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記一生精彩
(2007-03-16 14:34:09)
下一個
過去幾十年來看《紐約時報》的人都知道一個姓“蘋果”的政治記者Raymond Walter Apple, Jr.。不過,他的同事都叫他強尼(Johnny)。去年十月四日,強尼因癌症去世,享年71歲。
強尼身材高大肥胖,生性開朗。去世前不久他還和妻子、友人討論了如何安排他的追悼會:演奏什麽音樂(他最喜歡莫劄特),會後晚餐吃什麽菜(他最愛吃法國菜)。
圈裏的人都知道,強尼一生精彩,值回票價。他去過一百多個國家,做過《紐約時報》在華府、西貢、莫斯科、倫敦、肯尼亞的內羅畢、尼日利亞的拉各斯和紐約州首府奧本尼等城市的分社主任。他一共采訪過20次兩黨總統提名大會和10次總統大選,報導過越戰和第一次海灣戰爭。與此同時,強尼也是個出名的美食家,吃遍了世界各地的大菜與小吃。熟人都知道,他隨身旅行包中除了筆記本外,還有一個小小的手碾胡椒磨(pepper mill)。
世上萬事總不完美。強尼的遺憾是,他從未獲得文字媒體的最高榮譽普立茲獎。他工作40年得獎無數,就是獨缺普立茲。偏偏《紐約時報》裏多的是普立茲獎得主,有人還得過幾次。許多人認為,強尼應在1076年獲普立茲最佳國內新聞報導獎,因為他第一個在民主黨總統提名初選中發現名不見經傳的喬治亞州長吉米·卡特最具潛力,寫了一連串大選報導,文筆好又有分析力。卡特果然當選總統,但強尼卻與大獎擦身而過。
強尼是俄亥俄州艾克隆市(Akron)人,父親開了一家遍及全州的連鎖雜貨店,希望兒子長大後能繼承父業。但艾克隆市圖書館的《紐約時報》卻改變了強尼的一生。他每天細讀報紙,對專欄作家雷斯頓和軍事記者米德頓(Drew Middleton)的文章及報導最為欣賞,下定決心要當記者。日後有人問他的父親,兒子在做什麽?其父生氣地答道:他在紐約靠打字過活哪。
當年報紙對青少年的影響力極大,中外人物的傳記裏,我們可以看到有武術青少年由於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改變了人生走向。
強尼在普林斯頓大學讀了幾年,因太認真編學生報紙而輕忽功課,兩度被退學。他後來在哥倫比亞大學得了學士學位。1963年他如願以償地進入《紐約時報》當大都會版記者。他在《紐約時報》第二年有73篇報導登在頭版,不久就成為待遇最高的記者之一。
1966年他被調往西貢采訪越戰。雷斯頓在回憶錄裏稱讚強尼說:……他教導整個世代的記者如何采訪戰爭。
1968年民主黨總統提名初選時,強尼跟隨羅伯特·肯尼迪采訪,4月4日他剛剛把民權領袖金恩牧師遇刺身亡的消息親口告知肯尼迪,兩個月後肯尼迪也被死神帶走。
強尼是第一個體會到兩黨總統初選具有潛在重要性的記者,他也是把愛荷華州初選列入美國大選政治景觀的第一個記者。從1972年開始,他每隔四年就會領導《紐約時報》一批記者采訪大選,他的報導和分析成為記者寫稿的範本,也奠定了他全美首席政治記者的基礎。
許多年輕的記者都把強尼當偶像,大家模仿他的報導方式,學他的筆調,還有不少人向他請教美食之道。強尼很大方地傳授他的絕活,教大家如何采訪、看問題。但是,最重要的東西是無法傳授的,那就是學問的累積與功力。
強尼嗜讀曆史、傳記與英美文字,每當爆發國內外大新聞,《紐約時報》總會叫他撰寫一係列刊在頭版、帶有曆史宏觀視野的分析。這些文章隻有強尼才能寫出來,讀者也爭著看。他在4年前美國入侵伊拉克不久,即預言伊戰將和越戰一樣使美國陷入泥淖,難以自拔。
強尼受到《紐約時報》非常禮遇,他環遊世界享用超高級旅館和美酒佳肴的驚人開銷,全由《紐約時報》埋單。《紐約時報》發行人小索茲柏格有次在電視上要求努力拉廣告,積極開拓財源,“以應付強尼的龐大開銷”。
強尼可沒有白吃《紐約時報》。這份自我要求“為曆史留紀錄”的報紙一直具有極高的競爭力,就是因為重用了一批強尼這樣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