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2025 (2)
(六) 長菜
在我度過快樂童年的那個西南小城,過春節有吃‘長菜’的習慣。後來回到我父母家,相隔不過兩三百公裏,卻又沒了這個年俗。咱們中國地大物博,人多風俗也多。尤其在南方,幾個小時的車程,也許就會把你帶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語言變了,風俗也不一樣。
記 憶中,每到快過年的時候,馬路對麵那條小河就熱鬧起來了。那是條穿城而過的山區河流,不是北方水麵寬闊的那種,河中亂石嶙峋,河水清澈見底,不深也不急, 街坊鄰居們洗衣服洗菜都在河裏。過年那段時間,河邊河心那些高高低低的石頭上,白花花的全是白菜。每家都是成擔的買,然後挑到河裏去洗幹淨。除了白菜,還 有成捆的青蒜苗。
那年月供應緊張,可過年時似乎家家都有辦法買到一隻豬頭,在院子裏刮呀洗的~~~然後堆柴生起平時不常用的大灶,先熬煮 豬頭豬骨頭等。豬頭熟了撈出來,年三十祭祖用。然後把白菜放進肉湯裏煮。白菜不能切,整片葉子放進鍋裏,蒜苗也是整株下鍋。所以叫‘長菜’,應該是取‘長長久 久’之意吧。
煮好的長菜,盛在大瓦缸裏,要吃好久的。整個正月間,幾乎家家的晚飯桌上都有一海碗長菜,配上一碟辣椒蘸水。有朋友可能要問 了:那時候老百姓好象沒用上冰箱吧?那一大缸菜不會餿嗎?哈,小時候根本沒聽說過‘冰箱’一詞,隻知道冰棒。而這長菜呢,剛有點變酸的時候最好吃。那個味 道,嗯,不象酸菜,不似米醋~~~很難形容,但真的很好吃。可時間長了,酸過頭了,就變得很難下咽。難吃也得吃呀,窮人家哪有隨便扔東西的?
家 家戶戶煮長菜,我家卻是例外。爺爺奶奶不是本地人,再加上連我才三口人,怕做多了吃不了。所以我都是轉著圈到鄰居家找長菜吃。記得有一年逼著奶奶也做長菜, 說吃人家的吃膩了,就要吃她做的。奶奶隻好用骨頭湯煮了一臉盆,我吃著還是沒鄰居家的好,所以飯口上仍端個碗到人家大缸裏撈。
最近得了懷舊病的我,突然想念起長菜的味道來。於是熬了一鍋骨頭湯,洗了大半棵白菜煮起來。又到後園剪了一把青蒜,煮到菜爛熟就好了:
這一大鍋吃了好幾頓,我家倆食客都捧場說不錯。可是我沒有刻意等著長菜變酸~~~因為我早知道,童年的味道是找不回來的,還是讓它永遠美好地留在記憶深處吧~~~
*謝謝閱讀,歡迎關注: shanju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