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2025 (2)
來自秋爽齋
芭蕉居探幽
庭院深深碧葉稠。一徑芭蕉,舒卷悠悠。紅牆靜臥小溪頭。峭壁憑闌,儬影逐流。
憶起當年總帶羞。聽雨而顰,也效登樓。今時幸得故人酬。風雨無關,喜笑憑由。
《一翦梅》,周邦彥體,雙調六十字,前後段各六句,三平韻。
本詞上片實寫芭蕉居之景,下片虛寫感慨。
起句點題“庭院深深碧葉稠”。其“庭院深深”,借古人“庭院深深深幾許”前四字。北宋詞人歐陽修的《蝶戀花》中的這個名句,曾被多位著名詞人引用作為起始句。本詞描述的並不是深宅大院之景,而是“一徑芭蕉,舒卷悠悠”,其深深之境是蕉葉之碧綠稠密而至。
芭蕉有了,接著要在拓展部分描寫居所。“紅牆靜臥小溪頭”,便有了居所的色彩和方位。“峭壁憑闌,儬影逐流”,一組四字對偶句,進一步描繪了依山傍水的景致。這樣的幽居,讓探幽之旅名至實歸。
轉片起句“憶起當年總帶羞”,莞爾一笑,是由於置身於此景中有了聯想。當年何年?因何而羞?“聽雨而顰,也效登樓”,自是花季年少時的佯裝多愁善感。
納蘭性德《臨江仙》中有句“點滴芭蕉心欲碎”,是蕉下聽雨也眉頭緊縮的緣由吧。辛棄疾的“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便是“也效登樓”所要仿效的情緒吧。誰人不曾有年少,年少何人無相思。
結句“今時幸得故人酬”,芭蕉居探幽實則是訪友,與故人不僅僅在友誼,更在“風雨無關,喜笑憑由”,一組四字對偶句揭示的一種新的體會與感慨。
《一翦梅》詞中變化較多的是在上下片四字短句處,有句句押韻者,有僅僅後句押韻者,有疊韻者,各自有不同的音韻和意境表達。另外兩句一組有對偶者,也有不相對。本詞采用每組的第二句押韻,每片的最後一組對偶狀態。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