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300)
2008 (101)
2009 (219)
2010 (162)
2011 (158)
2012 (74)
2016 (305)
2017 (259)
2018 (148)
2019 (46)
2020 (50)
讀書的樂趣
喜歡讀書的人都知道,讀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當你讀到一本有一點深度有一點哲理的書時,你的思維空間會受到激發。如果你再碰到一個問題,並且一時找不到答案,那就更有趣了。這時思考會使你的頭腦更加靈活,會淨化你的心靈。一旦你找到了問題的答案,起碼是能夠說服自己的答案,心情會豁然開朗,那種愉悅的感受簡直難以言傳。最近我就有過類似的經曆。《老子》第二章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恒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這段話我讀過無數遍,從字麵來看,其中沒有冷僻的詞語也沒有不常見的語法,理解起來應該不成問題。可每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心裏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別扭感。但是這種不舒暢的感覺到底源自哪裏,我卻不能說出來個所以然。直到最近,這個謎底才終被揭開。
現在仔細回想一下,原來所有的別扭與不順都是因為一句話: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以前我看過多種版本的《道德經》,也聽過中央電視台播出的專家講座。無論是書的作者還是那些所謂的學者專家,他們對這句話的解釋大同小異,即“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於是就有了令人嫌惡的醜;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於是就有了反麵的不善(或者:天下人都認識到了美好事物的美,那麽醜惡的東西就顯露出來了;都認識到了善良事情的善,那麽不善的東西就顯露出來了)。” 說實話,對於這樣的解釋,我很不滿意。它很直白,但卻太平淡,沒有餘味也沒有生氣,就象把一個西瓜從中剖開,一半是美與善,一半是惡與不善,兩者各自孤立沒有聯係。
假如老子的意思真是這樣,那麽它和下麵的“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則根本沒有邏輯上的必然聯係。因為天下的事物有美有醜有善有不善,為什麽老子隻說無為而不談有為?因此,老子的這句話一定別有深意。由於潛意識裏一直有這個念頭在作怪,所以長期以來我心裏才會有別扭與不順暢的感覺。
三惡與三不善
不久前一個難得的涼爽的傍晚,當我正在回家的林陰道上信步慢行的時候,這句話又突然蹦到我的腦海裏。於是我便一邊走一邊思考。有好幾次都感覺到仿佛就要抓住問題的關鍵了,但最終全都失之交臂。眼看就要到家了,正當我打算終止這次思考的時候,刹那間,頭腦中所有的疑問都消失地無影無蹤,答案就在麵前。
在對思考結果進行簡單地歸納與整理以後,我以為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句話基本包括三層意思:
第一層意思,是說明美與惡的相對性。美與惡、善與不善都是對立的事物,沒有惡就不會有美,沒有不善也就無所謂善。假如每個人都如花似玉貌若天仙,也就都不美了。因此我們大可不必偏執一端,否則便是不善了。這個道理非常淺顯,大家一看就明白。
第二層意思,是說明美與善的主觀性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我們都知道,自然界是沒有善惡標準的,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又說“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可見天地、道都是沒有感情色彩的。善惡美醜隻是人對事物的評價,具有很大的主觀性、隨意性和不確定性。不同時期不同人群,美與善的標準往往是不同的。同時,對美的感知往往隻是事情的開頭,接下來便是對美與善的親近、追捧、仿效。看一看我們身邊倒是有多少這樣的事例?整容、瘦身、豐乳、美臀等等數不勝數。人們追求美的過程就是破壞自然的過程,本質上就是“有為”。這種有為的副作用是顯而易見的:一是破壞了自然的和諧;二是主觀願望與實際結果相背離,比如整容失敗人變得更醜;三是美和善常常會淪為工具,被用來為惡為不善。人們求美求善的負麵影響在一些人的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
第三層意思,是說明居位者、統治者的價值趨向對社會的影響。
居位者、統治者、社會公眾人物,他們的審美標準他們的好惡對社會的影響非常人所能企及。《資治通鑒》卷四十六說“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白居易的《長恨歌》中也有類似的描寫,說的是唐皇寵愛楊貴妃,惠及楊氏一門雞犬升天享盡榮華富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當聖人、統治者、社會公眾人物的愛好被當作美當作善,被全天下的人追捧、仿效的時候,美與善這種本質上的“有為”就變得更加不美更加不善了。
通過對以上三層意思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老子講“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的主要目的是在於揭示“有為”的危害,這樣就為下文得出“無為”的結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道法自然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句話的意思很清楚,說明兩麵性是事物的基本屬性。在某些版本中,“前後相隨”的後麵還有兩個字:“恒也”。我認為這兩個字非常妙,有了它們,整句話的意思就更加清晰更加完整了,而且意境深遠回味無窮。
既然美與醜、善與不善都是人為的區分都是並生的事物,人們又何必偏執一端,去過分追求所謂的美與善而遠離自然的軌道呢?天下皆知“美之”、“為美”,“善之”、“為善”,不可謂不過分矣。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無為”在這裏也有兩層意思,一是指聖人自己不帶頭去搞各種各樣的“有為”,以免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二是指聖人通過自己的“無為”,去糾正天下的“有為”,從而使整個社會不至於嚴重偏離正常的方向,這也體現了“損有餘而補不足”的意思。不對照現實都不足以說明老子思想的正確性。遠的不講,僅建國以來,我們整個國家遭受了多少“有為”之害?大躍進、浮誇風、文化大革命以及我們親身經曆的國企改革、醫療改革、教育產業化,這每一項“有為”政策的受害者不都是平民老百姓?“有為”造成的爛攤子“有為”的臭屁股,最終還不都得“無為”去收拾還不都得“無為”去揩?“不言之教”,身教勝於言傳。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萬物作”,使萬物作,即讓萬物按照自身的運動規律或作或息或行或止,而不是代替它親為作息行止。不辭,即不推辭,反映的是一種責任,道的責任,聖人的責任。讓萬物按照自身的運動規律或作或息或行或止是道的責任是聖人的責任,責無旁貸。
“生而不有”,使之生,而且不據為私有。所以老子又說天下可寄可托,而不可執不可為。
“為而不恃”,“為”就是讓萬物“作” 讓萬物“生”。“不恃”就是不把“作”與“生”當作施予萬物的恩惠,並憑此來索取報答。
“功成”是指天地萬物按照自然規律實現了自我運行、自我生息、自我繁衍。“功成”是自然之道,“居功”便是有私,便不是以“道”行事了。不居功、沒有產生將某件東西據為己有的私心,自然也就不會“患失”,正所謂“夫惟弗居,是以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