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複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謹以此文獻給有過和不曾有過上山下鄉經曆的朋友。
威風堂堂進行曲.
(1)兒子高中畢業了
老剛的兒子小剛如願考上了最想上的大學,如果這小子在大學裏不像有的孩子那樣,四年下來,換七八個專業,那起碼現在是可以這樣說,以後大概不用替他操太多的心了。
俗話說,好飯不怕晚。從三月初,兒子就開始陸陸續續地收到大學的錄取通知,而且學校一個比一個好。一家人漸漸明白了,越是好學校發榜越晚。隨著收到的錄取通知越來越多,全家隱隱感覺到,兒子期盼中的學校可能可能越來越近了。
四月一號那天,老剛和兒子幾乎是同時從 e-mail 裏得知被那所大學錄取的消息的。兒子此時正在 M 州另一所學校裏進行獎學金的 interview 。老剛立即打電話給兒子報喜。出乎意料,兒子在電話另一頭不太激動地說了句,我已經知道了,就沒什麽話了。老剛還想和兒子開個類似不要範進中舉之類的玩笑,但聽著電話那頭的兒子似乎興趣不大,話到嘴邊,也就沒說。
一個月以後,老剛看到了兒子在學校的畢業生座談會上的發言稿。兒子感慨的寫道,錄取之前,我一直想象著那個會令人激動的時刻。郵遞員拿著一個厚厚的大信封,向站在門口翹首以待的我緩緩走來,然後是全家打開那沉甸甸的大信封,然後是要把房子震塌般的歡呼。可結果完全不是這麽回事,這一切都沒有出現。收到錄取通知的感覺是那麽平靜,背後還夾雜著一些茫然和惆悵,以及對未來的一絲畏懼和忐忑不安,反而不如期盼錄取通知時那樣興奮,充滿激情。
老剛看了這些,心中似乎也有同感。當年自己考上大學時,似乎也是這樣一種心情。甚至在以後大學畢業,分配工作,出國,研究生畢業,找工作,達到目標以後,都有過這樣的感覺。
兒子在發言稿裏還寫道,其實,今天,當我如願以償的時候,我才發現,追求目標的過程,比達到目標更讓人興奮,更讓人懷念。我們申請大學的過程其實可以歸結為就是要向學校說清兩句話,我是誰,我為什麽要到這兒來。老剛讀到這兒,不禁深深吸了口氣,兒子長大了,有思想了。
說實在的,老剛打心裏頭並沒有覺得美國比中國好到哪去。尤其是這幾年,國內發展越來越快,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各方麵都追上來了,誰回國一趟都好像是去享受, 去腐敗一次似的。老剛覺得美國還可以留戀的就兩樣東西了,一個是空氣,國內的汙染可是人人都知道的。還有一個就是大學。無論如何,美國的 HYP 比中國的 top 3 還是強多了。可老剛自己心裏也明白,話雖這麽說,要動真格的回國去幹,老剛還真是有賊心,沒賊膽。目前隻好以不變應萬變,先這麽混著了。
自從網絡泡沫破滅以後,老剛覺得自己也迷失了方向。從 Start up 公司回到原來的大公司後,老剛也不知道自己下一個目標是什麽。公司的事情應該說是駕輕就熟,混日子不成問題,可就這樣下去嗎?生活是那樣的平靜,老剛索性過起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日子來了。陪兒子參加各種比賽,幫兒子準備 SAT , AP 考試,也就是在幫助兒子解答微積分習題時,老剛還能感覺到一點快樂,還能覺得有點成就感。有時出差,兒子一個 email, 把不會做的題寄來,老剛回到旅館,不管多晚,也要馬上做出來,再給兒子寄回去。如今,兒子如願以償了,老剛也覺得自己的努力多少沒有白費。
兒子從 M 州 interview 回來後,老剛還是多少有些壓不住心頭的喜悅,對兒子說,你小子還行,不愧是你爹的兒子。怎麽樣,暑假帶你回中國遛遛,看看你老爹當年走南闖北的地方。你老爸年輕時的那點破事,你好歹也得知道點。什麽九寨溝,張家界,英法德俄,你以後有的是機會去。自己去,和女朋友去隨你便。唯獨這中國的北大荒,是你老爸當年下鄉的地方。你不和老爸去,以後永遠不會有機會去。
兒子說當然好啊,隻要暑假不再讀書,去哪都樂意,我也真想好好放鬆一下了。當下,老剛就上網查了中國的列車時刻表,車次,價錢在網上都一清二楚。回去的路線和日程基本上就定了。時間就定在六月初,路線就是當年老剛下鄉的路線,北上黑龍江,去北大荒。等兒子五月份的畢業典禮一完,兒子就可以先走。老剛因為公司裏有事,隻好等到六月初再走,而且隻能在中國呆兩個星期。
剩下來的時間過得很快。畢業典禮的日子馬上就到了。當校長在畢業典禮上對畢業班的學生們說,祝你們像鴿子一樣在天空展翅飛翔的時候,出人意料地從講壇後麵的一個箱子裏拿出幾隻鴿子,放它們飛向了藍天。然後,像所有的校長一樣說道,現在,請把你們帽子上麵的穗子放到左邊,你們現在畢業了。
老剛聽著這話,看著孩子們把帽子摘下來,拋向天空,互相擁抱著,歡呼著,心裏一陣翻騰,百感交集。自己雖然上了大學,讀了研究生,可卻沒上過高中,也沒見過這種場麵。想想我十八歲的時候在哪兒?在幹什麽?這些孩子們真是幸福。
和你一樣,我也沒上過高中,初中隻讀了一年多,但也沒耽誤作為“知識”青年遠赴北大荒。。。
你說得也正是我想說的。
餛飩侯啊,你這篇文章真讓我百感交集喲。
你敢說大西北沒有給過你一生中最深邃的感動?我相信,當你和大西北的戰友們歡聚一堂的時候,人類心靈上的一種崇高而平凡的東西被挖掘出來了。這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定義的感情,就像故鄉的鹽一樣,是鹽,可它是甜的。
誠如於傑所說:“當真正的苦難逝去的時候,我們完完全全有資格以幸福的心態來品嚐苦難的記憶,就好像京城裏生意紅火,收費昂貴的知青飯店一樣“憶苦思甜”。盡管曆史給我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但我們能說這僅僅是一種矯情與造作嗎?”
所以,我不羨慕他們這一代,他們是生活在“自我”中的一代,他們的欲望是一種對物質如金般的欲望。這當然不是他們的錯,一個時的代機器造就一代人。我承認,他們的生活條件遠比我們那個時代優裕得多,他們在自由的土壤裏得天獨厚地成長,更是讓許多人羨慕不已。但他們著的世界,卻是一個複雜得多的世界;他們這一代人將要麵臨的競爭、壓力和挑戰,是我一點也不羨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