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57)
2018 (37)
英文版的在這裏:For English: Homemade Noodles in Thick Pork Broth
我和老公,是兩個熱愛麵條的吃貨,不論是四川擔擔麵,蘭州拉麵,日式拉麵,還是港式雲吞麵等等等。。。都是我們心頭大愛。 除了出去吃,也經常會在家裏自己熬湯下麵條,在外麵吃的麽,味濃油鹽重,味道好吃但是不宜天天去吃,每個周末去買菜的時候,都多買幾盒豬筒骨,專門用來熬湯。
一碗好的麵條,我認為按重要性基本上都可以拆分成三個部分:麵湯,麵條,澆頭/佐料。 麵湯是一碗麵的靈魂,麵條是筋骨,澆頭/佐料則是錦上添花。
在家裏自己動手做麵條,好處是可以保證真材實料,高湯是要麽用整隻母雞,要麽用大量的骨頭長時間熬製出來的,再不然就是雞和骨頭進行各種搭配,然後挑一個悠閑的周末,從上午起就開始準備材料,中午時分開始上灶燉上,經過一下午小火的咕嘟咕嘟的燉製,燉到骨頭都酥掉渣,如果燉的是雞湯,那一定是金黃油亮,麵上飄著一層金黃色的雞油。燉的是骨頭湯的話,這樣通常可以做出一鍋湯色濃白,肉香醇厚,香而不膩的好湯。
再來說說麵條。我在家經常做的麵條大致有手擀麵,用stand mixer 配備的 pasta roller set 做的切麵,還有飛利浦麵條機做的擠麵。 手擀麵是要要講究手上的力道和功夫的,我在手擀麵這上邊道行淺薄,做的不夠地道。麵條機呢,倒是方便快捷,但是擠出來的麵條因為沒有經過餳麵的程序,口感在韌勁和勁道上略欠一點。
效果最好的,當屬經過了手工揉麵,餳麵,然後用stand mixer麵條機附件反複壓製而成的新鮮切麵。煮出來的麵條,圓滑柔韌,相當的勁道,口感也好。可以一次多做點,多餘的麵條直接冷凍起來,下頓吃的時候,入沸水鍋裏一煮,跟新鮮現做的麵條一樣,依舊好吃的很!
骨湯原料:
2盒豬筒骨(約五六磅)
1大塊生薑,大刀拍扁
2大勺料酒
1/2 茶勺白胡椒粉
2到3枚八角/大料
2片香葉
3到4片沙薑
水適量
鹽適量
做法:
將買回來的豬筒骨放冷水裏麵泡一個小時,中間換兩次水,然後用冷水反複衝洗,盡量去掉血水。
放入大號鑄鐵鍋裏
大火燒開後,煮五分鍾,撈出骨頭,把水倒掉
重新再裝一鍋水,大火燒開後,加入飛水過的筒骨,料酒,薑塊,香葉,八角和沙薑,保持大火滾開的狀態10到15分鍾
中間用勺子撇掉湯麵上的沫子
蓋上蓋子,轉成小火,燉了5個小時
我喜歡用Staub鑄鐵鍋熬湯,所以家裏屯了不少大小不同顏色各異的staub 鑄鐵鍋。主要是看上他們厚實, 傳熱好,密封性也很不錯
揭開蓋子,已經是一鍋香濃乳白色的骨頭湯啦
撈出香料扔掉,加鹽和白胡椒粉調味
在燉湯的同時,做了麵條
1杯高筋麵粉
1/4杯水
1小撮鹽
將麵粉,水和鹽揉成光滑的麵團,餳麵兩個小時
之後再用stand mixer的壓麵機反複壓成光滑的麵片
最後壓成3號厚度的麵片
再用切細麵頭的附件給切成細麵
生麵就已經很誘人了
麵條光滑硬挺,不必撒幹粉,自然就已經根根分明
順手洗了點豌豆尖配麵條
麵條煮好後,放入碗裏,加入燙好的豌豆尖,舀入筒骨濃湯,配了個溏心蛋,再來點辣椒油,撒上花生碎和蔥花,就可以開吃啦
澆頭和配料就按個人喜好和習慣來加就好了。我們家最常備的有油潑辣子,酸菜丁,蔥花,香菜,蒜水,香油,花生碎等等。
更多家常小菜,歡迎到我的小廚房yankithcen坐一坐,看一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