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之橋 - 李大興的博客

風中本無橋,橋在心中,心又何在?
個人資料
正文

八十年代是理想主義時代嗎?

(2006-10-05 11:39:53) 下一個

    前日在網上逛蕩,看到介紹旅美作家查建英女士的《八十年代——訪談錄》,是她與北島,甘陽,崔健,阿城等十幾位八十年代文化名人的對談。讀了一些,是回憶夾論說的文字,有懷舊也有反思。因為是對話形式,結構自然散漫一些,但從中看一時風雲人物今日如何品評當年,頗有可讀性。不過十來年,說起八十年代竟有點天寶舊事的味道,不由讓人感歎世事變遷與集體健忘的程度。之所以對這本書有興趣,一半由於作者是我少年時住的大院裏的才女,不過我沒有讀過幾篇她的小說,隻是和她的弟弟在七十年代初偶爾有打彈球之誼。

 

    近年來,時常見到一些對於八十年代的懷念,似乎那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時代,不象後來那樣物欲橫流,世風日下。有一種說法,如果八十年代不是那樣突兀地結束,今天的人文景觀會是相當的不同。由於曆史沒有如果,所以這種說法是無可辯駁的。然而曆史雖然常常有著戲劇性的麵貌,其底流卻很難說是一個突變性的過程。再說,如果八十年代真的塗滿純淨的理想主義色彩,那麽九十年代的彎也轉得太大了點,理想主義拋棄得也太容易了一點。

 

    雖然我在八十年代的絕大部分時間僅僅是一個局外人,但我的青春歲月在那時度過,呼吸著那個年代的氛圍。在我的周圍,不時出現內心萌芽著精英意識後來也大多成為精英的人,或思指點江山,或欲激揚文字,在激情背後是很強的功名心和事功追求。八十年代的所謂理想主義,隻能從鈔票還沒有在人心目中變得那麽重要這一點講,而從目標是現實成功和社會承認這一點上講,和後來並無不同。九十年代的轉變,其實是在意識形態和文化關注淡出的背景下,人們脫去理想的外衣,投入到實在的牟利過程之中。同樣是這一代人,到了新世紀達成初步小康後日益傾向保守主義和精致趣味,也算是很自然的事。

 

    八十年代說:十億人民九億侃,還有一億在發展,

    九十年代說: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在開荒,

 

    發展,開荒,都是為了脫貧致富。二十多年過去,一部分先富起來的人們自然是脫貧了。而思想文化侃出來多少恐怕誰也說不清楚:這看你拿什麽當參照係。和樣板戲小紅書時代比那是進步得沒話說,可是和新文化運動時期以至其後的二十多年比呢?的確,後新文化運動的種種思潮理論紛紛與時俱進地引進來了,但梁啟超,胡適,魯迅,陳寅恪等學人似仍無人企及,當代人無論根底,訓練,還是心態,風骨,不是先天不足就是後天變異,也難怪如今文化人的感慨是數風流人物,還看前朝。

 

    其實,並不存在一個令人懷念的理想主義時代,存在的隻是幻覺以至在當年曾達到人生巔頂的人們的自戀。我自己何嚐不如此?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沉湎於往事,越來越津津樂道那些短暫的燦爛時光。我也越來越理解老五屆也好,紅衛兵也好,知青也好,他們已經進入了人生的黃昏,他們的大多數或相逢一笑,或恩怨分明,總要自覺不自覺地生活在早晨八九點鍾時的亮色裏。如果我們這個民族自古就沒有什麽反省的傳統,誰又有權利要求他們去回想當年是如何蒙昧呢?

    一個流行談理想的時代並不見得那麽理想主義。在任何時代,理想主義者都是非常稀有的人,他們不屬於任何年代。真正的思想從自嘲開始,並不將思想的變遷一股腦推到外部曆史事件上去,然後玩一把九斤老太式的感慨。中國人不缺的是自戀,半個多世紀來濫觴的是仿魯迅的痛打落水狗式批判,但往往少了魯迅先生的反叛,多了幾分勢利,而且隻批判別人。《八十年代——訪談錄》裏間或談到反思,如果僅僅是懷舊,僅僅以八十年代為對照來感歎今天精神的危機與貧瘠,不僅毫無意義而且並不準確。事實上,我們今天麵臨的問題和八十年代並沒有兩樣。

(寫於2006年6月9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