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秋節似乎格外熱鬧,周末各式各樣的聚會活動竟有七八個。今晚安排一下,決定明晚在醫生朋友的大屋子裏打麻將捎帶賞月。後天則中午需幫忙組織北京協會的野餐,晚上和中學同學等好友在家裏聚會唱卡拉OK。博客大約沒有時間寫了,酒是要適度喝的,最好是五糧液,茅台次之,二鍋頭亦佳。
驀然回首,四分之一個世紀不曾在國內度過中秋或春節。生活其實主要是一些習慣,不知不覺間,就湮沒了思念的感覺。再說,我生長的城市改變如此巨大,在那裏已極少有熟悉親切的氣息。說到底,不過是以半生歲月,去體會了賀知章的一首七絕而已。
中秋絕唱,還是非蘇東坡的《水調歌頭》莫屬,所以明月之歌,就不必再唱。人到中年,便知道悲歡離合是無可如何的尋常之事,惟有以平常之心處之。另一方麵,人非草木,五千年曆史,一世紀劇變,在此時空裏個人命運的播遷,總在某些瞬間令人感觸。
今天本來無甚感覺,打了一圈電話八卦幾句並安排好周末活動後,想著有酒喝,心裏有淺薄的快樂。切開一塊棗泥餡月餅,一麵吃一麵想我這人說不清是念舊還是不容易接受新事物,連月餅也是吃來吃去還是回到小時候就喜歡的口味。吃著月餅,就進入了思想八卦狀態。從稻香村的酥皮棗泥餡月餅想到東華門外的餛飩,匱乏年代的美味總是難忘;又想到亂世裏的人性百態,想到知識分子的命運,想到最近讀到的易中天教授關於陳寅恪,顧凖和李澤厚的幾篇文章。
從易教授所選人物,不難看出他心儀的是思想者。從易教授的文章本身看,他既是聰明人也是明白人,深刻感受到半個多世紀來知識分子先被權力摧折臣服後遭市場擠壓誘惑的處境。從易教授近來如日中天的明星化看,他大約是與時俱進,不甘當一個寂寞的思想者。我尊重易教授的選擇,無論怎樣的時代,值得尊敬的人從來稀少,但懂得尊重別人其實更為重要。雖然我不免無謂地感歎:聰明人與明白人大多是不甘寂寞的。沒有一點癡頑,人是當不了真正意義上的思想者的。在初級市場化階段,思想隻是一種受限製商品,思想者也就被當做手藝人或專業戶。自由從來係於一念之間,著書則有吃飯發財的功用。時勢使然,不可苛求於人,以調侃之目光一笑了之。
中秋感懷兼調侃易中天教授
五糧美酒伴中秋
檻外寸心無跡求
盛世憂思亂世隱
灞陵感慨武陵舟
屢經風雨誰獨立
最是文人不自由
才子中天成戲子
著書隻為稻梁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