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從齊達內的鐵頭功到蘇軾的留侯論

(2006-07-11 21:19:49) 下一個

世界杯決賽上,齊達內對馬特拉齊的一記鐵頭功,留下了千古絕唱。事發之後,網上一片沸騰,有批評的,有稱道的。

 

批評的歎曰,離勝利隻差十分鍾之遙,小不忍則亂大謀,為何不再忍一忍呢?

 

稱道的讚曰,士可殺,不可辱,這才是爺們兒。

 

由此不禁使人要問,究竟是應該認可士可殺,不可辱呢?還是應該認可小不忍則亂大謀呢?兩者似乎都有理。

 

忍不住又從書架上拿下古文觀止,重讀了一遍蘇軾的留侯論。不由得不佩服蘇軾論述的精辟。

 

開篇第一句,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上來就把什麽是豪傑,什麽是勇說得清清楚楚。據說當年林副主席臥室內掛的三幅條幅,其中之一便是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另外兩條,一條是天馬行空,獨往獨來,一條是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克己複禮。

我雖不推崇林副主席,但對林對勇的認同還是佩服的。我是在批林批林批孔時聽說的這句話,然後才驅使我去讀了留侯論。

看來齊達內這回是應了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之說了。沒能做到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他所作的真是如蘇東坡所買描寫的,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 所以,稱不上大勇。原因就是其所挾持者不甚大,而其誌不甚遠也。 被對手罵了一句據說是“忘恩負義的一條狗”,就忘了自己是來幹什麽的了。

當然,人都有一開始想不明白的時候。張良當年也幹過“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的事。所以,蘇軾也替他惋惜,子房以蓋世之材,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於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為深惜者也。

今天,我們似乎也可以將用同樣的話用於齊達內身上。以老齊之“五十年明星之才,而出鐵頭功之計,此眾多粉絲之所為深惜者也。”

那麽,見辱之後,不拔劍而起,挺身而鬥,當如何應對呢?

蘇軾說了,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我忍你一百次得勝,但隻要讓我得手一次,就讓你徹底玩兒完。

成敗就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倘若齊達內,忍到最後,PK得勝,那時他盡可以再回到馬特拉齊麵前,隨便他說什麽,馬特拉尼都得聽著。

可惜的是,要做到這樣實在是太難了。所以張良這樣的人物,曆史上兩千年才出一個。所以蘇東坡在文中結尾,讚道,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那末,士可殺,不可辱,就不對了嗎?我認為也不是。那要看是什麽樣的辱? 傅雷,老舍,就是最好的榜樣。他們知道,那樣的辱,不可忍,那樣的重,不可負。麵對那樣的辱,他們根本不去挺身而鬥,而選擇以死抗爭。

所以說,忍辱負重,不是不對,而是要看什麽樣的辱和重了。當然,我們若以子房之才去要求齊達內,那是苛求他了。

再多說一點。常常看到有的父母教育孩子,他打你,你就打他。或是某個女士說男士,他都罵我了,你不幫我罵他,還拉我走開,像個男的嗎? 

本人愚見以為切切不可。除了前麵所說的對於勇的理解之外,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您的孩子,男朋友,老公,生命一定會比那些街頭混混值錢。爭鬥升級,難免有死有傷,況且老美許多人有槍,即使您想象中,或希望,您的孩子,男朋友,老公是高倉健,最好也別去逞匹夫之勇。說輕了,把自己降成他們同一個水平,說重了,有性命之虞。此類例子,不勝枚舉。我在這裏先說了,本人就是(song2,找不到這個字)

曆史已經證明了,倘若韓信不鑽那街頭混混的卡巴檔,而像齊達內那樣施以鐵頭功,項羽就不會死於烏江。張良若是在圯上老人讓他拾鞋時,說一句,老邦子,讓本公子給你撿鞋,擠兌誰呀?劉邦就沒有大漢江山。

男士更要記著,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張良,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張良看上去可沒有什麽男子氣。

是不是真的男子漢,外表固然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

留侯論—蘇軾

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誌甚遠也。 

夫子房受書於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複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當此之時,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於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材,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以僥幸於不死,此圯上老人之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後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莊王伐鄭,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莊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句踐之困於會稽,而歸臣妾於吳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報人之誌,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剛也。夫老人者,以為子房才有餘,而憂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何則?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於草野之間,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項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戰百勝而輕用其鋒;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見於詞色。由此觀之,猶有剛強不忍之氣,非子房其誰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為魁梧奇偉,而其狀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誌氣。嗚呼!此其所以為子房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四書五經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渾沌侯,何時見下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