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乞巧
碧霄銀闋縹緲,喜鵲知多少。浪濤千裏,相思萬縷,數來都老。
徘徊月夜,聆聽天籟,許她嬌笑。歎塵緣易碎,佳期似夢,乞誰真巧。
2017年8月28日
《撼庭秋》晏殊體,雙調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仄韻,後段六句兩仄韻。
農曆七月初七夜晚,俗稱“七夕”,又稱“女兒節”,也是傳說中隔著天河的牛郎和織女在鵲橋上相會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織女乞求一雙巧手的意思。
上片寫七夕夜仰望天空的感歎,下片是寫現實中的感觸。由於沒有真實的景物,一切都在想象中虛寫抒情。
起句自然是夜空。“碧霄銀闋縹緲,喜鵲知多少”,點出了夜晚的天空。不說星河,不說鵲橋,一個銀闋飄渺,道出了喜鵲知多少的一問。“銀闋”指月亮,月亮虛無縹緲,那是因為太多太多喜鵲的遮擋。
南宋詩人劉克莊在《清平樂》中有句“身遊銀闕珠宮,俯看積氣蒙蒙。” 其銀闋即是指月宮。
如此佳期,如此夜闌,怎能不思緒萬千。“浪濤千裏,相思萬縷”,一組四字對偶把思緒拉開。銀河卷浪,何止千濤萬卷?千百年的相思不滅,又何止是千絲萬縷的纏繞?然而在寫詞人眼裏,萬般皆是“數來都老”。俱往矣!俱遠矣!一切都是幻影。虛幻依舊在眼前,也依舊在心中,填詞人老矣!
轉折句“徘徊月夜,聆聽天籟”,又一組四字對偶句,這裏揭示了月夜下眾人的執著。盡管數來都老,卻依舊執著,這便是千百年來仰望虛幻的傳遞,今夜亦是如此。“許她嬌笑”,又一次,多麽虔誠的期許,鵲橋上的織女會笑出聲嗎?
結句,“歎塵緣易碎,佳期似夢”,一個歎字引領了再一組四字對偶句,回歸現實。“乞誰真巧”,有幾人真心乞巧,又有幾人塵緣如蜜,究其如此,才有更多地仰望虛空之舉吧。
整個小令,可謂一詠三歎。“喜鵲知多少”,可謂一詠。“數來都老”,感慨虛幻之無奈,可為一歎;“許她嬌笑”,明知虛幻卻又真誠地期許,可謂二歎;“乞誰真巧”,回歸現實的無奈,可謂三歎。
(圖片作者:石家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