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華人留美女de 現狀

(2007-04-20 16:27:53) 下一個

(ZT)

謹將此文獻給:在海外為了生存和發展,堅毅地同男友或老公同舟共濟一起拚搏的智慧的中華女性,曆史將不會遺忘她們的貢獻和功績。

作者:何劍/本文將引用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及抽樣調查的數據,對美國華人,特別是華人女性的現狀做一相對客觀、全麵、理性的描述和分析。在全美國及全亞裔人口的大背景下做比較,使讀者對目前在美國生活的華人女性有一個更立體的認識。

根據美國2000年人口普查的統計數據,到2000年4月1日,全美國共有人口228,421,960,其中白人占了75%,西班牙裔作為美國第一大少數民族占總人口12.5%,黑人占12.3%。而亞裔做為近20年來美國成長最快的少數民族,占總人口3.6%,共有10,242,998人。

在亞裔中,總數為2,422,970的華人占的比例最大,超過亞裔總人口的20%(23.1%),為全美總人口的0.9%,也就是說,每100個美國人中就有一個是華人。 在華人中, 女性比例為51.8%,男性比例為48.2%,就是說, 華人女性總數為1,255,905,男性為 1,167,065。 在美國,人口普查雖然被寫進了憲法,要求每一個公民積極參與,但在實際實行中,參與率遠遠達不到百分之百。這就需要對人口普查數進行調整。

就美國華人這一特定人口來說,除了上述的低計數率之外,還存在另一個也許是更為重要的問題,即自中國改革開放後,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學生及學者來美攻讀學位,他們在美的身份是非移民類身份,這部分人中的許多人也不回複美國的人口普查問卷。這部分人口占美國華人總數的比例,因沒有統計數字,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推算。

但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根據作者長期在這個領域工作的經驗,可做一個大致的估算,並根據這一估算,對美國人口普查的數據做一個調整. 經過調整(對人口普查中的低計數率及非美國籍及永久居民人口二項因素進行調整)後的美國華人總數在 2000年已接近300萬,其中男女各150萬,女性比男性多10萬左右。在美國華人人口中,低於14歲的年齡組,女性占17.3%,男性占18.5%,在大於65歲的老年人口組,女性占10%,男性占9.1%,而在15~64歲的勞動就業人口年齡組,女性為72.7%,男性為72.3%。

在美國15歲以上的華人女性中,目前處於已婚狀態的占62.8%,從未結過婚的占25.5%,孀居的占7.1%,離婚的占4.5%。如果將華人女性的婚姻狀況與全美女性做個比較,差別也是很明顯的。在全美女性中,目前處於婚姻狀態的,僅為54.6%,大大低於華人女性的62.8%。

全美女性的離婚比例是10.8%,就是說每100個婚姻中,有近11個解體。這個比例是華人女性的2.4倍。而處於孀居狀態的全美女性占女性總數的 10.5%,也大大高於華人女性的7.1%。 再來看家庭類型, 這也是研究婦女狀況的一個非常重要和有意義的社會經濟指標。大約84%的華人家庭是傳統意義上的雙親婚姻家庭。這一比例比全美的平均比例(76.7%)高出了將近10個百分點。從中可以看出,美國華人相對來講還是比較傳統的。

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在傳統的雙親婚姻家庭中,夫婦雙方同時都工作的華人家庭占總家庭數的40%,比全美平均的36%高出10個百分點。比其它亞裔的平均數也高出4個百分點。由此可以看出,華人婦女的就業比例要高出全美平均值,也高出其它亞裔族群。

說到收入就不能不涉及到就業分布狀況。概括起來,美國華人就業比較集中的行業依次為:管理及各種專業性工作,與計算機有關的工作,銷售及與辦公室工作相關的職業,社會服務業,交通運輸業,以及金融保險房地產業。

在16 歲以上華人女性就業人口中,占比例最大的是從事管理及各種專業性工作,大約有26萬人,占女性就業總數的48.6%。其中大約8萬人從事與計算機有關的工作,占了三分之一, 另外三分之二,9萬多人,從事與財務,企業管理有關的工作。占華人女性就業第二位的是銷售及與辦公室工作相關的職業,近13 萬8千多人,占26.2%。占第三位的是服務行業,有6萬8千多人,占13%。從事保險、金融、房地產行業的有5萬4千多人,占女性總就業人數的 9.7%。

另一項重要的社會經濟指標是教育。美國各族裔25歲以上人口獲得的教育水平百分比, 在完成大學本科教育的層麵, 25歲以上華人男性有23%,女性中有25%完成了本科教育,而在這一教育層麵的全美平均值則是16%和15%。再往上看,完成碩士教育的,華人男性占 17%,女性占13%,遠遠高於全美平均的6%和6%,也高於亞裔平均的13%和9%。到完成博士學位這個程度,全美平均為男性1%,女性1%,亞裔平均為男性 4%,女性1%,而華人男性為8%,女性為3%。如果把獲得大學以上學位的人口加在一起統一計算,全美平均完成大學以上學位的男性為26%,女性為 23%,亞裔平均男性為48%,女性為40%,而華人男性為53%,女性為44%。

有了上述統計數字做為依據, 我們就有可能對美國華人女性的狀況作一番客觀的文字描述。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21世紀的美國華人女性,她的主體應該是一群年富力強、高教育、主流就業、收入等同或略高於美國同齡婦女的平均水平、已婚率高、離婚率低、獨立自主、自強自力的群體。

這樣一個群體,不僅與美國曆史上掙紮在煤礦或鐵路工地等社會最底層、飽受欺壓的華人婦女有著天壤之別,也與上一世紀移民到美國,生活在各城市唐人街上,開洗衣店、餐館、小雜貨鋪的華人婦女不可同日而語。即使與生活在同一時代的美國各少數族裔,甚至處於主流地位的白人女性相比,也是絕不會遜色的一個群體。

首先,占據美國華人女性主導地位的,處於15~64歲年齡段的華人女性,大部分是台灣60年代以後,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之初的80年代後期,開始陸續踏上美國土地的。她們來美國的目的與先輩同胞截然不同。她們是到美國來求學。她們中大部分在國內已經取得了大學畢業證書,來美國是接受碩士、博士等更高的教育的。這些人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還是國內各名校的畢業生,是自己那一代人中的出類拔萃者。

當然這裏麵也有各種各樣的特殊情況,比如嫁個老外跟來美國的,但畢竟是少數。 正是由於這一群人本身的實力、能力和經曆,決定了她們獨立自主、自強自力的精神。她們既不甘心於做家庭婦女,相夫教子,也不安心於飯館打工,打掃衛生這些地位低下的工作。

她們這些人中,有獎學金的,馬上投入緊張的美國大學生活之中,當助教,助研,或從事其它一些與學術有關的工作。沒有獎學金的就邊打工,邊上學。也有不少華人女性,先是打工賺錢,供先生念學位。待先生完成學業,找到工作之後,自己三十好幾,甚至四十好幾的年齡,又重入大學校門,苦讀幾載,畢業後也找到了不差的工作。

特別是不少來美的華人女性,麵對美國殘酷的就業市場,不得不半路出家,改換專業,在國內學中文、新聞、外語、物理、化學等等專業的,有不少改學計算機、會計、統計等比較好找工作的專業。雖然是趕鴨子上架,困難多多,但有誌者事竟成,加上本身素質比較高,學習能力強,也都能完成學業,拿個文憑,再憑一技之長,找個收入不菲的工作。也有不少拿F-2或J-2簽證到美國來伴讀的女性,因各種原因,未能在美國大學取得學位,無緣在所謂的主流社會就業,也很少有呆在家裏吃閑飯的,不是在餐館打工,就是在其它服務行業就業,總歸要自食其力。

有人說,中國女性,特別是大陸來的中國女性這種自強自力的精神與大陸多年來婦女解放,婦女能頂半邊天的宣傳有關。我認為,關係是有,但隻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和這些華人女性所受的高等教育有關。一般來講,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無論男人還是女人,總是希望用自己的知識或一技之長為個人,為家庭,為社會做些更有意義的事情,絕不希望一輩子呆在家裏荒廢光陰。

與華人男性相比較,美國的華人女性還有一個非常利於其發展的優點,就是適應性強。由於中國傳統的大男子主義,在國內已取得較高學曆,有了較體麵工作的華人男性,到美國後要放下身段,從頭做起,地位反差大,心理不平衡,往往水土不服,要渡過或長或短的一段心理調試期,有人甚至由不適應發展到自暴自棄,破罐破摔,從而演變出一些個人或家庭的悲劇。

而華人女性則不然,她們骨子裏要強,不服輸,但行為上則可上可下,可塑性極強。許多華人女性都是到美國沒幾天,甚至下飛機第二天就開始去餐館打工。雖然也覺得苦,也心理不平衡,但她們為自己及家庭的前途,為丈夫,為孩子,可以忍辱負重。大概正是中國婦女傳統中這樣一種為家庭付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她們在美國這片土地上比她們的男性同胞更如魚得水,更揮灑自如,更能呼風喚雨。

統計數字顯示,25歲以上的美國華人婦女中,25%完成了大學本科教育, 13%完成了碩士教育, 3%完成了博士教育,而完成相應教育的全美平均百分比分別是15%,6%和1%。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高層次的教育作為基礎,成千上萬的華人女性才得以進入美國的主流就業市場,擔任管理人員、專家、學者,或從事與計算機、財務等有關的技術性工作。

由於環境、背景、語言等各方麵條件的限製,在美國政界就職的華人及華人女性還是鳳毛麟角。但假以時日,情況會有所改觀,特別是在華人的第二代中,普遍起點相當高,又是在美國土生土長,思想觀念基本上美國化了。

華人第二代中就有不少出色的女孩子有誌於從政,並正在努力。 如果將大陸來的華人女性與台灣來的華人女性做一個比較,大陸來的女性獨立性要更強一些,而台灣來的女性中國文化傳統的色彩更濃一些。在台灣的社會文化中似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一直沒有太多的改變,男主外, 女主內一直是一種主導的模式。台灣來的華人女性,即使在台灣已受過大學教育,很多人到美國後則安於陪讀、生子、做家庭主婦。相比之下,大陸女性就“不安分”了許多。不用說在國內就大學畢業的,就是在國內沒有上過大學的女性,來美後也想方設法要到大學拿個學位文憑。實在上不了學的,也要退而求其次,幹一份計時工作,如售貨員、餐館服務員等等。

說到美國華人及華人女性的婚姻狀況及感情生活,比起太平洋對岸,神州大陸上豐富多采的形式與內容,這裏要相對平淡與沉寂得多。具體講就是已婚率高,離婚率低,婚姻相對穩定,感情出軌,第三者介入的事情不是沒有,但為數很少。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倒不見得是在美國的華人道德標準與中國本土有多大的不同,主要是環境使然。

300萬華人,在全美國隻占了百分之一,還主要集中在東西海岸及南方的大城市。在遍布美國廣大領土上的數以萬計的大、中、小城市中,華人的數目有限,由於生活的範圍和圈子都很小,出軌的機會自然就很小。白人雖多,但下決心與異族通婚的,畢竟還是少數。

說到華人女性的感情生活,應該是一個因人而異的話題。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由於移民所造成的文化、經濟、工作、環境等各方麵的巨大變化,特別在移民的開始幾年,各方麵的落差以及不適應,必然會給原有的婚姻和感情生活帶來巨大的衝擊。一時適應不了,或調整不當的家庭也因此出現了很多的問題,甚至以失敗告終。

這方麵最典型的情形就是家庭中的男性一時找不到定位,突然由原來家中的主要經濟基礎及主導地位,變成什麽也沒有,什麽都不是,心理壓力大,失敗及實落感強烈,又有現實的生存壓力,這種打擊對中國男人是嚴重的。而處在這種情形中的華人女性,雖然有為家庭獻身的精神,也不乏自強自力,撐起半邊天的勇氣,但麵對接踵而來的挫折和打擊,委屈和怨氣與日俱增,如果沒有異常穩定的婚姻基礎和較好的個人素質,家庭矛盾就不可避免了。

在我移民美國二十多年的經曆中,周圍華人家庭發生這類問題的比比皆是,矛盾有大有小,造成的後果也不盡相同。最終離異的有,但是少數。大部分還是在經曆了長短不等,幾年的磨合之後,隨著學業、事業的逐漸走上軌道,壓力減小了,矛盾也彌合了,隨著夫妻雙方的畢業,就業,買車,買房,家庭和婚姻都安定並穩定下來。 在這一過程中,大部分華人女性逐漸將生活的重心由事業轉向了家庭、孩子。

據我觀察,華人女性對房子的要求一般要高於男性配偶。同時,也把更多的時間、精力花在了家務勞動上。但這樣做的同時,她們絕不放棄費盡千辛萬苦贏得的職位,即使先生的收入足以養家,華人女性仍然堅持經濟上的自立,並始終希望保有家庭以外的社會角色。

一般的華人家庭,都有一到兩個孩子,三個以上的不多,沒有的也很少。人到中年的華人女性,將越來越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到子女身上。在這方麵,華人女性很大程度上承繼了她們父母一輩的傳統以及她們幼時的經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既有過分的愛護和照顧,也帶有明顯的中國特色的功利主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在中國大陸流行的從小逼著孩子學琴、學畫,在美國也照樣風行。

由於美國大學看重孩子的德智體全麵發展,華人父母們就又給孩子加上了打網球、籃球之類的業餘體育訓練。再加上周末的中文學校,使得華人家庭的孩子比他們的美國同學負擔重得多。孩子們從小在美國長大,很難理解父母的文化傳承,矛盾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好在大部分華人女性畢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多少能將中國的教育理念與美國的社會現實做一番比較和反省,並作出適當的妥協和調整。能這樣做的家庭,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就會逐漸趨緩。反之,如果家長頑固地守著傳統的觀念不放,加上攀比心理強,方法簡單粗暴,往往激化與孩子的矛盾,親情受到影響. 後果是要麽造成反叛,要麽引而不發,直到孩子上了大學,徹底脫離父母的約束。

空巢後的華人家庭,如有條件,男性往往在“海歸”與不歸的問題上猶豫、掙紮。這時的華人女性則一般變得比較“安分”,與她們當年來美國時的決心和幹勁反差較大,基本都安於現狀,朝九晚五上班,周末二天在家裏做家務,買東西。偶而和朋友一起聚一聚,打打牌,也都有固定的很小的圈子。生活應該說比較安逸,但也很平淡,沉悶。未來何去何從,對這一代華人及華人女性來講,還是一個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他(她)們走在路上,欲罷不能。前方的道路雖然仍有風險,但並不崎嶇。歸宿在哪裏,是個想也沒有用的問題。

相比國內的同胞,他們得到的是生活的安逸與生活條件的優越。失去的則是熟悉的文化,疏離的親情,和沒有歸屬感的失落。但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兼得,這是無論生活在哪裏的國人都不得不擺正的心態。

概括起來,華人女性用自己的能力、勤奮和毅力,在美國這片大陸上,為自己,為自己的子女和家庭打拚出了一個個新的天地。與此同時,她們也用自己的才智和一技之長,為美國社會作出了令人欽佩的貢獻。

特別需要提出的是,作為母親,又是承前啟後的第一代移民,她們在中美兩種文化與觀念的碰撞和掙紮中,以極大的愛心和智慧孕育出了兼具中美文化傳統的華人下一代。可以預見的是,在這種世代的接力中,將大大促進中美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的交流和發展。曆史將不會遺忘她們在這方麵的貢獻和功績。


http://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74&replyID=387844&id=49673&skin=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山菊花 回複 悄悄話 樓下幾個MM的發言都很好,俺也來領會一下,書記MM看對不對:))

特讚同村長MM說的‘學會認命’。命運其實是一種既成事實的東西,你認不認它都在那兒了。‘學會認命’就是學會麵對生活,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麵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也就是飄MM說的‘心態好’~~~心態好了,也許就不會那麽鬱悶了,也就能‘熬’過難關啦:))

生活中的朋友常說:‘誰叫你那麽能幹呢?’
其實很多時候,女人的所謂‘能幹’是被‘逼’出來的。
相信飄MM一定在那裏暗暗點頭:))

一個有愛並且願意給出去的女人
沒有學不會的東西:))

*_*
老土他炕上的 回複 悄悄話 認真的讀完全文,比較讚同飄姐姐的看法.
有時學會認命了也許就沒那麽累了.
piao11 回複 悄悄話 其實
美國的家庭婦女也好職業婦女也好
算起來
都不比我們中國女人輕鬆
她們比我們任勞任怨呢
隻是人家心態好
擺的平:)
土村大家庭 回複 悄悄話 哈哈哈看看司令領會精神領會的多好啊
酷寶寶 回複 悄悄話 把劉曉慶的名言竄改一下:做女人難,做留美的女人更難,做又要出去做事、又要相夫教子的留美女人難乎其阿難!
不過再難,不也熬過來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