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評原教旨主義解經方式
(2007-03-20 16:12:53)
下一個
原教旨主義使用聖經的出發點是,聖經作為神啟的話語沒有任何錯誤,必須按字麵意思理解,按字麵意思解釋任何細節。說字麵意思,是指直接的字句意思,排除任何從曆史形成和發展的角度來解釋聖經的努力。這種讀經方式與曆史批評方法(鄉下人注:本人將對現代神學界的這一基本研究方法作些簡單介紹)相悖,也違背任何其他用科學方法解經的方式。
原教旨主義解經方式來源於宗教改革時代,當時的目的是為了忠於聖經的文字含義。啟蒙運動之後,抗議宗的這種解經方式看起來是對自由主義解經方式的一種反應。原教旨主義這個概念興起於1895年在Niagrar舉行的美國聖經會議。當時,保守的新教釋經者確定了“基本教義五點綱要”:聖經字麵無誤,耶穌是神,耶穌由處女所生,耶穌代世人贖罪,耶穌再來時世人肉體複活。原教旨主義的解經方式的擴散,在歐洲、亞洲、非洲和南美引發了其他按字麵意義讀經的的方式。20世紀下半葉,原教旨主義的讀經方式在不同的宗教團體和邪教組織以及天主教徒中獲得越來越多的追隨者。
原教旨主義在其五點綱要中堅持聖經由上帝啟示、上帝的話語及其他聖經真理無誤雖然是正確的,但是,不論這種解經方式的代表著如何聲稱,他們的方式根基於一種不符合聖經的意識形態,因為,這種意識形態要求僵化的教條主義態度,在基督生命和拯救方麵要求把聖經作為不可置疑、不可研究的讀物來對待。
這種原教旨主義的聖經解讀方式的根本問題在於拒絕聖經啟示的曆史特性,不能完全接受上帝成人。對於原教旨主義來說,在對神的關係中,神性與人性的緊密聯係是一個讓人煩惱的事。它拒絕承認,神啟的話語是用人的語言表達出來的,是人在上帝的啟示下記錄下來的,而人的能力和手段是有限的,所以趨向於認為聖經的文字是聖靈一字一句口授的。它看不到,上帝的話語是用各自時代的語言和風格描述的,毫不注意聖經文字的文學體裁和人性思維,盡管聖經文字是經過不同時代加工的結果並保留了不同曆史境況的痕跡。
原教旨主義過分強調聖經文本的細節無誤,特別是在曆史事實和所謂的科學真理方麵,往往把並未宣稱擁有曆史性的東西看作曆史,因為,對原教旨主義來說,凡是用過去時講述和敘述的,都是曆史,甚至都沒有對其象征和形象意義的可能性給以必要的考慮。
原教旨主義往往趨向於忽略希伯來文、亞蘭文或希臘文聖經中的語言問題,經常以某一個或新或舊的聖經譯本為準,對聖經某些章節在聖經文本內有relectures (重新集結、重新解讀)這一事實也視而不見。
在看待福音書方麵,原教旨主義不考慮福音成長的傳統,幼稚地把這一傳統的最終文本(福音書作者寫作的結果)混同於最初形式(曆史耶穌的言行),同時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範圍:最初的基督教教會是如何領會耶穌的作為和消息的,而正是最初的原始教會的領會顯示了基督教信仰的來源是使徒,並且是這一來源的直接表述。原教旨主義正好抹消了福音自己所要表述的要求。
原教旨主義趨於精神的狹隘的趨勢也不可否認,比如,它認定一種過時的宇宙觀與實際相符,因為聖經記述了這種宇宙觀。這妨礙了任何本著關於文化與信仰關係的開放觀點的對話。原教旨主義以對個別聖經章句不加審視的解釋為基礎,為充滿偏見並且與福音相悖的政治理念和社會行為尋找理由,比如種族歧視等等。
最後,原教旨主義割裂聖經解讀與傳統的關係,因為他的基礎是"s-o-l-a S-c-r-i-p-t-u-r-a"(唯獨聖經),但是,由聖靈引導的傳統是在信仰共同體內從聖經裏有機地發展出來的。原教旨主義缺乏認知,不知道新約是在基督教教會內產生的,不知道教會的存在早於其聖經的編纂。出於這個原因,原教旨主義往往是反教會的。它認為教會傳統中的信條、教義和儀式都是次要的,對教會的教導作用也這樣認為。它認為自己是一種獨立的解讀,不認為教會建立在聖經的基礎上,不認為教會生活和啟示來自聖經。
原教旨主義的聖經解讀方式是危險的,因為,這種方式針對的是想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尋找聖經答案的人。這種解讀方式給他們提供虔誠的、但是虛幻的聖經解讀,而不是告訴他們,聖經未必能為他們的每一個問題立刻提供直接的答案,這樣會造成他們的失望。雖然不明確說,原教旨主義卻是引導其追隨者采取一種放棄思維的方式。它無意識地把聖經信息中人的有限性混同於這種信息的神啟內容,因而給人一種虛幻的安全感。
(總結)
原教旨主義者想把解經家視為純粹的翻譯者,忽視聖經翻譯本身就是一種解讀,拒絕接受解讀研究。雖然他們追求對上帝的話的忠誠的努力可嘉,但事實上走的是遠離聖經文字的準確含義、從而遠離完全接受上帝的話成肉身的後果的道路。永恒的話成為肉身,這發生在曆史上特定的時間裏,發生在一個準確界定的社會和文化環境裏。誰要想聆聽神的話,就必須以謙卑在可以聽到上帝的話語的地方嚐試,而不必貶低人類知識的必要輔助。從舊約時代開始,上帝為了給人啟示,利用了人類語言的一切可能,同時又必須屈就於人類語言的局限性。對上帝所啟示的文字的真正的敬畏意味著,不惜一切可能有助於正確理解其含義的努力。肯定不是每個基督徒都認識所有對更好地理解聖經必不可少的研究領域,這是解經家的任務,他們為有益於所有的人負責。
(本文摘譯自天主教會教皇聖經委員會1993年《聖經在教會內的解讀》德文版I.F和總結部分,供壇上各位網友參考。鄉下人認為,其實天主教自己的說法就不圓:如果聖經可以從象征意義上理解,那麽哪些段落可以理解為象征、哪些又不可以呢?為什麽耶和華、處女生子、耶穌複活就不能從象征意義上理解呢?如果能,這個信仰還有什麽基礎?……不過,天主教現在正式接受曆史批評方法,從總體上來說是一件好事,值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