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雄也怕病來磨

(2011-08-22 19:56:15) 下一個
      俗話說的直爽:好漢經不住三泡稀。甭管是凡夫俗子還是蓋世英豪,在拉稀麵前人人平等,到第三回的時候都成了軟殼蟹。古往今來的英雄好漢,被殺的遠遠不及病死的,因此變態們就經常琢磨,要是那誰病好了那?虎子不想再架空這個,也沒打算從有人那天起開始數幾個英雄是被砍頭大卸八塊、幾個好漢是吃完藥才死的,今天眼光聚焦,一是別出洋,二來就最近這一百年吧。


      最近一百年中國誰是頭條英雄好漢?擁毛挺蔣肯定吵成一鍋漿糊。可是毛的天下蔣的江山,都老老實實供著孫中山,全恭恭敬敬叫一聲國父,因此這頭把交椅還得孫大炮坐。
      孫中山頭上的帽子一萬多個,國父先行者大總統呀,定義上他是專業打天下的。其實按職業分他是醫生,隻不過大醫醫國或者是轉行了。不是有一種叫法孫逸仙博士嗎?這個博士不是他出名後大學為了巴結榮譽送給他的,而是他辛辛苦苦讀出來的。香港西醫書院最優異的成績畢業,當了兩年醫生小有名氣,這就是為什麽他敢上天津見李鴻章,咱好歹也是廣東一聖手呀?
      西醫什麽時候在中國盛行的真說不太清楚,不過鴉片戰爭以前就有了。1881年李鴻章在天津開北洋醫學堂,是中國第一所官辦的醫學院。在此之前西醫早就被社會認可了,醫學這東西不是挑大神,也不能事後諸葛亮。同一個病人中醫治不好西醫治好了就這麽簡單,中西醫之爭實際上在1881年以前就定論了,新中國建國以後提倡的也不過是中西醫結合而已。
      既然官方認可了,學西醫在當時是又時髦又實惠。不少人走這條道路,也有不少人象孫中山一樣或者改行或者學一半不學了。這種情況沒出名的咱不知道,出名的起碼還有倆。魯迅就是學醫學到一半不學了,一退學成了文豪。還有郭沫若也一樣。這郭老比魯老多點話題,他是考上陸軍軍醫學堂,一看日本那裏機會更好就沒去天津報道。這麽一看學醫學到一半退學就能成為大文豪,虎子當年不知道這個,規規矩矩學完了,白白耽誤了大文豪。
      現在進了醫學院的基本都畢業了,虎子班進去的時候56男女畢業時男女53,少的那3位一年級時就公派留洋了。其他班缺一個兩個的也不少,有蹲班的、有自殺、有病死的,還有一位上一半跟魯郭兩位前輩一樣,學成了我能救國嗎?於是毅然決然回鄉當農民去了。過一年後悔了請問老師我能複學嗎?從魯郭那會兒就不能吃回頭草再說你是千裏馬嗎?
      要是都能順溜畢業幹嘛孫博士簡曆裏要說最優異的成績畢業?大鍋飯的情況這話好像跟現在公務員們的簡曆有些接近。原因就是當年畢業沒那麽容易。首先要會外語,西醫嗎洋文教課。學習也艱苦,最後學成的能有一半就不錯了。就拿湘雅醫學院做例子,第一屆招了30人,畢業時就剩10個,那20個裏麵好像沒一個有名的。魯郭這二位沒學成是不是也有太辛苦的成分?不過據虎子了解,日本那疙瘩進了大學就是放羊哪能學不成呀?
      孫中山的情況和不少美國政界人物相似,醫生做成功了想拿國家練練手。美國的情況比如上次選舉時那個叫迪安的,當州長然後想當總統,沒當成咱當民主黨主席。孫中山也想這麽走,可惜晚清沒那規定,李鴻章哪裏看得上廣東一醫生呀?正常途經走不通幹脆革命吧,就這樣開天辟地。現在是不是也存在這種情況?看來政府要好好管理一下醫生了。
      孫中山雖然後來成了政治人物,可他是受過完整醫學教育和培訓,又當過醫生的,那些東西盡管荒廢了可是不容易忘了呀?令人奇怪的是,等到他自己生病的時候,廣東小有名氣的醫生的本事不知怎麽不見了?

      孫大炮的脾氣越來越大,身體也越來越虛弱,最後身上出腫塊,這下是非看不可了。1924年最後一天到北京,住進協和醫院,一檢查是肝癌。
      近代史的名人得肝癌的孫中山是第一個,後麵跟著就多了。虎子小時候有一年爹媽突然說已經給你請好假了不上學回老家,原來是姥爺病了,肝癌。很快就去世了,聽見爹媽安慰姥姥:這病沒辦法,謝富治就是剛剛得肝癌死的,國家領導人都治不好,您就。。。。。。
      虎子的姥爺是酒徒,喝出肝癌的。孫中山喝酒可是不是酒鬼,那年月肝炎沒那麽多,看來還是鬱結許久的緣故,革命尚未成功嗎。後麵那些名人名將得肝癌也是名利場上勾心鬥角的緣故。不過孫中山得這個病也算運氣,如果和袁世凱一樣得的是腎病,老夫少妻得讓人編排成啥樣呀?
      孫中山為什麽上協和治病?曆史上說是北邊的馮玉祥、段祺瑞、張作霖先後電邀孫中山北上共商國是,孫中山接受邀請,因此抱病北上,積勞病劇,為了國家命也不要了。在咱們中國,曆史學家用的筆和一般人用的筆不一樣,大家用的筆杆子是直的,他們用的筆杆子是彎的。來北京治病又不是來坑蒙拐騙有什麽不能明說,非要改成捐軀?北邊那三位是跟他客氣了,可是要是沒病上北京幹嘛?廣州商團造反剛平定,萬一在北京讓人家扣下來怎麽辦?
      這麽說不厚道?看看他孫女自己寫的:“12月27日,國民黨通電反對段祺瑞召開的善後會議,祖父和段祺瑞公開破裂了。祖父的病情更加嚴重,需要到北京治療,祖父同意了。” 查查其他人的回憶錄說真話的那種,一致說是到北京治病來了。為什麽上北京?當時廣州香港的水平差,上海還行,不過北京有家醫院叫協和醫院。洛克菲勒基金會辦的,完全按美國的模式,別說在中國,當年在亞洲也是數一數二,因此孫中山一行人就為這來到北京。
      事情也巧了,這時的協和院長正好是外科,是頭一個中國人當協和院長的叫劉瑞恒。孫先生遠道而來不能怠慢,馬上診斷:肝癌,並伴有廣泛的腹膜轉移。已經轉移了怎麽才來看,孫中山不是當年在澳門開東西藥房的嗎?這還真不是孫中山既然幹了革命學的那些醫全不要了,而是醫生的職業毛病。別人有病他往重裏說,自己有病他往輕裏想,一直以為就是消化不良。
      這種情況馬上手術,劉瑞恒二話不說切開了一看趕緊縫上吧,太晚了不能做手術,放射治療治療吧沒辦法就是拖一天是一天了。
      一聽老大得的是絕症,汪精衛一幫人傻了眼,看看西醫就是在那裏維持,張靜江建議西醫沒辦法咱們找中醫,七嘴八舌說得孫中山也同意了,於是找中醫。要找就找最出名的,北京那會兒名氣最大的是有陸黃芪之稱的陸仲安。這主意傳到劉瑞恒劉院長耳朵裏他急了,不管你是孫大總統還是孫大炮,如果吃中藥的話給我出院,因為劉瑞恒是反中醫的幹將。結果是孫中山從協和搬出來,住進鐵獅子胡同。這一段,在孫科筆下,就成了孫中山主動要求出院,因為在西醫那裏吃中藥是不義。這點事情就不義了,孫中山幹過的那些事算什麽呀?
      中醫接手半個月就同誌還須努力了,怎麽治的不清楚,反正後來評京城四大名醫沒有陸仲安,劉瑞恒反到因為是孫中山的主刀大夫而路人皆知了。可惜他成也名人敗也名人,沒幾年就栽在名人身上。

      劉瑞恒是協和醫院的院長,由他負責孫中山的治療是理所當然的,那麽誰推薦的陸仲安?
      當時人的筆記是:“有人” 。於是後來習慣想當然的就說:“胡適” ,因為陸仲安治好了胡適的病。
      這故事就是不經推敲,胡適這輩子和魯迅、郭沫若那幫人一樣是死硬的反中醫,這不是白給他治好病了嗎?幸虧胡先生自己記日記,把市麵上那些中醫混混的說法都拋開了,原來胡適的病根本就不是中醫治好的,胡老先生沒完沒了地說明,解釋來解釋去差點成了騙子。到現在還有人說,孫中山不信中醫,大家還請胡適去勸說,真有這事兩人一見麵更不會吃中藥了。
      孫中山自己的感覺沒錯,陸仲安的本事是用黃芪。肝病的症狀是浮腫,他不管肝不肝還是黃芪,二天以後大家挺高興,看看腳不腫了,再過兩天腹瀉不止,徹底的沒救了。他這教訓後來的神醫記住了,治楊勇那中醫就不用泄的法子,一個勁的灌,最後肚子跟大鼓一樣。這個灌的法子被福建一個叫楊振華的中學西用,發明了851,軍事醫學科學院也鬧出雙胞,晚期腫瘤病人一個一個喝成血吸蟲患者,就是因為太賺錢了,科委加衛生部兩個部居然就處理不了他們。
      不管怎麽說,孫中山死之前還能立個遺囑,國民黨最後奪下江山,不象你辦事我到底放心不放心最後也說不清楚。肝癌到現在還是絕症,再出錯也不過是少幾個月的事。可是輪到梁啟超了,好像鐵板定釘本來能活好幾百歲,結果讓庸醫耽誤了隻活了孫中山的歲數。
     民國那群名人對中醫的態度挺一致就是不信,是不是盲目崇洋媚外?就拿康有為來說,當年頭疼得沒命了,中醫沒辦法隻好等死。不知哪根筋動了自己翻醫書是西洋的,對了症狀自己去買藥,吃下去就好了。這種初級水平都能強過一城的中醫,你讓他怎麽能再信這傳統醫學?不過他要是真頭疼死了,沒有南海聖人的攪和,中國曆史沒準能走另外一個軌道。
      康聖人正眼不瞧中醫,梁啟超更是上綱上線,正式提出中醫不是科學。不過梁先生具體做的沒那麽絕,尿裏有血,找中醫看看。當然不是一般的中醫,京城四大名醫肖龍友、施今墨、孔伯華、汪逢春的頭一名肖龍友。要說這四大名醫還是名副其實的,孫中山在鐵獅子胡同時,肖龍友、孔伯華也來看了,知道輕重沒誇口,功勞留給大嘴陸黃芪了。
      據說肖龍友一治,梁啟超不尿血了,於是去協和看病。這段故事多看一遍有邏輯問題,治好還看西醫?再查梁啟超日記原來尿不尿血不知是老肖還是誰說的,根本不是那麽回事。那天伍連德來訪,一看你這是腎病不能大意,要趕緊看,梁啟超一聽這話趕緊上北京。
      梁啟超幹嘛這麽聽伍連德的,兩人算廣東老鄉,交往不錯,在梁任公眼裏,東北防疫時的天尊伍連德是五十年來中國學者頭一號,他說的自然是對的。為什麽上北京,因為伍連德專長是衛生防疫,這病還得找協和醫院。
      協和醫院一拍片子,左邊那腎有黑點,上手術台,主刀還是劉瑞恒。這次肚子打開以後沒什麽問題,腎也切了,肚子也縫上了。切下來的腎送病理科,那邊一切片,這腎沒毛病呀?怎麽能沒毛病片子上明明有黑點,再拿片子一對,靠,切錯了。

      1926年醫學不發達切錯了,到2026年醫學再怎麽發達還會切錯。這就是外科的本事了,有一句專業術語:能分清左右的外科醫生就是高手了。
      看看這外科醫生都是什麽腦子?其實呀也不能全怪他們,做手術就是不是左邊就是右麵,這裏麵有個理解問題。是病人的左邊還是自己的左邊?有時候手術室兩門,從這邊進來和那邊進來的左右不一樣不是?加上一天好幾台手術有時候頭一暈就不管左邊右邊了。
      梁啟超的右腎是不是也是這麽切錯了?1970年他兒子梁思成也住在協和,大夫一看喲您父親的故事我們上課講了,開刀以前一定要對照一下片子,因為當時護士用碘酒在你家老爺子肚皮上做標誌時寫錯了地方。梁家這才知道錯在哪裏,原來是馬大哈同誌幹的。
      這件事說來說去是一麵之辭,協和的病曆不公開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切錯了。梁啟超做完手術還沒好,於是當時不少人尤其是中醫說切錯了。梁啟超本人也含糊說了幾句,好像挺大度的樣子。到了現在就那倆證據,成了庸醫的典型了,還引經據典說協和為了麵子給隱瞞下來,當事人也就是劉瑞恒悄悄處理,轟出協和到衛生部當次長去了。
      這不知是哪位爺的高瞻遠矚,以為北洋政府也是丁八爺的標準,火車越出軌官越大。切錯了腎就處理成衛生部副,要是把梁啟超切死在手術台上那肯定是副總統了。人常說西醫憑的是手藝,中醫靠的是嘴巴,現在看來人家中醫的筆頭更棒,轉來轉去的也沒人查一查,老劉是去當次長,可是他和咱現政府的官一樣都兼著,協和的院長他兼到38年,日本人在北平待穩當了不能再兼了。
      梁啟超得的是什麽病?腎結核,這是結核的緣故,就算是切對了腎,按他那不聽人勸的脾氣,我行我素還是一樣。肖龍友說了句公道話:梁啟超是死在不良生活習慣上。
      其實這事本來就過去了,南京政府成立後,衛生部改衛生署,劉瑞恒當上署長,積極支持餘雲岫取消中醫的提案,徹底的得罪了中醫界。中醫界的活動能力不能小看,行走於公卿之門,最後還是撼動不了。
      這種死磕中醫的還真不是他一個,汪偽政權建立以後,諸民誼得勢了,盡管沒有再提取消中醫的事,可是就因為上次他參加提案,那個提案成了漢奸罪狀之一了。1960年劉瑞恒在紐約最後一口氣咽得這叫一個痛快,他一直當官,49年跑台灣去了,要是留下,解放以後中醫翻身,肖龍友也當上醫學會副會長,他劉瑞恒起碼要勞動改造,弄不好當漢奸槍斃了。
      都漢奸水平了,解放了改朝換代,餘雲岫又舊案重提,這次衛生口也有個高官支持,老紅軍、衛生部副部長賀誠。這次轟轟烈烈的,想著內靠毛澤東思想外學蘇聯老大哥,怎麽著也把中醫廢了,國內要破除迷信,學蘇聯他們有中醫嗎?可是到了還是低估了中醫的能量,幾個名醫一活動,賀誠罷官,閑了幾年在軍事醫學科學院蹲到75年。中醫這個南牆前麵,撞破了多少腦袋?
      上麵全是不信或不全信中醫的,死活信中醫的有沒有?有。

      1916年五月底,在哈爾濱的東北防疫總處處長伍連德收到大總統府的急電,抓耗子查土撥鼠把守海關這些都放下,坐上俄國人的火車到沈陽,再做幾裏地的馬車,然後換上日本人的火車,最後上中國人的火車,風塵仆仆趕到北京大總統府。
      這麽火燒眉毛為了什麽?袁大總統病了還不輕。三年前袁大總統禮聘英國劍橋出身的伍連德為大總統侍從醫官,但是不用在北京,隨叫隨到就行。可是他長年在哈爾濱防鼠疫,那會兒沒飛機,火車的話路上起碼兩天,老袁有病的話來得及嗎?
      來得及來不及反正五年這是頭一回召他,不是老袁身體好從來不得病,而是大總統侍從醫官不止他一個,一堆侍從醫官就倆西醫其他全是中醫。一位是北洋的老人,一位是他。聘請他一是中外聞名,二是他算是老袁從海外請回來的,三,最重要的,剛來中國時他在天津當陸軍軍醫學堂副校長的那三年裏,和袁大公子袁克定交情不錯。袁克定是袁家唯一一個相信西醫的。
      等伍連德一身東三省的風塵趕到袁世凱的病床前,那屋裏已經有數不清的大夫了。他沒幾個認識的也沒時間數,最後知道的有名的中醫有劉竺笙和回回都少不了的肖龍友肖大名醫。除了這些以外,還有四處找來的神醫,什麽羅瞎子、王神仙。現在伍連德這個西醫到了,幹嘛?診斷總統得了什麽病,至於治療嗎?用不著。
      伍連德一看都這模樣了,尿毒症。好,他的使命結束了。和梁啟超一樣,袁世凱也得了腎病,不過他的腎病比梁啟超的嚴重。尿毒症就是尿排不出來,因為腎功能喪失。當時西醫的辦法如果是單腎的話開刀,袁克定沒意見,袁克文不幹。其次就是保守療法,老袁這個好幾個月了,是慢性的,可以在控製飲食的情況下吃些西藥。但是這些建議袁家不用,人家信中醫。
      頭一位名醫的診斷是內熱,需涼藥。第二位診斷是陰陽失調,進溫藥。第三位認為是陰虛,用熱藥。到底聽誰的?首先都送給當家的二太太,沒決定下來的時候其他幾位太太各有各的選擇,最後勞苦功高的老馬夫也幫著選,結局就是涼的熱的溫的排著隊往袁大頭肚子裏灌。
      灌來灌去不見效,有個神醫靈機一動,用寒石散。好在這位神醫改良了一下,光用湯不用鍋底,不然老袁的肚子真成了老君爐了。伍連德使不上勁就在府裏看戲,看著看著老袁昏迷過去再也醒不過來了。送走了老袁換了老黎,伍連德還是侍從醫官報道一下回哈爾濱了,那些中醫神醫黎元洪想想算了不任命了。
      袁項城送命二陳湯的說法是戲言,不過他灌了一肚子湯藥去見閻王是史實。老袁一走,北洋那幫龍虎狗你來我往亂了十來年。到這裏變態一下,要是老袁不那麽快送命,中國曆史是什麽結局?老袁臨終的時候看起來是眾叛親離,可是北洋的實力還在,帝製也撤了。一旦他緩過氣來,會不會又能翻過身來?
      說歸說,老袁反正是死了,後麵被病折磨的英雄還多著哪。

      十幾年一晃過去,蔣光頭沒等統一先清黨,共產黨手裏也有槍,南昌起義開始黨指揮槍。起義以後人越打越少,戰死的逃命的失散的,最後上井崗山時已經殘缺不全了。
      這掉隊的人裏麵有個營長,大名鼎鼎的陳賡,掉隊的原因是左腿中了三槍。會昌一戰傷亡慘重,幸虧汀州有家福音醫院,院長的醫術高超,把腿上的爛肉挖掉,腿保住了。這位叫傅連暲的院長後來索性加入紅軍,可是陳賡不願意當一輩子瘸子,於是偷偷跑上海求醫。
      一個叛匪大上海找誰呀?陳賡直接去找宋慶齡。當年救蔣介石然後當了侍從參謀以前他曾經當過孫中山的衛士,孫夫人一看這個忙不能不幫,如果是別的毛病也許還猶豫點,這骨頭的毛病還真找對了,當時上海最有名的骨科醫院就是她兩表哥牛惠霖和牛惠生開的。
      她敢送她表哥倆就敢治,通緝犯怎麽樣?國表舅爺加上滬上名醫就有這膽量。真要傳出去了,誰敢動牛家哥倆,他們的小表妹找老蔣玩命。不僅僅是宋家的護短,而且牛家和宋家不光是姻親,當年宋牧師窮光蛋一個,就是因為小牛們的爸爸牛從周把小姨子介紹給他,靠那筆嫁妝發起來的,老宋和老牛比親兄弟還親。
      牛家兄弟醫術果然了得,陳賡不是瘸子了開始幹中共特科,上海待不住了去了蘇區。牛家兄弟繼續開業,先後當了中華醫學會的會長。到了1932年,陳賡又成瘸子來住院了。這回傷的是右腿,還是傅連暲的本事。保住了腿成了瘸子,牛家兄弟再治一回。
      牛家哥倆這不算通共,當時明白人都知道,抓誰都成就是不能抓陳賡。到了還真有個缺心眼的在陳賡看電影的時候舉報,接舉報的也沒腦子,這下抓條大魚送南昌去了。老蔣頭疼大發了,陳賡就是不服也不能殺他。殺了他下回危急時刻誰救自己?隻能好吃好喝最後還得放了。牛家哥倆那醫院治過的反蔣人物多了,靠山硬沒關係。
      128淞滬抗戰時,宋慶齡組織醫療隊,還是找大表哥,因為一戰時牛老大正好在英國,有戰地救護經驗。於是建立戰地醫院,救治了大批傷兵。牛惠霖有能耐有靠山人還不錯,於是就獲得稱號“中國醫界之柱石” 。813抗戰還應該是他吧,可是這回柱石找不到,去世了。他去世不是還有二柱石嗎?二柱石也在這年去世了。哥倆一個48一個46,都在抗戰開始這年去世了。
      據說是病死,一年死倆名醫還是兄弟有些巧合了,兵荒馬亂也沒人調查一下。事後想想沒準是日本人下的手。一來牛惠霖是紅十字會的支柱,二來早遭日本人嫉恨。為什麽呀?得從西安事變說起。
      西安事變的時候老蔣倉皇逃竄,現在沒有陳賡的腿了隻好靠自己的,結果把背摔傷了,回來以後天天疼得愁眉苦臉睡不著覺直不起腰。小宋還得找大表哥,牛惠霖看了看:把牙拔了就不痛了。老蔣的臉馬上耷拉下來,這事過去發生過。梁啟超生病的時候就有個醫生,說拔了牙就不尿血了。拔一個還尿,接著拔第二個,一直拔了七個照尿不誤。梁啟超說不要拔了,你就是把我手腳的指甲蓋全拔了,我該尿什麽還尿什麽。
      宋美齡也七上八下的:表哥能行嗎,梁啟超不是拔了七個牙都不管用嗎?牛惠霖說他那是腎我這是後背神經,肯定管用。老蔣問你打算拔幾個?一個不留全拔了。於是他妹妹妹夫大眼瞪小眼,最後小表妹一咬牙聽大表哥的,拔。拔光了以後老蔣的後背再也不疼了,抗戰開始的關鍵時候,牛惠霖妙手拔牙,讓領導中華民族抗戰的蔣介石挺直了脊梁。
      中華民族一樣是牙齒打掉和血吞,挺起脊梁,堅韌不屈了八年,終於贏得了最後的勝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