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孩子內向,剛開始對家長是“好事”,孩子自得其樂,很少“惹事”家長也樂得輕鬆。但孩子到了幼兒園階段,2-5歲吧,還是不同別的孩子玩耍,也不大講話,恐怕大人就會著急了。我家就是一個這樣的孩子,在國內,從2歲到5歲,在幼兒園基本不和小朋友講話玩耍,隻是坐在老師邊上聽老師們聊天。出了國,從中文變英文,他從1年級到3年級,在學校一個字都不講。
於此,我們確實有幾年家裏人來人往,聚會不斷,這樣做的結果應該還有效果,至少他減少了和別人接觸的恐懼感,認為人來人往是常態,但並不能使他主動去和別人交往。
據我們觀察,內向恐怕是自信不足的表現。於是大事小事讓他參加意見,包擴買房子選址(10歲左右)外出旅遊的計劃(12歲),他自己的事,包括選課,課外小組選擇,義工的選擇等等都由他做主,幾年下來收效是明顯的。他在接人待物時正常了許多,也有了不少朋友。
經驗是,家長不要把孩子“計劃”的太細,太“有用”,給孩子多一點空間成長,主要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格”的成長。讓孩子對自己有自信的跟本辦法就是對孩子“徹底”的尊重,規勸應體現為建議而不是限製,在戒律下成長的隻能是盆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