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史閑談】肉眼看不見的曆史 - 城頭緣何換王旗

(2006-04-05 06:16:29) 下一個
          中國曆史上,1644年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年份。崇禎十七年、永昌元年、順治元年,北京這座千年古都,城頭變幻大王旗,一年之內,紫禁城的龍椅上坐過三個皇帝。三百六十多年間,後人對那一年發生在北京的曆史,以及對中國的影響的探討經久不衰。

            幼時接觸這段曆史,是讀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在那個資源貧乏的年代,一遍又一遍讀那本小冊子。這篇成於抗戰末期的名文,形成了大順軍入城後腐化變質的觀點,以至幾年後大軍進北京之前,毛澤東也據此告誡就要奪取天下的共產黨人,一定要吸取李自成的教訓。

            曆史真的是這樣嗎?究竟是什麽原因使1644年春天的北京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明王朝從萬曆年間開始走向衰敗,滅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不是渡不過崇禎十七年?崇禎雖然為人猜疑多變,可是在明朝的皇帝裏麵還算是個勤政的好皇帝。北麵,滿清皇太極新喪,多爾袞上台,內部不穩,暫時不會大舉入寇。各地民變蜂擁,可是富饒的江南完好無缺。唯一的燃眉之急就是李自成,為什麽偏偏就躲不過去?

            李闖雖然一路斬將,也不過占了山西。明朝重京畿而輕外省,曆來在北京集結重兵。三大營號稱47萬,雖然虛額很多,但半數應該有的。戰鬥力固然不強,可是滿清多次兵臨城下,京營也算得上久經戰陣。北京的城防甚為堅固,自俺答以降,多次外敵兵臨城下都無法攻破。崇禎年間滿清也多次打到北京,京營野戰也許不濟,守城起碼能堅持數月,此外還有紅衣大炮的幫助。闖軍攻堅能力很差,一個寧武關就損失上萬精銳,為什麽攻北京如探囊取物?

            崇禎遲遲不南遷和命太子南下也不好解釋,君王死社稷是壯烈,可是有哪一個願意當亡國之君的?和其他朝代不同,明以南京為陪都,太子駐南京前朝也曾有過。崇禎不至於昏庸到這種程度,以致後來因為皇統的問題使南明覆滅。可以說崇禎在闖軍逼近時是不相信城陷的,而且文武也有這個信心,否則早就四散逃亡了。有一種說法是崇禎狠百官有逃命的企圖,故意不讓太子南下,大家一棵樹上吊死,這種推測未免太離譜。應該說崇禎在闖軍逼近時是不相信城陷的,吳三桂不日即到,一旦闖軍頓於堅城之下,各地的勤王兵馬也會陸續開到。崇禎不需要長期守城,隻要能堅持個把月就會轉危為安。

            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李自成兵臨城下之際,派出太監杜勳為使與崇禎議和,開出的條件是:“議割西北一帶分因而王,並犒勞軍銀百萬,退守河南” ,“願為朝廷內遏群寇,尤能以招兵助製遼藩,但不奉詔與覲耳” 。眼看就要進城了,竟然開出這麽優惠的條件?而崇禎在社稷顛覆的時刻居然不應允。李自成已經占據了陝西河南,割不割都一樣。而且他也已經自立為王了,現在就是掏出一百萬銀子的事,還可以借助他去剿滅張獻忠等寇,甚至抵抗滿清。即便將來尾大不掉,也比城破國亡強一萬倍。假設崇禎接受這個城下之盟,李自成就會解圍而去,丟掉到手的勝利。

      1644年3月17日,攻城的前一天,城裏城外雙方認定北京牢不可破,這個錯誤判斷從何而來?

(續文請看:http://www.talkskyland.com/dispbbs.asp?boardID=32&ID=12601&page=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