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回國, 從電視上撇了幾眼, 聽了幾耳朵易中天。心想這家夥還真敢冒,一部三國,無根無據、有影沒影地演義。街頭小攤上無一例外都有他的DVD。
現在聽說易中天的頭把交椅已經被北師大的於丹掠去。《論語》嘛,聖人之道,非同小可。能聯係實際, 深入淺出,功夫了得。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何況整部。
老薩對這兩位的大紅沒什麽特別的意見,畢竟人家也是靠本事吃飯,沒有強買強買,周諭黃蓋的勾當,沒人非要你買帳。
可如果非要把這個當成學問,如果整個教育界學術界都買這個帳,如果易、於就憑這個,或者主要憑這個在教育界學術界混,並且越混越好, 那就真是個問題了。
郭德剛憑嘴皮子火,火得好像天經地義。說相聲的嘛。而易、於不是說相聲的,是大學教授。大學教授是幹什麽的?定義起來還真不好說。不過起碼好像不應該是說相聲,說評書的。老薩並不是在貶低相聲、評書,馬三立先生的“逗你玩”,袁闊成先生的“咱們下回再說”,都讓老薩佩服。如果易大師說自己是說評書的,也讓老薩佩服。或者說自己業餘玩玩票,隨便也弄點銀子花花,老薩也佩服。 可如果易大師說自己是教授, 是做學問的,老薩恐怕就鼻子不通,開始哼哼了。
要說出個把易中天、於丹,也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可問題是整個教育學術界都浮躁起來,同郭德剛、超女PK,時間長了,那咱們這個國家民族可就麻煩了。當人家培養出大把的頂尖的文學家、藝術家、科學家同你PK叫板的時候,你總不能拿易大師去給人家說評書吧?
老薩讀書的時候,感觸最深的就是老師不厭其煩地強調,要多發論文,千萬別亂寫書。因為論文,當然不是國內靠出版麵費出來的那種,是所謂的ORIGINAL RESEARCH,是原創的學術研究,貢獻大小倒在其次。所謂的書,是TEXTBOOK SCIENCE, 價值不大。當然,老薩不是說不可以“述”,問題是大家都去“述”, 哪個來“作”?沒有人“作”,有拿什麽來“述”? 可是在國內的學術界,是個人都著作等身,編本教材都可以成大師了。真是不得了。如果老薩這樣,恐怕連飯碗都端不了幾年。
在老薩看來 (其實好像是世界共識吧),搞學術就是做冷板凳的,而不該動不動就往熱炕頭上蹭,如果整個社會都粉絲,大叫:“看人家的屁股多熱乎”,離炒冷飯、喝西北風的日子也就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