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進城

鄉巴佬進了城就跟著城裏人時髦一把也弄個博客耍耍
個人資料
正文

Omi 的葬禮沒有牧師

(2007-04-19 17:44:04) 下一個

 

在公車上認識的大胡子 V 很快就成了好朋友,他和當時的女友、後來的妻子 B 的家,很快也成了我的第二個家。他們最小的女兒,更準確地說是 B 的女兒,正好與我同年,所以,過了一段時間後 B 也就很自然地被我稱為 Mama 了。

V 是一個業餘繪畫班的老師,不知什麽時候,班上來了一位和藹的長者,無拘無束地和我們年輕人一起素繪沙發上的裸體模特 A。一個星期六的下午,照例沒有上班,去探望 V  B,沒想到老人也在,而且在給五六個人講聖經。Mama 介紹說,老人是主教,以後會經常帶領大家查經,如果我有興趣,可以隨時參加,也可以去參加老人星期天的禮拜。

因為工作的關係,老人的名字對我來說並不陌生,隻是沒想到能在家裏遇到他,更沒想到他在家裏開了這麽一個私人的查經班。我當然很樂意參加查經班,也樂意去他的教堂,畢竟,從他講經的字裏行間所能了解到的社會實際要比看一大堆官方文件所了解的多得多,而且,我自己也早有學神學當傳教士的打算,跟這位老人學學聖經、了解社會,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就開始參加老人的查經班,但是,考慮到官方和安全的原因,我隻能避免去教會,隻參加了查經班,而且還不是每次都參加。

那時,V 的媽媽年歲已高,平時在養老院,隻有在周末或節假日才回家。除了 V,家人都叫她 Omi。主教在的時候,她雖然也會和主教寒暄兩句,甚至顫顫巍巍地堅持到廚房給大家煮咖啡,卻從來不參加查經。我想,Omi 或許是年輕時候讀經就已經讀多了吧。

大牆倒塌前的幾個月,Mama 打電話說,Omi 過世了,葬禮某日某時舉行。

東西兩邊的親戚都參加了葬禮。葬禮很肅穆,令我不解的是,V B 與主教關係這麽好,主持葬禮的居然不是牧師,而是一位非教會的職業人員。或許是覺察到了我的疑惑,Mama 解釋說,Omi 從來就不去教會,不要牧師來主持葬禮應該符合她的意願。

葬禮過後的一段時間,V B 經常提到 Omi,漸漸地我知道了她生活中的一些經曆。Omi 原是北德鄉下人,一生沒結過婚。戰爭期間,東歐某國的一些戰俘被送到農家強製做苦力,Omi與其中一位相愛生下 V V 從來沒見過自己的生身之父,也沒有人知道這位戰俘的最終結局。

多少年後,當我開始關注納粹時期的教會時,才隱約地覺得知道了 Omi 雖然在鄉下卻從來不去教會的原因:教會那時所關心的不是集中營的殘忍和被當作奴隸強製勞作的戰俘的非人生活,而是這些人在德意誌的生存空間的“不道德生活”,是這些人不婚同居,是這些人的私生子太多…… (Ernst Klee, Die SA Jesu Christi. Die Kirche im Banne Hitlers, Frankfurt: Fischer 1989)。我想 Mama 說得對:沒有牧師的葬禮應該符合Omi 的意願。

V B 都是無神論者,與主教的友好關係也沒有使他們變成基督徒。有時我想,如果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我能和一個主教作朋友嗎?能邀請一個主教到自己家來辦查經班嗎?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