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曾於2005年8月以另一個ID發表於文學城
北京人藝是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簡稱,在北京更簡稱為人藝。聽說今年秋天他要來美國上演他的拿手好戲<茶館>。在此閑聊一些有關人藝的事.人藝成立於1952年,以演出京味話劇聞名。有人稱他們善演“郭,老,曹” 的戲。就是郭沫若,老舍,曹禺。其實最叫座的是老舍的茶館,堪為人藝的顛峰之作。至今盛演500多場不衰。其他還有<駱駝祥子>,<龍須溝>,以及郭沫若的<虎付>,<蔡文姬>,<武則天>.曹禺的<雷雨>,<日出>,<膽劍篇>也是非常有名的節目。此外,還有什麽<萬水千山>,<箭杆河邊>,<同誌,你走錯了路>>,<剛果風雷>,<李國瑞>,<吳王金戈越王劍>,<天下第一樓>等等上百出話劇,不少是因應當時的時代和政治環境而上演的。現而今,真正盛演不衰,還是老,曹的劇目。 如果要套用一句唐詩的話, 那就是,“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老曹萬古流” 。也不是說那些劇就不好﹐但傳下來的是真好。
人藝劇場在北京燈市西口。文革以前,它的排演場在燈市東口。我小時候曾去那裏麵玩過。看見過他們做的道具。紙板做的碗,雪茄煙,窩頭,木頭做的房子,不要說在舞台上看不出破綻,就是放在眼前,若不拿手摸摸,也很難看出真假來。打那兒我才明白,為什麽演員在舞台上摔杯子砸碗,他們總是不碎。
人藝排演場的櫥窗裏,掛著他們的劇照,久而久之,從劇照上就記住了演員們的模樣。60年代北京沒有現在這麽大,人藝的演員大部分就住在燈市口附近,人藝的宿舍,好象就在史家胡同。走路或騎自行車就可以上班。有時在街上走著,就可以遇見人藝的演員。那年頭也沒什麽追星族,頂多和演員對麵走過後回頭多看兩眼,嘀咕一聲,這不是人藝的XXX嗎?
要說人藝的演員,按今天的標準,大概沒有一個算得上俊男美女的。若是憑相貌去考電影學院,戲劇學院,大概都得落榜。可是若論演技,沒有人不佩服的。一部<茶館>匯集了幾十位大師級的演員,可謂群英會璀。於是之演的王掌櫃,藍天野演的秦二爺,鄭榕演的常四爺,英若成演的劉麻子,黃宗洛演的鬆二爺,這幾個主要角色自然給觀眾留下極深的印象。其他眾多配角演員也是演得出神入化。幾句台詞,就把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現在觀眾麵前。
大名鼎鼎的董行佶,演過廖仲愷,孫中山, <蔡文姬>裏的董祀,60年代在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裏播送過 <敵後武工隊>, 在茶館裏 除了演過馬五爺,還 演過一個沒有一句台詞的茶客。
朱旭,在電影<闕裏人家>,<沒紐扣的紅襯衫>,<刮痧>裏都是主角,還都得過獎。您要是現在回北京,還能看到75歲的他和84歲的鄭榕在合演<屠夫>。那才叫爐火純青,寶刀不老呢。在此不多敘。他在<茶館>裏,也演過一個沒有一句話的茶客。
孫靜修知道吧,全國多少人聽過他講故事,<茶館>拍電影時,他雖然不是人藝的,也在裏麵演了一個沒有一句話的茶客,就那麽一個伸手不讓你說話的動作,就讓你過目不忘。跟您這麽說吧,<茶館>裏隨便拿出一個演員,到了影視界,用今天的話說,那都是大腕,都是角兒(念覺)。你看他們和別人一塊兒演戲,就是覺著他們不一般。
演<茶館>裏 穿灰大褂 的李大千,在<<尋訪畫兒韓>裏演的甘子虔,真把鄧友梅筆下挑畫藝人的形像表演得淋瀝盡至。
李婉芬﹐在茶館裡演龐四奶奶﹐也就在第三幕裡演了不到10分鐘﹐可你看她在電視劇<四世同堂>裡演的大赤苞﹐有誰不拍案叫絕。
此外還有,演康六的牛星麗,演過電影<老井>,演說書的覃宗堯,在電視劇<二馬>裏演老馬,演龐太監的童超,在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裏演雷軍長。演秦二爺的藍天野,在電視劇<渴望>裏演王扈生的爸爸,想必這些角色都給人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至於於是之在<龍須溝>裏演的程瘋子,<青春之歌>裏演的餘永澤,恐怕更是有口皆碑了。我的感覺是人藝演員的演技要比電影演員的演技高多了。電影演員,你怎麽看都是覺得是在演,而你看人藝的茶館,你就覺得是人活生生的人物站在舞台上。打個比方跟您說吧,你要是在街上能遇見一電影演員,您準保是直呼其名,叫他劉XX,陳XX,王XX,可您要是見著於是之,就恨不得對他講“王掌櫃,您硬硬朗朗的“。見著童超,你就想說:”龐老爺,您吉祥“。這可不是我一個人說。李婉芬就講過,她演完大赤苞之後,走在街上,孩子們見了她,不喊李奶奶,而喊大赤苞奶奶。人藝演員們塑造的這些人物,已經深深地植入人們的印象裏了。
1999年,我看人藝青年演員重排的<茶館>。帷幕拉開,看到我熟悉的演員們以從舞台上消失,想到他們有些已經作古,頓覺星轉鬥移,人去樓空,心中有說不出的惆悵。真有“念舞台之悠悠,獨蒼染而涕下” 的感覺。 直看到第二幕,大令要殺劉麻子時,一聲”就地正法“,我才覺得似曾相識,差點按看京劇的習慣大叫一聲“好”。翻開演員表一看,赫然印著王德立,果然是老演員。不信,這次<茶館>來美演出時您聽聽是不是這一嗓子與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