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8)
2007 (61)
2008 (69)
2009 (98)
2010 (87)
2012 (121)
2013 (49)
2014 (89)
2015 (75)
2016 (54)
2018 (169)
2019 (134)
2020 (257)
2021 (186)
2022 (363)
2023 (454)
2024 (457)
今天早上跑步。
加州早上天氣很舒服,涼涼的。雖然跑完還是一身大汗,但是跑的時候真的不覺得熱了。
讓我想起上海的初秋。我也是一個人值班,一個人出夜班,然後騎車去買早飯。經過那幢老樓.最近剛知道,竟然都拆掉了。上海是真的不保護老建築的哈。
想起來那時候值班,很多回憶。
有一個很年輕的女病人,得了紅斑狼瘡,藥物控製以後,父母接她出院了。
過了大半年,我正好又輪轉到腎髒科,看到她重新被收進來,判若兩人,急性腎衰,人浮腫得都認不出來。原來她的父母不相信西醫,出院以後把她所有的藥物都停了,接她到一個廟裏住著,吃一些中草藥。
入院以後她的病情迅速惡化。她的父親非常嚇人,就是那種一看就要鬧事的凶狠角色。我每次值班和他說話都要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心裏默默祈禱她不要在我的班上去世。 女孩子後來還是去世了。整個科室都如臨大敵,後來怎麽處理的我已經淡忘了。但是那種在深夜祈禱的恐懼感,我現在依然依稀記得。
腎髒科真得很忙,病人很重,我手上第一個送過的病人就是在腎髒科。是深夜裏一個73歲的終末期腎衰的男病人,收進來準備做血透的。血壓高,心率偏快。其他也沒什麽。
我看了病史明天就要做血透了,於是就開了降血壓藥物。他兒子跑過來說,醫生,你再去看看吧,我爸他好像不對。我趕回病房,病人端坐在病床上費力透氣,一聽,兩肺遍布濕囉音,急性心衰發作了,他的心髒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終於在就要血透之前的晚上罷工了。
靜脈藥物推下去都沒有用,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急診血透。但是來不及了。病人突然中止了呼吸。護士推過來搶救車,我開始心肺複蘇,插了管。搶救了大半個小時,病人的心跳和呼吸沒有恢複,我向他兒子宣告死亡。他兒子跪下來抱著父親的屍體開始痛哭。 這時候的我已經全然沒有了睡意,從被叫出值班室到搶救病人,就那麽幾分鍾,一條生命在我手中瞬間消逝。從來沒有正式宣布死亡的我,覺得一切都有點惶然不真實,就怔怔地坐在護士台,看著護士料理後麵的工作,死者家屬來來往往,嚎啕大哭,然後病人遺體被送出去。
最後他的兒子走過來對我說,謝謝你,醫生。
我在那一刹覺得無比羞愧,因為在半個小時之前我還在被擾了睡覺而惱火。我怎麽敢當那句謝謝。出了夜班,我坐在陽光普照的咖啡館裏,音樂輕快悠揚,周圍的人微笑洋溢,全然是另外一個人間。讓人不敢相信幾個小時前我剛剛目睹了一場迅疾的死亡。 坐了很久,直到心裏漸漸被陽光暖和起來,我才回家,一覺睡到晚上。
這個病人的名字我至今還記得,是我醫學生涯的一個裏程碑。
後來在血液科,有一個年輕女病人的弟弟對我下跪,求我治好他姐姐的淋巴瘤,我隻是值班的實習醫生,除了寫病史和開一些急症藥物,什麽都做不了。
我記得一個女孩子無法接受自己的病情,從走廊裏衝出去要跳樓,我們死死拉住她,她的哭喊,我似乎依然能想起來。
我記得在心髒科,有一次搶救一個老太太,她臨終時候,膀胱失禁,我的白大衣和鞋子都濕了。
我記得在大年夜,一台急診手術,我拉鉤,被腫塊堵塞的腸道熏得我幾乎要昏過去,這時候經驗豐富的外科主任摸到了肝髒上的轉移腫塊,他低聲罵了一句髒話,把手術切口縫合,等於宣告了病人的死刑。
時光匆匆,那些有血有肉的故事,雖然隔得如此遠了,仍然依稀記得。有時候我會想,如果我沒有在上海做住院醫生,而是和那些印度醫學生一樣直接考board,會節省我三年。但是這三年,其實並沒有浪費,從某種意義上塑造了我,在後來我重新做住院醫生時候,讓我有不同的眼光和視角。我能夠體會為什麽美國一定要讀完四年本科才能去讀醫學院。人文的積累,人格的成熟,對行醫太重要了,不僅是對病人,更是對醫生自己,讓他們可以survive。
我大學時分在長征醫院實習,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些ICU裏的重症病人
人生痛苦的事情遠多於快樂,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多麽幸運的事
謝謝花花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