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科夜班流水賬
(2006-08-17 23:12:03)
下一個
真累啊。。。
下午3點到12點的shift,靠著m&m巧克力和咖啡,礦泉水支撐下來。帶我的醫生從頭到尾就喝了兩杯咖啡,都不知道他是怎麽撐下來的。他說習慣拉,做急診科醫生就是有這種適應能力。
一個橄欖球運動員肘關節脫位,打了麻藥然後手法複位,我的力氣太小,邊上的男醫生看不過去了,和一個男護士兩個人一拉一推就回去了。運動員這個賽季不能參賽了,沮喪得很。
一個男人給女朋友甩了,就不停地倒在地上抽搐,我跟家屬說不像是癲癇,他聽見了就立刻抽搐給我看,嗬嗬。雖然說stress會引起心理問題,逃避社會責任,不敢承認現實之類的,但是我真不明白,給女人甩了,不好好去工作賺錢,跑到急診室裏來癲癇怎麽能挽回呢。當然我不會這麽說,還是要按照癲癇的那套東西作檢查,浪費資源。
一個很慈祥的老伯伯,睜著大大的眼睛看著我,很滑稽。他一個人住在家裏,被鄰居發現倒在地上昏迷不醒,沒人知道他昏迷了多久,因為他有老年癡呆。但是他在急診室裏能夠清清楚楚說出自己六歲開了闌尾炎。這在老年人中很典型,遠期記憶不受損傷,但是近期記憶力減退明顯。我覺得這至少把一些珍貴的記憶留下了,少年青年時代的記憶,往往都是比較夢幻比較純真的,隻留下這部分記憶也很不錯。
一個27歲的母親帶著1歲,3歲,5歲還有一個新生兒來看病,都是一樣的耳朵眼睛鼻子發炎。在房間裏看的時候,簡直是大鬧天宮,一個孩子趴在我肩膀上拉我的聽診器,一個孩子趴在我膝蓋上看我記錄病史,另外兩個小小孩一直在哭。孩子們的衛生很差,眼睛,鼻子上都是分泌物,我看完了病,她跟我說她沒錢買藥的,也沒有保險。她看著我的神情,那麽理直氣壯,好像她的貧窮卻又生了這麽多孩子都不是她的問題,而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我知道人不分貴賤,不分貧富,都有權利擁有家庭,享受人生,但是這樣的一個母親,沒有任何心理和物質上的準備,就將生命一條接一條地帶到這個世界上,這些孩子在沒有保障的環境中長大,又將重複他母親的生活,對我來說,就是一種悲劇。也許我的這種想法會受到大家的批評,但是,開車,做醫生,都要有執照,而一個要承擔起撫育一條生命的角色,卻不要任何執照,任何條件,想來都是很瘋狂的。
中國人在這兩點上的態度卻是相反的. 所以很難同情那些不負責任的人, 包括我在內.
BTW, Are you walking to hospital everyday? Is it safe especially at night? Be care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