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封麵:取自網絡(謝謝不知名的作者)
(三)
這過年的第三個記憶當然是玩啦。大年初一,新衣服兜裏揣著壓歲錢,呼朋喚友地出去玩~~~這可是孩子們盼望了三百多天的好日子呀。
我在那篇《五英之歌》裏提過,年初一是我們‘五英’在一起玩的日子~~~總是先在一家集合,吃點好吃的,再到下一家接著吃~~~也算是給長輩們拜年了。然後去看扔花包或爬山洞或者。。。 。。。
我家那裏是個少數民族自治縣。十多種少數民族,人口較多的是布依族、苗族。苗族還分白苗黑苗;布依族又分穿裙子的和穿褲子的好幾種。他們都能歌善舞,而且非常開放。過年時,青年男女們喜歡來到城外的公路上(其它地方很難找到一塊夠大的平地)對扔花包。布依族姑娘很會繡花,花包繡得十分好看。一對對在馬路上你扔過來我扔過去 ,幾個城裏的小孩在中間蹦啊跳的,試圖截下拖著條長辮子的小小花包。我後來插隊時有機會試扔過,看著容易,要扔準還真有些難度哩!
扔到後來看對眼了,男的打聲呼哨拿著花包就走,女的若不中意就算了,另外找人扔去。如果喜歡就會假裝要搶回花包而跟上去,另找清靜地方談情去也~~~他們叫‘玩表’,男女之間互稱表哥 表妹(赫赫~~~很耳熟吧:))
山區溶洞很多,上大學之後才知道,那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發育區。城外的山上有個‘關索洞’,據說是關羽之子名叫關索的(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遊黔過關索嶺時,在其日記 中寫道:“由閣南越一亭,又西上者二裏,遂徙嶺脊,是為關索嶺。索為關公子,隨丞相諸葛南征,開避蠻道至此。有廟至今祀典不廢。”),在諸葛亮平南時曾經 在洞裏駐過兵。並在內設帳議事,研究軍情,布置陣法,點派兵將。研究為當地人民平亂治寨,開通山道,使其能安居樂業等決策。天長日久,感動於天地之靈,古 洞內岩漿,便慢慢按當時關索在此議事點兵之形勢,凝固結成許多帳幔、陣圖等等。。。 。。。
那年頭革命比生產重要,也沒有旅遊產業這一說。小城的人隻有在過年時把它當作大城市的公園逛逛。初一到初三,成群結隊的人帶著電筒火把,踩倒洞口的野草鑽進去,聽聽滴水的聲音,看一回各種形態逼真的鍾乳石,有人還敲下一段石筍帶回家。
初二初三就陪家裏人玩了。我爸爸兄弟五個,都很愛玩。還不敢搓麻將的時候,常玩‘拱豬’,輸的貼紙條帶高帽(報紙做的,以前鬥地主那種圓錐形的)。牌桌上無大小,我們家最有學問,在大學教書的大伯打牌也象做學問那麽認真。不過他打牌的技術可不怎麽樣,經常頭戴好幾重高帽,滿臉紙胡子:)
父親和叔伯們喜歡打獵。偏僻的山區當時還沒有禁獵一說,叔伯們選擇到我們家過年,除了看望奶奶,也能過過打獵的癮。雙筒獵槍是他們自己做的,爸爸不知在哪搞 來一段鋼管,四叔拿到廠裏請人加工。爸爸沒事就在家磨啊銼的。我們最喜歡看他鑄子彈:熔化的鉛水滴在沙裏,冷了就成一粒粒的小珠,篩出來跟火藥等做成 大子彈。大伯讓我們試過一次,肩膀震得生疼。不過比起後來在鄉下民兵打靶用的老掉牙的‘中正式’來卻好多了。
爸爸隻帶我們小孩去打過一次斑鳩~~~離城不太遠的一片樹林,一群斑鳩在地上覓食,在老爸指揮下,我們象敵後武工隊那樣悄悄接近目標(頭上還有柳條編的‘帽子 ’),趴在岩石後麵,隻見爸爸先扔出一塊小石頭,槍聲在群鳥驚起的瞬間響起,一團煙霧散後,堂弟和小弟歡呼著向地上的獵物奔去~~~我卻覺得有些殘忍,後來 就不再提要跟他們去打獵了。
印象中最好玩的一次是某年初二的郊遊,是大伯提議的(父母忙於工作和應酬沒參加)。書讀得多的人就是點子多,大伯說隻需帶點米和臘肉香腸,去打斑鳩炸魚野炊。隻許帶兩隻鍋子,還有一把小刀子,其它炊具野外解決。
我們一行十來個人,沿著城外那條小溪往上遊走。溪流潺潺,垂柳青青,野花滿地。。。 。。。弟弟們摘下剛發嫩芽的柳條,剝開枝頭上一點皮,牙齒咬住,用衣服包著往下 一擼,皮連著嫩葉子就被擼到枝尖上,成了一條漂亮的有個綠繡球的雪白鞭子。那會兒我剛讀完《紅樓夢》,不由想起那巧手的鶯兒~~~可惜不會編花藍,就讓弟弟們摘來 柳條,我和三叔的第一個女朋友邊走邊編成小兵張嘎戴的那種帽子,一人一個,女孩的還插上幾朵野花。
叔叔伯伯們四處尋找獵物,卻沒發現斑鳩的影子(晚上回家給我爸好一頓笑,說沒有他跟著去還想吃野味?哼哼:)。後來走到一段水稍深的地方,他們決定炸魚(現在肯定是違法行為了,當時沒人管)。我們捂住耳朵躲得遠遠的,看麽叔點燃引線把一根雷管扔進水裏。。。 。。。一聲悶響之後,等了好一會兒,才漂起來兩條筷子那麽長的,還有幾尾小魚。魚漂在河中間 夠不著,麽叔隻好冒寒下水撈上來。否則我們的午餐就沒野趣了。
太陽已到頂上(不讓帶表),‘指揮官’大伯一聲令下:埋鍋做飯!幾塊石頭壘了個灶,檢來幹樹枝,飯鍋就坐上了。大伯不讓用火柴,他從兜裏掏出個放大鏡,教我們用太陽光點燃紙頭把火升起來了。
菜呢,除了帶來的臘肉香腸等熟食,隻能煮魚湯了。邊上正好有一片豌豆田,湯裏就多了綠油油的豌豆苗。大伯指揮著摘來竹葉盛飯,削竹子作筷~~~可湯沒法喝呀?聰明如大伯也一時沒了主意。。。 。。。
哈哈~~~!隻聽大妹一聲笑,變戲法似的拿出幾隻小碗和一把湯勺。原來小我兩歲的這個妹妹,不象我那麽熱切地附和大伯那些浪漫的主意。她認為飯就該裝到碗裏吃才舒服,所以不顧指揮官的三令五申,偷藏夾帶~~~碗不夠,大家就輪流喝湯。鮮美的魚湯讓那次郊遊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
[山菊按]:這是2005年在【清談天地】時期陸續寫的,每年寫兩篇,寫了好幾年。也有直接從日記裏抄來的。現在是忙得沒空碼長文了,隻好炒冷飯啦~~~慢慢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請關注shanju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