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2025 (2)
電熱杯裏泡茶的水燒開了,MAY還沒有來上班。
‘大概是女兒又發燒了吧’,我一邊往自己茶杯裏衝水一邊想。我跟這個來自南京的同事住在一個社區,平時有事要請假都事先打招呼的。隻是現在長期臨時工作的地方沒有電話,上班時間沒出現,多半是孩子夜裏病了。
工間休息回來,郵件提示跳出MAY老公的E信:MAY 走路鍛煉時被狗咬了,昨晚去了急診,今天不能來上班了。馬上想起周末PARTY上聽來的故事,心裏一陣發麻,顧不上擦汗就往我們剛撤出來的大會議室跑~~~那裏有個電話。
那天在朋友家聽說了一個我也認識的中國人,現在業餘兼職做房地產。某天帶一個女同胞去某社區看房子,鄰家大狗竄出來,曾經進過乒乓球地方隊的兼職房地產推銷員撒腿就跑,她的客戶就慘了~~~據說被咬得慘不忍睹,手臂等可能得做美容修複手術。
不敢想象那血淋淋的肉條也掛在我好朋友的身上,撥號時手禁不住有些發抖。聽到她的聲音跟往常無異,才放下一半心來。
MAY說她沒事,是一條小狗,一下子就撲過來了,快得來不及反應(俺這朋友在大學創下的長跑記錄可是至今還沒人打破喔),小腿上蹭破了點皮。
‘那你有沒有報警?’去找電話的路上碰到同組也收到E信的派特,他說:'Tell her to find a lawer and sue the owner to death!'
嗬,善良的MAY說當時並沒有想到這麽多。小狗的主人看了一眼傷處,說不象是狗咬的就抱著她的寶貝回家了。學醫出生的MAY回家後想想不對,老公不在家,就讓另一個朋友陪著去醫院看急診。醫生趕緊給打了破傷風針,還要她馬上給‘動物中心’和地方派出所打電話,說是規定。
感謝上帝!沒事就好。那個買房子的女同胞,聽說正在打官司呢。比較倒黴的是:狗的主人似乎是監獄的常客,根本沒有錢賠償(行凶的狗被警察執行了‘死刑’),保險也沒有。不過房子是租的,所以他們試圖狀告房子的主人,看能不能補回點損失。(嗬嗬,當房東的朋友,選擇房客時要小心了)
我建議MAY給社區管理委員會打個電話抱怨一下,督促他們修改社區章程,讓養狗的人家拴好自己的寵物。真的很煩呀~~~晚上走路,還得時時提防猛追過來的狗,大大降低了邊鍛煉邊賞月聽蛙的樂趣。
美國社區有關動物的規定,也實在讓中國人(不太清楚別國人的想法)難以理解。象這種惡狗咬人的事情時有發生,但就是沒見哪個社區改變養狗的規定。而你要是在後院關著門養幾隻雞,卻是哪裏都不允許。
想起買第一個房子時,孩子還是小學生。我們買了幾隻剛孵出來小雞養在後院玩,我家老爺還在樹蔭下釘了個雞籠。後來小雞以每天一隻的速度減少,木圍欄牆底沒洞呀?某天老爺剛開後門,一團烏雲騰空而起,嚇了他一跳~~~這才發現少雞的原因:原來後院裏每天都上演不是遊戲的‘老鷹抓小雞’!
隻好在有人時才讓小雞們從籠裏出來‘放風’。後來剩下的雞長大了,有一隻小公雞開始吹‘起床號’。這下鄰居不幹了,沒多久我們接到‘居委會’的警告信,說不處理就要如何如何。他倆隻好把雞送給了一家寵物店。
去年一個喜歡動物的朋友也要養雞,說可以撿雞蛋吃。我跟她說了我們的遭遇,她不肯聽,非要試試。她家老爺手巧,涼亭都自己造,很快一個又大又漂亮的‘雞舍’ 就建成了。她買來很多小雞還有飼料。結果小雞們的羽毛還沒換全,警告信就在信箱裏躺著了。現在她一提起來還大罵美國佬不講道理哩。
美國隻講‘人權’,也許還有‘狗權’和‘貓權,可惜沒有‘雞權’,否則雞們是不是也可以告他們歧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