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小人書:星星堆滿天

(2008-01-09 09:49:32) 下一個
星星堆滿天 -- 連郵雙璧的《中國古代科學家》






寫下這個題目,躊躇滿誌。聊這個,我熟啊,從小就看啊,上海人美的上、下集兩本,現在就在手邊兒啊。先到網上搜兩張圖片來,省了自己照了。這一搜可壞了,自殺的心都有。

怎麽又冒出來一“續集”啊?啊?!

看看這兩本“上、下集”,都是77年12月一版一印的。那時候沒自己買過小人書。就是說,這兩本肯定是家裏人給我買來受教育用的。再搜搜“續集”的信息,是 80年出版的。好麽,那時候正被禁止看小人書呢。要到82年才開始大肆“連藏”---- 連偷錢帶藏書。難怪連這本續集的存在都不知道。而且,誰不以為一套書上下兩集就完了,誰會想到後邊還留這麽一尾巴啊!當然物質上的事都可以補救。急電報國寺,一版一印九五品。那邊兒說:“這書啊,沒問題,應該好找”。可是玩兒到這份兒上,精神上大受傷害。這兩天一閉眼就自責:我怎麽連有這麽個書都不知道呢?

特別喜歡上海人美的這套《中國古代科學家》。記得有回寫作文,大概是“我的誌願”一類的。有的同學想當解放軍,有的同學想當運動員,我滿腹經綸地寫道:我長大以後,要當一個中國古代科學家。

畫得好,又一個上海人美老中青三結合的傑作。陳光鎰的《沈括》,說實話,精細得都有點兒死板了。大概陳先生覺得這是一個關於科學的題材。第17頁沈括向朝廷進獻“天下州縣圖”的畫麵,總讓我以為是三國裏的“薑維獻書”。劉旦宅的《李時珍》、顏梅華的《賈思勰》《徐霞客》、王亦秋的《畢升》,都是完全體現他們各自風格和技術的,沒有任何敷衍。而賀友直的《華佗》,唉,又是最突出的。賀老的東西就是這麽顯眼,生動,呼之欲出。比如華佗給小孩兒作手術,和後來創 “五禽戲”等畫麵。沒法形容。

施大畏的《魯班》非常好。那正是他走向大獎作品《清兵入塞》的階段,風格是既渾厚又開闊,哈哈,“俄羅斯巡回畫派”。相比之下,黃全昌的《祖衝之》顯得嫩了,基本還是《儒法鬥爭》的風格。黃全昌一定是經曆過一個曆時很短卻體會很深刻的頓悟,才畫出後來《海瑞罷官》的。徐有武畫的《黃道婆》我也特喜歡,他把年輕時的黃道婆畫得特,用今天話說,鄰家女孩。那個時候,我總覺得徐有武和施大畏、黃全昌是一塊兒的。後來才發現,《中國成語故事》裏沒有徐有武,《中國詩歌故事》裏沒有徐有武,“綠東周”裏也沒有徐有武。他是不是原先是浙江人美的,後來才被調到上海的?反正,徐有武的畫是很規矩嚴謹的,他畫馬恨不能連馬掌都畫出來。

都說字如其人,連環畫也一樣,也如其人。施大畏在照片裏,老是那麽腆胸疊肚,倍兒豪放。黃全昌就老是憂鬱的樣子。徐有武呢,徐有武絕對是一大帥哥!他沒當電影演員可惜了。那眼睛大的,就是朱時茂、六小齡童、陳寶國那一類型。

特別喜歡那個時候。大概是從77年到84年吧。不知道別人怎麽樣,在我的記憶裏,那是一個春天的感覺,是整個國家的科學的春天。79年愛因斯坦誕辰100 周年,國家發行了紀念郵票。同年全國科學大會召開,葉帥題詞:“攻城不怕堅,攻書莫畏難,科學有險阻,苦戰能過關”。廣播電台播放徐遲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中央電視台播放的第一套美國電視劇是《大西洋底來的人》,第一套英國電視劇是《居裏夫人》。茶餘飯後人們談論的是“神農架”“尼斯湖”和“百慕大”。小朋友們喜歡的是“小獅子愛爾莎”。

我看《布克的奇遇》《小靈通漫遊未來》,還有月刊《少年科學》,裏麵有葉永烈寫的科學探案警察 “金明、葛亮”。《少年科學》是上海出版的雜誌,北京流行的是《我們愛科學》。但是從內容上說,不論知識性還是趣味性,《少年科學》都比《我們愛科學》高出一大截。(類似的差別,圍棋愛好者們看上海《新民圍棋》和北京《圍棋天地》的時候都有過同樣的體會吧)。除了上海人美的《中國古代科學家》,我還攢北京人美的“外國科學家故事”係列,包括《巴斯德》《羅蒙諾索夫》《伽利略》等等。

到了84年國慶是高峰,“小平你好”。之後呢,漸漸沒什麽人提科學了,也沒什麽人畫連環畫了。就像每年的5月,正繁花似錦如火如荼,不知怎麽突然就進入夏天了。20年過去,彈指一揮間。現在國內的科學科普書籍又非常豐富起來了,而且長勢非常喜人。你去看看挺有意思,其中有一半兒都是77年到84年的再版:《愛因斯坦文集》《古今數學思想》。。。

新舊世紀交替那幾年郵市低蘼,於是大量倒兒爺湧入連市,把連環畫炒了個芝麻開花,真看傻了我了。一直沒玩兒過郵票。當初去王府井新華書店買小人書,也在東華門集郵公司門前探頭探腦過,可一直沒敢動。也眼饞過很多郵票,都是喜歡的題材,比如“梅蘭芳舞台藝術”,徐悲鴻、齊白石的畫。還有就是“中國古代科學家”。

55年第一組“中國古代科學家”是蔣兆和的原作:張衡、祖衝之、僧一行、李時珍。蔣兆和和徐悲鴻一樣,是第一批把西洋畫技法運用到國畫中的人。這套“中國古代科學家”郵票就是國畫底子和素描效果的結合,“用毛筆畫素描”。

62 年發行的第二組非常漂亮。同樣是四個人物,每個人還都配有一張成就圖,一套8張票:蔡倫+造紙,孫思邈+醫藥,沈括+地質,郭守敬+天文。這套票裏有一個錯體,製版時候把蔡倫寫成公元前了。郵票設計者是被稱為“新中國郵票設計第一人”的孫傳哲先生,就是“梅蘭芳舞台藝術”的設計者。

80年第三組包括:徐光啟、李冰、賈思勰、黃道婆。直接采用範曾的國畫原畫。那陣子好像特喜歡出國畫郵票,很多畫家,吳作人、劉繼卣、韓美林、劉淩滄、劉旦宅。。。的作品,頻頻出現在郵票裏。

2002年發行了第四組“中國古代科學家”,是木版線刻形式,包括扁鵲、劉徽、蘇頌、宋應星。

哎,你看這個事兒有意思吧,科學家郵票的發行時間好像年輪一樣,體現著我們國家和人民對科學的重視程度。70年代沒有科學家,全都下放了。90年代也沒有科學家,全都下海了。

中國古代科學家,好,也說兩句。比如蔡倫,算不算個偉大科學家?前兩天看一個關於金子塔的紀錄片,提到美洲的瑪雅人,在埃及人還在用紙草的時候,就已經發明了紙。又想起前兩年看見網上一個置疑四大發明的文章,說得還挺頭頭是道的。這個東西,事實就是事實麽,很可能就是有人發明得比較早,考古來說話。那麽,中國東漢年間造紙術的發明還有什麽意義麽?

在著名的電視係列片《宇宙》裏,卡爾薩根教授走進紐約圖書館的一間特別收藏室,拿起一張宣紙和一枝毛筆,對觀眾說:“很可能,有很多民族在不同時期都獨立地發明過紙。中國人第一次真正在生活中把紙、筆和文字緊緊地結合在了一起,從而影響了人類文明發展的進程。。。”


楊乃文【星星堆滿天】

好的時候你是真的對我非常好 差的時候你也真是狠的不得了
愛過的人應該都知道 那是一種什麽味道
能不能愛就好 別吵

你說我太需要浪漫你很受不了 我說你太粘花惹草我也快瘋了
愛過的人應該都知道 說不出那是種什麽味道
沒有我的日子你好不好 我好無聊

星星堆滿天 也不能比月圓 在我心裏麵 有那麽一點
對愛的固執 和對你的堅持
星星堆滿天 我還是最愛月圓 我中你的毒 我中你的邪
我無藥可解 我為愛付出一切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79&ID=61371&replyID=&skin=1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