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我那記憶裏的中關村(4)

(2007-01-08 18:35:08) 下一個

4

我的祖國



中關村鳥瞰

 

談論中關村,有幾個地方是一定要講到的。四不要禮堂,福利樓。大操場,遊泳池。這幾個地方,凡是在中關村住過幾年的人,沒有不知道的。

四不要禮堂現在叫中關村禮堂。之所以叫它四不要禮堂,是因為它是在大躍進的年代裏蓋的。據說蓋的時候,不要磚頭,不要鋼筋,不要木頭,不要水泥,全部用預製塊構件蓋成的。前三個不要還可以認同,不要水泥略顯牽強。那預製塊不要水泥嗎?那預製構件我怎麽看怎麽覺得它是水泥的。還有一種說法是不要柱子不要梁。這到也有些道理,因為它確實沒有柱子和梁。

後來,這座禮堂到底還是進行了翻修,還是用了鋼筋水泥。不過這名字一直沿用了多年。直到近些年,當年那些習慣稱它“四不要禮堂”的人都漸漸退出了曆史舞台,而中關村的名字也更加響亮,才有更多的人叫它中關村禮堂。

六十年代初,每年夏天,科學院工會都在四不要禮堂裏麵和外麵的空地上舉辦一些活動。到了晚上,人們在那裏唱歌跳舞,打牌下棋,打乒乓球,猜謎,借圖書。。。。那時中關村人也沒有現在這麽多,也不顯擁擠。大人可以去跳跳舞,玩玩棋牌,小孩可以去打打乒乓球,或者用學生證作抵押,租幾本小人書看看,渡過一個愉快的晚上。

四不要禮堂還是正式售票放電影的地方。到了文革開始,老電影都不讓演了,就偶爾放一放內部電影。小孩們這方麵消息最靈通。一聽說放內部電影,就上那裏去擠,想混進去。用假票的,跳窗戶的,硬衝硬擠的,各種招數都試過。而把門的大人,又往往都是父母單位裏的一些熟人,常常是到最後,網開一麵,放幾個小家夥進去。我就在那裏先後看了日本電影,《啊,海軍》,《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戰》《虎,虎,虎》,美國電影《蛇》,《比男人更凶殘》,墨西哥電影《白玫瑰》。

除了四不要禮堂,各個研究所的禮堂也時不時的放些內部電影。放電影最多的當屬化學所禮堂。一來是化學所禮堂比較大,二來他們所管工會的人能量也大,總能搞來一些外國電影和國內的但不讓放的電影。我在那裏看了許多今天已成絕響的電影。還記得名字的蘇聯電影有《我了解他》,《海軍上尉巴寧》,《斯韋爾德洛夫》,《普通一兵》。國產電影《五更寒》,《我們村裏的年輕人》,《狼牙山五壯士》等等。

看過電影的第二天,是小孩兒們最興奮的時候。一個個口若懸河的談著昨天電影裏的場麵,沒看著的則隻有在一邊幹聽的份兒。回想起來,北京人的神聊善侃可是由來有自,代代相傳啊。

和四不要禮堂一街之隔,有一座灰色的東西向的樓房,今天還矗立在那裏,它就是福利樓。它興建於五十年代,距今已有五十多年了。

 福利樓可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有誰知道,它曾經是籌建科學院時的行政辦公樓,而且還不是整座樓,裏麵一間屋子,就是一個部門的辦公室。哪像現在位於三裏河的科學院院部那樣氣派。而中關村派出所,也在這座樓裏。幾萬人的戶口本,就那麽幾個警察,幾間屋子就管過來了。可見當時的辦事效率有多高。

在有中關村醫院之前,科學院隻有個醫務室,就在福利樓的三樓。後來才在南區的82樓前麵,蓋了今天的中關村醫院。

福利樓顧名思義,是要給科學院的職工謀些福利的。它北麵的一樓和二樓是中關村餐廳。裏麵的豆沙包,鬆鼠魚,鬆針蒸餃令我頗難忘懷。別人大概還各自有自己的最愛。在裏麵吃飯時也常常可以看見一些有名的科學家,帶著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那裏吃飯。中關村的人對穿不大在意,對胃還是不太願意委屈。

福利樓的另一頭,南麵的一樓,是一家西式點心店。凡是吃過那家店做的西式糕點的,大概沒有不稱讚的。那時能和它的西式糕點有一比的大概隻有崇文門那邊的益利食品公司。一進到裏麵,一股奶油的香味撲麵而來。它的麵包做的又鬆又香,配上一杯店裏的紅茶,吃起來,別提多滋潤了。還有,它的核桃排,奶油蛋糕也是做得非常棒。文革前,對於食物匱乏的人們來說,偶爾去一次兩次,不失為一種調劑。

福利樓對麵就是大操場。它最大的用場就是放露天電影。一到放露天電影的時候,人們就拿著馬紮,板凳,從各個樓來到大操場,在那裏耐心的等到天黑。不願早來的隻好站在後麵,甚至站在凳子上。再有的人,幹脆站在銀幕反麵看,隻是左右相反而已。一次電影,人多時總能有上千人來看,可謂壯觀之極。

文革時,電影放來放去就是樣板戲,人們也不大去看了。待到文革結束後,開始重放一些老電影。一天,大操場放映《上甘嶺》,當電影裏響起郭蘭英那久違了的插曲,我的祖國時,銀幕上,“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銀幕下麵,許多人跟著一同唱起,“這是偉大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人們誰不懷念自己生長的地方呢?

大操場,還給我留下了幾件記憶深刻的事情。一件事是在大約64年,電子所研製出了高壓氙氣燈,號稱小太陽。為了向中關村的居民展示新的成果,電子所的人在大操場搭了一個幾十米高的架子,把小太陽燈架在上麵。夜裏,整個大操場被照得如同白晝,高燈下亮,人們可以在燈下打撲克,下棋,甚至看書。隻是燈下看顏色有點不鮮豔。以後上了大學,才知道高壓氙氣燈是色表好(就是看上去像日光),而顯色性不好(即常言說的,燈下不管色),燈光下,色彩鮮豔的花衣服,往往看不大出來。

大操場的西南角,還有一個燈光球場,它不像大操場那樣,比一個足球場還大,燈光球場隻是一個籃球場,但四周有看台。球場上方有燈,人們晚上也可以在那裏打籃球。還可以利用它四周的看台,在那裏開會。66年初夏,文革剛剛開始。有一天晚上,燈光球場裏放劉少奇關於文化大革命的講話錄音。那天不知為什麽,母親把我也帶進去了。隻聽錄音機裏放出劉少奇那濃重的湖南口音。當他講到那句著名的話,“大家問我文化大革命怎麽搞,老實說,我也不知道”時,引起看台上一陣嗡嗡的議論。現在想來,那時已是山雨欲來風滿樓,別說一般老百姓,就是國家主席,也是不知大難臨頭,死之將至啊。真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隨後沒有多久,整個中國,連國帶家,全都陷入了十年文革的浩劫之中。

文革中,周總理來過中關村,就在大操場參加過群眾大會。我事先也不知道周總理會來,隻是那時年少,閑著沒事,整天東遊西竄,哪裏人多往哪裏跑,生怕漏下什麽熱鬧沒看到。那天遠遠看著周恩來在露天搭的台上,用他那特有的口音講著話。講著半截,他停了下來,到台後麵去了一會兒,回來對大家講,(原話記不得了,大意是)剛才一個電話打到後台找我,我們的紅衛兵小將上了從滿洲裏去莫斯科的國際列車,他們要到車上去造反。我對他們講這樣是不可以的,勸說他們下來,最後他們總算是同意下來了。

文革中的周恩來,實在是太辛苦了。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科學院的這些事,不要說和武漢的,四川的造反派造成的麻煩相比,就是和旁邊的北大清華相比,已是輕量級的了,中關村好歹還沒有武鬥,可周總理還要找機會親自過問。想到這些,不由得不讓人感歎,天若有情天亦老。從周恩來逝世後悼念他,到天安門四五事件時紀念他,反對四人幫,中關村的人一直是站在前沿的。

大操場再往東一點,在物理所旁邊,就是那有名的中關村遊泳池。人們都知道,那時科學院第一任院長郭沫若用自己的私房錢---從他的稿費裏拿出的錢修的,許多中關村的的人在那裏參加過義務勞動。那正是毛主席號召到江河湖海,到大風大浪裏去遊泳的時候。當時連許多大專院校尚且沒有遊泳池呢。科學院有郭老撐著,真是財大氣粗,一下子就修了一個深水池,一個淺水池,都是標準的30米寬,50米長,還特地為小朋友修了一個蘑菇池。之所以叫蘑菇池,是因為在池子中間,修了一個蘑菇形的噴泉,讓小朋友們練習遊泳,增添一些情趣。

那深水池是要經過測試,獲得深水合格證後才能進去遊的。考試就是在深水池裏連續遊200米。遊下來,就發一個黃色的塑料證,縫在遊泳褲上。這對我們這些人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遊泳池每隔一個星期到10天換一次水。剛換完水的遊泳池,碧藍見底,池底的瓷磚看的一清二楚,池邊的牌子上寫著,今日水溫,15C。讓人看著不寒而栗。

有一回,剛剛換過水,幾個人坐在池邊,誰都怕涼,不願下去。忽然一個人教板,問誰能一口氣從這頭潛到那頭,50米呀。我那天也是不知哪來那麽大勇氣,站起來,也不說話,運了半天氣,然後一個猛子紮下去,貼著水池子底向前遊,眼睛看著池底的瓷磚在眼前一塊塊的掠過。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漸漸覺得快要憋不住了,忽然在清澈的池水中看見了池壁,咬著牙緊劃了幾下,終於在手觸到池壁的同時,浮出了水麵。那天池裏幾乎沒人遊,我在眾目睽睽之下完成了這一壯舉,上岸之後,聽見好幾個小孩在說,剛才XX樓的那孩子潛了50米。打那以後,我就更相信許多事情往往多堅持一下,成功的機會或許就大些的說法了。也更相信周邊環境如果是透明清澈的話,就比較容易看清目標的說法了。

那時的遊泳衣褲的概念也與現在的截然不同。那時女的遊泳衣都是包得嚴嚴實實的,也沒人聽說過比基尼,誰要是敢弄個比基尼到遊泳池裏亮一下,非引起圍觀不可。男孩的遊泳褲則是盡量往小裏做,僅僅將要害部位包起來,戲稱是為了減少阻力和節省布料,那時買條布的遊泳褲確實是要布票的。還有就是為了把肚子上的六塊肌肉亮出來。不像現在美國,女的遊泳衣要多小有多小,男的則人人穿個大褲衩子。

到後來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我們也不用上學了。在那血色浪漫和陽光燦爛的日子裏,我們上午到北大清華看大字報,後來又看武鬥,下午就泡在遊泳池裏,有時遊完了午場回家吃個飯睡個午覺,又來遊晚場。曬的後背上的皮脫了一層又一層,(那時也沒什麽防曬油),一直遊到秋天遊泳池關門為止。說來,那時整個兒一個胡吃悶睡,沒心沒肺。連家被造反派抄了,也照樣去遊泳。那時也不用讀書了,偶爾遊泳遊累了讀幾本,也是閑書野史,不知是誰從學校圖書館裏順出來的。什麽《第三帝國的興亡》,《福爾摩斯探案集》,《基督山恩仇記》,《茶花女》。就這樣,遊到69年,過了整整四個夏天後,偉大領袖一揮手,知識青年到農村去,弄得我們這幫人頓時作鳥獸散。待到幾年後回來探親,故地重遊,再回遊泳池,滿眼望去,已是一個熟人沒有,全是下一代的新麵孔了。

現在再回去,有時還能路過那裏,還可以聽到遊泳池裏人聲鼎沸,但我是不會再進去了,留在那裏的,是我記憶裏的童年和少年。

來到美國後的第一個暑假,想去打工不知道去哪打,有個同學說他認識一個台灣人,在新澤西開了個旅館。新澤西的法律是旅館的遊泳池要有life guard --救生員,那老板想找一個人當救生員,問我會不會遊泳。我一聽,這活不錯,遊泳還不容易。這活坐在遊泳池邊,一邊曬太陽,一邊還可以當girl watcher. 於是馬上就同意了。坐著灰狗,跑到新澤西,學了兩天CPR,三下五除二,就把救生員的執照考了下來。哪知老板馬上把執照拿走掛在牆上,他坐在遊泳池旁邊去當救護,讓我去幹maid的活。感情就是讓我去替他遊一下,把執照考下就完了。氣得我心裏暗罵,爺不伺候你了。找個借口,炒了那台灣老板。當然這是題外話。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夏宮 回複 悄悄話 還有新華書店,也是我小時常去的地方,在大操場旁邊。每年冬天,在新華書店前麵的小廣場,大家排隊,每家還能分到5斤紅薯。
amblewind 回複 悄悄話 還有大合社,小合社呢。

不知道你也是中關村的。餛飩侯,我想往的地方。
恬然寧靜 回複 悄悄話 你記得真清楚,一下子就 把人帶回了中關村,今年回去時還去福利樓
茶點鋪買了點心懷舊,還是當年的味道。我還記得中關村一小兩旁,
有兩排芙蓉樹,很美麗。大操場對麵,有個冷飲店,夏天人們散步乘涼,
都會去那兒買那種很酸的酸奶什麽的。
無論如何,中關村這塊地和這兒的人,給我們這些在中關村長大的留下太多記憶了。真不希望它再變了。
薇娜 回複 悄悄話 太熟悉了!四不要禮堂,大操場,我童年和少年時代所有的電影都是在那裏看的。遊泳也是在中關村遊泳池學會的,其實是被同學一腳踹下去的。福利樓的點心那叫香啊,可惜當年沒錢,常買點心渣解饞,5毛錢一大包,放粥裏吃。
糍飯團 回複 悄悄話 中關村遊泳池即將拆掉了
中關村醫院怎麽著也算是三級甲等醫院(最高級別),
vivaldibow 回複 悄悄話 以為侯哥文章不帶英文,這篇可能是疏忽了.
另外侯哥在中關村的時候那個農貿市場在
不在? 印象中是84-86左右的事.還有那時後
靠近北大那一邊是320和331的終點站,很多
公共汽車停在那裏,很壯觀.好象87還是88
年左右都變掉了.
ashang 回複 悄悄話 福利樓的點心我還記憶猶新,我老公還常念叨那兒的奶油卷,我們有時散布路過波士頓的一些俄國小店,他非得去買個奶油卷吃,吃完了又說,嗨,比咱中關村的差遠了。
京城曼城一線牽 回複 悄悄話 四不要禮堂仍然還在,但不放電影了;福利樓的餐廳幾經換主,現在是郭林家常菜,福利樓的中關村茶點還在,哪裏的蘋果排不錯.大操場讓新的科學院圖書館占了一半,遊泳池還在的.中關村醫院快成社區醫院了.82樓83樓變成自由市場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