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愛在心理學上的實質到底是什麽呢?? 為何愛會有排他性?? 愛的排他性是愛的必然, 還是愛的不夠徹底呢?? 這些問題實在不容易參透呢.
我想, 要理解愛, 首先要理解產生愛的心理基礎. 也就是人性的本質.
關於人性的本質, 我所接觸的第一個讓我信服的理論, 乃是在李宗吾的<厚黑學>裏麵. 在<厚黑學>的後麵, 附了一篇他後來續寫的 “萬有向心定律”. 他認為, 大至宇宙, 小至原子, 無一不尊循 “向心定律”; 人性也是如此. 人在出生後的最初始, 心智未受人為教化的時候, 也就是幼年階段的時候, 所表現出來的就是一個極端自我的個性. 他所作的一切行動, 例如哭, 鬧, 叫喚, 全都是為著達到自己的個人目的而為, 而全不會理會別人的需要的. 例如哥哥過來拿他手上的糖果, 他就會推開哥哥. 因此他認為荀子的 “人性本惡” 論, 乃是真正從心理學上的角度去解釋了人性的本質 - 一種完完全全隻愛自己的本質. (孟子的性善論, 乃是孟子理論的基石. 性善論也並非錯誤. 隻是闡述的角度及目的不同而已. 這是題外話了.)
對於這個觀點, 我個人非常讚同. 我找不到任何反對的理據.
李宗吾認為, 人從愛自己到以後的有能力去愛他人. 乃是將己及人, 把良心的四端發揚出去而達到的一種升華. 因此, 古語雲 “人必先愛己, 然後愛他人”, 這其實是一種心理本質的必然. 古代書籍中記載有一個人. 他宣稱完全不愛自己. 後來有次他在河邊走, 有人掉下水裏在掙紮呼救. 他看到居然毫無反應~! 如果這個故事是真的話, 乃是對人性向心論的一個有力注解.
好了, 那麽, 人從愛自己到愛他人的這個升華的過程, 其心理轉化基礎是什麽呢? 其轉化動力是什麽呢?
李宗吾看來也不知道怎麽從主觀能動上去解釋. 但他就從客觀上認為, 人人都能愛人如己, 那麽, 這個世界將會非常美好. 也就等於對自己也非常有利了!
那麽這就可以證明, 從主觀上其實也是愛他人為著愛自己了嗎? 我認為這說服力是不足夠的. 因為這不可以解釋在眾多偉大的愛之中所具有的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 例如董存瑞, <泰坦尼克號> 那樣的. 因為假如按照這個理論, 那麽無論如何, 人也應該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才對, 而不會作出自我犧牲的.
因此, 對於這種升華的本質. 我想還需要在別的地方去找尋理據.
最後, 你猜我從哪裏找到了路子? 我從佛家哲學中找到了路子.
佛家最常勸導人們的是哪句話呢? “放下執著!”
放下執著些什麽呢? 放下的是對自我個體的執著~!
佛家不厭其煩的告訴人們, 除了自己的“真如本性”(姑且先不太貼切地解釋為靈魂吧)之外, 自己的身體, 以及身外的一切都是虛妄不實在的; 都是隨著時間會毀壞和轉化的; 都是可以拋棄的~! 因此不要執著於自己的身體, 以及所謂的金銀財貨.
修練靈魂的進步, 才是我們真正應該做的!
身體和物質的不實在性質, 他們的隨時可以毀壞, 改變, 轉換, 這些都是被現代科學所證明的. 唯一還未有確切證據的, 隻有靈魂以及靈魂不滅而已. 但隨著現代前世追索催眠治療的普及以及死後生命的眾多個案分析, 靈魂不滅說也已經為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了.
好了, 回正題. 為何佛家要人放下執著呢?
因為一旦真正放下了對肉體和物質的執著, 靈魂就不再受到肉體這個 “小我” 的拘束, 從而能夠進入更廣更大的 “大我” 之中. 這便是生命的擴展~! 也就是愛的升華~!
為何我說, 從 “小我” 融進 “大我”, 謂之 “愛” 呢?
我們先來看看父母對子女這種最普遍, 但又最無私的愛吧~!
父母對子女的愛之所以如此的無私, 現代心理學上認為, 因為, 子女其實被父母看作了他們生命的延續~! 換個角度來說, 這也就等於是父母的生命, 已經和子女血脈相連, 成為一體了~! 這難道不是一個初步的生命融合嗎?
再看情侶, 夫妻的愛吧.
當所愛的情人忽然離你而去, 你是否感到抽心的痛, 甚至有痛不欲生之感呢? 現代心理學上, 認為這其實是因為, 同樣的你已經把對方看作了你生命的一部分了!
嗬嗬~! 我終於想通為什麽愛有 “排他性” 了. 因為當愛人不再隻對自己好的時候, 那麽他(她) 就有了能夠愛上別人的可能性. 這也就代表著, 這個由兩個人融合在一起的共同生命體, 將有可能被分裂了~!! 這種因生命體的分裂而產生的痛苦, 可以讓人做出很多傻事, 乃至自殺~!
以上兩種, 便是人世間兩種最普遍的愛. 也是生命的一種初步融合~!
然而, 一些生命力更加高的人, 他們的愛也因而更加的廣, 更加的深~!
有一些人, 他們的生命, 已經和全國家全民族的人民融合在了一起~! 於是, 他們所作的一切, 他們的喜和憂, 都跟整個國家, 整個民族的喜憂連在一起了! 例如“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的範仲淹; 例如為民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大禹; 例如把一生都貢獻給了中華三民主義事業的孫文! 等等等等…
如果說, 他們的愛已經夠寬夠廣的了. 那麽, 還有比他們愛得更寬, 更廣的嗎?
我們來看看這位創立宗教的聖者, 耶穌.
在耶穌的概念中, 已經沒有了國家, 沒有了民族. 所有的人, 對於他來說並無分別. 所有的人, 無一例外都需要被愛; 都需要被教育感化!
他的一生都在到處奔走為人治病, 為人說教. 直至到最後因為被誤解而被施以最殘酷的死刑 - 釘上十字架為止.
但是, 即便在那種極端的痛苦之中, 從他臨死所講的七句最後的話語中, 我們仍然可以看到, 他並沒有就因此而喪失他愛的能力:
“父啊, 原諒他們吧! 他們不知道他們所作的!”
把他釘上十字架的人啊, 原來仍然是需要被愛, 被原諒的生命啊~!
那麽, 耶穌就是這世界上最懂得愛的人了嗎?
不要忘了, 還有那位看得最通, 最透的聖者 - 佛陀釋迦牟尼~!
我對佛教的認識, 雖然仍僅處於很膚淺的階段, 但就已經驚歎佛陀的智慧之廣大無邊, 甚至還不是我們現代人所能夠容易理解的. 而對於遠古的人們, 就更不用說了.
那麽他的愛又到哪裏了呢?
他的愛, 原來遠不止於人類!
他說, 他愛 “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
而他的生命, 也已經和這一切有情無情的眾生連在一起, 乃至和整個宇宙融為一體了~! 這種無邊無際, 無始無終的生命, 便是生命的最終極完滿. (這點上, 和道家的 “天人合一” 是一脈相通的~!)
因而, 這種無邊的生命和智慧所帶給他的無限喜樂, 也並不是任何一個詞語可以表達的. 他姑且稱之為 “涅槃”.
總結一下, 嗬嗬~! 追求快悅感受反映到人的意識當中就表現為“愛”. 而我以上所說的,則是愛與生命的辯證關係. 以及如何去獲得這種愛的喜悅.
假如, 大家對於如何放下執著而獲得愛仍不容易理解, 那麽我可以簡單一點的說, 既然愛的本質就是追求喜悅, 那麽我們也可以說, 同樣的, 想獲得真正的喜悅, 途徑就是去愛~!
愛, 本身就是一個付出的過程. 這不正驗證了一條現代哲學銘言: “施比受更有福” 嗎? |
|
我先前曾說過山菊山有智慧,今天找到文字根據了。山菊山的為人處世,當從這篇文章去找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