中全會上,主戰派大占上風,確定了對日本采取強硬態度的政府方針。蔣介石在該會上表示:"絕不容忍任何侵害領土主權之事實,如危及國家生存,則必出最後犧牲之決心"。
1936年12月12日的西安事變大大提高了蔣介石的威信。在西安事變中,包括以前和蔣有很深恩怨的各路軍閥將領都以國家利益為重,一致表示無條件支持蔣介石。1937年以後,南京政府開始采取強硬的姿態對待"華北自治政權"。蘆溝橋事變發生後,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了著名的"最後關頭"演說:"我們既是一個弱國,如果臨到最後關頭,便隻有拚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國家生存,那時節再不允許我們中途妥協,須知中途妥協的條件,便是整個投降,整個滅亡的條件。如果戰端一開,隻有犧牲到底。那就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但同時蔣介石沒有忘卻找第三國調停。德國大使陶德曼擔任了調停的主角, 1937年11月5日,陶德曼向中國方麵透露了日本講和的條件:(一)內蒙成立自治政府;(二)華北非武裝區域擴大,主權歸南京政府,治安由中國警察維持;(三)上海非武裝區域擴大,治安由國際警察管理;(四)中國停止反日排日政策;(五)共同反共;(六)減低日貨關稅;(七)尊重外國人在華的權利。 12月2日,蔣介石與顧祝同、白崇禧、唐生智等國民黨高級將領認為日本沒要求成立華北自治政權,沒要求承認滿洲國,也不要求賠款,條件不算苛刻。但在12月13日日軍輕取首都南京後,使日本人以為中國的抵抗已到窮途末路,於12月22日又增加了三項苛刻的和談條件:(一)在華北、內蒙、華中的非武裝地帶設立特殊機構(親日政權);(二)承認滿洲國;(三)中國向日本賠償戰費。日方請陶德曼將新增三項條件轉達中國,並把談判期限規定為1938年1月15日。1月18日國民政府發表聲明,表明了中國的強硬態度:"全力維持主權與行政之完整,任何恢複和平方法,如不以此原則為基礎,決非中國所能忍受。"日本在中國發表聲明後即日撤回駐華大使,中國也於1月 20日撤回駐日大使,兩國外交關係正式斷絕,陶德曼的調停以失敗告終。
蔣也有談判的想法並且實施過。 1939年12月蔣介石密令軍統特務曾廣冒充財政部長宋子文的弟弟"宋子良",在香港與日方舉行秘密談判。1940年3月7日至10日,雙方在香港舉行了高級別的秘密會談,中方代表除了假"宋子良"外,還有重慶行營參謀處副處長陸軍中將陳超霖,最高國防會議主任秘書章友三,副侍從長陸軍少將張漢年。還有後來的繆斌事件。
但是在汪精衛的南京主和政府的壓力下,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在關係到自己興旺的關頭上,老蔣終於鐵了心抗戰,隨成抗戰英雄。
評論:1) 汪精衛背負了太多的莫須有-很多就是替老蔣背的-雖然汪的設想是好的但行為終究是漢奸行為。就象秦檜對嶽飛。舉例1931年"九一八"事變時,蔣介石和張學良是主和避戰的"主和派",汪精衛則是主張抗戰的"主戰派",抗戰初期積極抵抗的十九路軍也是親汪精衛的粵係部隊,這和1937年蘆溝橋事變時的情況正好相反。由於掌握軍隊實權的蔣介石和張學良等人避而不戰。
2) 老蔣後來鐵了心抗戰是形勢所逼-汪精衛的南京政府和自己的興亡。
3) 最後,抗日成功-內外因的結合老蔣隨成英雄,投資成功,押對賭盤了。
4) 嗬嗬,就是老共在笑了。
拋磚引玉,希望大家熱烈討論抗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