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寧娜: 我與影片“PSYCHO”

(2009-11-07 14:05:16) 下一個
*寧娜*



一九八二年的夏天,大學畢業的我當上了電影資料翻譯兼電影口譯。那時的口譯任務是“包產到戶”的:“好片子”--有養眼的美女帥哥的愛情片,人見人愛的浪漫喜劇片,台詞少易翻譯的驚險動作片, 名氣響的得獎片,有字幕的彩色片--早就有主兒了;“壞片子”是指那些裏麵沒有一個美人的,甚至沒有一個女人的梆梆硬的全男人影片,那些沒有故事的散文哲理影片,劇情錯綜複雜的搞不清好人壞人的影片,那些節奏慢吞吞看得人不耐煩的、或者喋喋不休說個沒完沒了的影片,還有年代久遠一派陳詞濫調的黑白影片等等;“壞片子”即便費勁翻出來了也不會有多少人看的。

本人進英文組時世界已被瓜分完畢,連湯都沒剩下。我隻好眼巴巴地希望能得到一部新弄來的片子。
  
好像是那年快年底時,從北朝鮮搞來了希區柯克的著名驚悚片“PSYCHO”(1960),黑白的。準確地說,是“交換”來的。朝鮮的太陽領袖金正日同誌是西方電影迷,尤愛美國電影,但苦於沒有正常的關係和渠道。可以理解哈,向自己的“敵人”要電影看怎麽開得了口嘛。不過,金氏神通廣大,派人搞了不少美國片藏在國庫裏自己獨享。那時中國的美國電影渠道也不通暢:第一,美國佬摳門,友好贈送沒門;第二,影片價錢太貴,買不起。我們隻能到香港小打小鬧搞一點。所以當時北朝鮮還是我們收集內參電影的重要來源呢。據講,每次文化交流互訪,他們就哭窮,希望我們讚助點美國電影;中方則兩手一攤:我們也不富裕啊,你們路子粗,還請多幫忙。最後雙方開始窮幫窮。整個交換過程是這樣的:他們出五部片子,我們也出五部,寫在紙上,互相交換看看有無看上眼的,沒有就再寫五部,直到能對等交換為止。因為都要藏著掖著還要討價還價,成功的交換還挺不容易的。

從北朝鮮弄來的片子一般一沒資料,二沒劇本,甚至連字幕都沒有。也不知道金正日是怎麽看美國電影的,有高手為他現場口譯還是有自己的譯製廠?難道他有本事在搞到片子的同時搞到電影劇本?那也太神啦。我們單位倒是訂了一份每月新電影及劇情介紹的英文雜誌《電影月報》,卻常常因為裏麵有穿衣服太少的“暴露性”劇照而被扣在海關不予放行。我幾次看到組長嘟嘟囔囔地拿著電影局的證明去交涉,一年能拿回幾本就不錯了。組裏僅有的一部英文電影百科字典老掉了牙,除了常規項目,如導演、主要演員、出品年代、片長等外,隻有幾行字的劇情介紹,且隻收錄到50年代出品的電影為止。就這麽一丁點兒可憐有限的資料還要鎖在櫃子裏,不讓隨便看。據稱,電影學院有幾本電影史類書籍,但被借閱者長期占有,打死也不拿出來。

由於信息嚴重匱乏,我們差點冤枉錯怪了朝鮮同誌。大家以為原版的“PSYCHO” 應該是彩色的,理由是之前的《西北偏北》(1959)是彩色的,之後的《群鳥》(1963)也是彩色的,希區柯克怎麽會在1960年拍部黑白的?肯定是北朝鮮窮,沒錢印彩色的,於是印了個黑白拷貝糊弄應付我們。這事他們以前幹過,所以我們自然而然想當然。後來不知是俄文組還是法文組發現了“B/W”(黑白)字樣,這才為朝鮮同誌平了反。後來讀到資料,希區柯克認為故事已經夠恐怖了,觀眾看到彩色的會更受刺激,再說他還想用巧克力糖漿在浴盆裏冒充血液忽悠觀眾呢,遂拍成黑白片。
  
那天下午,外國電影部集體看了“PSYCHO”。老實說,英文翻譯們個個一頭霧水。他們還都表示不感興趣,看來是個“壞片子”。我對話頂多聽懂了三分之一,大概齊知道最後殺人的是個精神病患者。隻有法語組號稱“大拿”的翻譯事先看了些法文資料,對劇情了解得多一些,他意味深長地說,這片子夠厲害的。潛台詞是英文組恐怕沒人能拿下來。有人問,片子的中文名叫什麽?“《精神病患者》”。我聞言大驚,知道自己在劫難逃了--上大學之前,我在一家精神病院當過兩年病房護士,這個經曆,組裏人人知道。事情的結果當然毫無懸念:口譯“PSYCHO” 的任務光榮地曆史地落到了我的肩上。組長還安慰我:不用怕,老妖婆江青已經被關起來了,現在大家的日子好過多了。要是以前她當權的話,要看 “PSYCHO”,我就得去當口譯。
  
在沒有劇本、沒有字幕、沒有外國專家幫忙的情況下,我靠一台磚頭式“三洋”收錄機來回倒著聽錄音磁帶,苦戰三個月,把90%的台詞聽寫下來,而收錄機則被我活活聽壞了。幸虧有精神病院值夜班時練出的膽量,月黑風高的深夜聽著錄音機裏赫爾曼為浴室凶殺打造的恐怖小提琴尖叫,能夠泰然自若,臉不變色心不跳。那時候多辛苦啊,膠片又不像錄像帶或影碟,那時還沒有錄像帶呢,不能來回倒著看,隻能一邊聽錄音一邊想象著回憶畫麵。有時想不出畫麵就卡死在那兒好幾天。我那點精神科知識還真幫了大忙:因為最先聽懂的段落是影片最後的精神分析,這使我找到了解開撲朔迷離劇情的鑰匙。另外,職業敏感也讓我受了益。看片時,諾曼 • 貝茲出場沒幾分鍾我就斷定他精神有問題。演精神病人的最大難點是眼神,而安東尼帕金斯演得實在是太棒了。除了語言上的難點外,更多翻譯上的難題是因為我沒有美國生活經曆。比如,沒跟車打過交道,自然不知道trade in 是咋回事;沒有刷卡的概念,不懂為什麽一下子拿出七百塊現金換輛車要引起懷疑;也不明白房地產公司房子怎樣買賣、錢怎麽經手;不清楚四萬美金在當時是多大的一筆錢;還有,警察為什麽跟著瑪麗安,她不能在自己的車裏睡覺嗎,她違反交通規則了嗎,hotel和“汽車旅店”motel有什麽區別,等等等等。真羨慕外文局、新華社,人家那裏都有外國專家指導工作。我們如果也有專家幫忙就不用遭這份大罪了。
  
影片翻好後一直呆在冷宮裏。看片單位一聽是黑白的、恐怖的就搖頭。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的牌子再怎麽亮也沒人買賬。一年多以後我才有了口譯的機會,是電影學院上電影史課觀摩看片。影片到最後揭謎底的時候,全場觀眾並未如我想象的那樣嚇得尖叫,而是聽得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我坐在黑暗的翻譯台上,想起老希區柯克的話,“I play the audience like a piano",心領神會,象他一樣壞壞地、得意地笑了。

......

十幾年後在美國拜訪迪斯尼的環球影城。進門就一頭紮進“希區柯克電影世界”,牆上臃腫肥胖的老希的禿頂大腦袋鋪天蓋地。裏麵有傑弗瑞從望遠鏡中窺視到的《後窗》(1954)置景:對麵樓上家家戶戶大開的窗戶裏燈火明亮,上演著一幕幕戲中戲;有老希最具視覺衝擊力的電影鏡頭:《西北偏北》裏一架農用滑翔機幾乎貼加裏格蘭特頭皮飛過;還有特寫:瑪麗安在浴室裏恐怖尖叫。為了向大師致敬,這裏搞了百姓參與的表演活動:台上放了個帶浴簾的大澡盆,一位金發女郎自告奮勇要演瑪麗安。接著群情激動,一大堆男士爭演恐怖殺人狂。表演生手們煞有介事的認真,配上恐怖的小提琴音樂,讓各國遊客樂得前仰後合。如果老希看到自己的片子好幾十年後還這麽有群眾基礎,肯定又壞壞地、得意地笑了......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14&ID=82794&page=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riverside 回複 悄悄話 你是老資格翻譯了,了不起。
寧娜 回複 悄悄話 哇,山菊速度好快啊。謝謝!
鵜鶘 回複 悄悄話 那年頭真閉塞啊
山菊花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大家!!!
這篇是寧娜的近作.

閑人Filiz 回複 悄悄話 彌足珍貴的經曆啊!精彩!
rebirth2009 回複 悄悄話 Very funny~
eaglewings 回複 悄悄話 super! 山菊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