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當代名人與黃果樹》 - 天星橋的橋

(2017-04-23 17:03:49) 下一個

4:30樸鄭源 - 從開始到現在來自秋爽齋

天星橋的橋

天星橋風景區,本來就是以山、水、石、樹、橋的結合而得名,而著名。天星橋景區,是天生橋的諧音演變而來,天星橋,老地名本來就叫天生橋。當年貴州省委徐建生老書記確定要保護開發這一景區後,在討論規劃時,大家都感到天生橋同名的地方太多,特別是貴州、廣西、雲南,四川喀斯特地貌區,誕生的“天生橋”特別多,如福泉、黎平、水城、銅仁都有天生橋,而省外的南京、重慶、武定、溪口也有天生橋。為了區別同名,偶然發現軍用地形圖上將此地區命名為天星橋,軍用地圖上已經這麽用了,作為旅遊區便以此定名,但不是特意改的,是巧定的名。

 

白水河王二河入口的落水洞口)

天星橋的橋有兩種,一種是天生的橋,另一種是建造的橋。天星橋景區,是喀斯特最發達的地貌區,專家考察發現,區域內有峰林、孤峰、溶丘懸穀、石林、天生橋、溶洞、漏鬥、落水洞、伏流、地下河、湧泉、急灘、盲穀、峽穀等等。在這樣複雜的地帶開發風景區,遊道沒有橋來連接是不行的,為此,風景區立足於當時條件和實際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逐步創造出多種多樣的連接橋梁。

 

天生的橋有兩座,一大一小。大的一座天生橋在天然盆景區,大白岩下的落水洞是它的入口,天星洞景區大岩壁下的冒水潭是它的出口。入口高廣,容得下黃果樹瀑布瀉下來的白水河水,加上安順龍宮衝出來的王二河的水。

 

出口較小,而且是從潭底冒出,故稱冒水潭。從落水洞到冒水潭,橋麵長達500米,是珠江水係最長的一座天生橋。橋麵也很寬,天然盆景區就分布在這座天生橋上,實際上是自然生長在天生橋上的石林盆景。

 

小的一座天生橋在水上石林區,銀鏈墜潭瀑布是入口,小冒水潭是出口。說小,其實也不小,隻是和大天生橋比較而言。橋的長度也有100多米,橋麵上矗立著一片石林,就是水上石林。

 

冒水潭景觀)

 

在水上石林區,石林是正在演變中的石林,銀鏈墜潭是正在演變中的落水洞型瀑布,天生橋也是正在演變中的天生橋,橋旁岩壁上有顯露的樹根化石。因此,無論從科學上,從藝術上來看,這兩座天生橋,都是極有特色的。

 

天星橋水多、溝多、壕多,所以在景區建設中,架的橋也多,人造的橋,大大小小有六十四座。從類型來說,有索橋、石拱橋、平板橋、雙曲橋、造型橋、蓮花踏步、邊岩踏步、木板曲橋等。

 

索橋,在穀中穀的第一分支上,原有一座鋼筋水泥結構橋,名八八橋,1988年8月8日建成而得名,因兩次被洪水衝垮,後來就移動了一下位置,改為鋼繩索吊橋,經受了1 9 9 2年的特大洪水考驗,平安無事,直到如今。石拱橋最典型的有兩座,一座在穀中穀第二分支上,原名夾石橋,也被稱為天生橋上橋,另一座在星峽飛瀑,叫飛瀑橋,因橋孔飛跨急流而得名。

(天星橋的索橋)


這是兩座用亂石拱成的橋,建設很成功,很有特色。外麵仿自然造型,與兩邊自然環境吻合,內部鋼筋水泥結構堅固。表麵看不見鋼架鐵梁,也看不見水泥竹木。由於是采用怪石堆成,仿佛天造地設,自然形成,比天生橋還要天生橋。

 

夾石橋的位置很高,很顯眼,造型很獨特,很多旅遊者總以為天星橋指的就是這座橋,這座橋原來選建在峽穀較窄的上方,是料石拱橋,建成的第二年被洪水衝塌了。後來下移選址,建成現在造型獨特的夾石橋,被人們認定為標誌性的“天星橋”。這座造型橋的靈感是來自於選橋址時,我和大家在一線天處,見一塊大石夾在石縫頂上,便仿之造成。

 

造型獨持的夾石橋)

 

夾石橋的成功,為建造飛瀑橋提供了範本,飛瀑橋應運而生。橋最多最密集是在小冒水潭,裏麵水函多,跌水多,路線曲折,造的橋也多,而且一座接一座的連環橋。橋連橋,有的欲接不接,有的欲斷未斷,橋麵上還配以蓮花踏步和天然裂縫,很像蠟染冰紋。又美觀又排水,實在是一些精致的藝術作品。這一帶,隨便一函水都有景觀, 隨便一棵樹都有造型,隨便一塊石都姿態迷人,再配上這些巧奪天工的小橋,遊人無不連聲叫絕。

(天星橋的飛瀑橋

 

以前聽說揚州繁榮,橋多,有二十四座,故有二十四橋之稱。其實揚州所謂的二十四橋,是位於瘦西湖內的一座有二十四步台階的小橋,也就是二十四步橋。小冒水潭上的橋,我們也數了一下,不多不少,正好二十四座,這是天星橋的二十四橋,是實實在在的二十四橋。

 

相傳,黃果樹的風景是九天銀河傾瀉下來變成的,銀河的主體部分落下來變成了大瀑布,濺落四周的變成了瀑布群,銀河傾瀉時還帶落許

多星星,那些星星,有的化為既瘦且漏的石林,有的化為湛藍湛藍的水潭,有的化為碧綠碧綠的草木,有的化為洞裏的鍾乳石,還有的就

化成了這些橋……

(造型與自然協調的橋)

 

本文是張克同誌在世時囑咐我寫的,他一再地說,很多專家學者,都讚譽天星橋,一定要把橋的持點寫出來,於是便有了此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