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
1. 煎餅
這種煎餅薄薄的,裏麵鋪上甜的辣的醬,撒上香菜,蔥花,包上一根油條,拿在手裏熱熱的,吃在嘴裏甜甜辣辣的。
高中剛開始的一段時間,我最喜歡在午飯的時候吃這種煎餅。學校門口做煎餅的攤子上用一種炸的很脆的餅包在煎餅裏,吃的時候異常地香。回上海的時候,媽媽買來給我做早點,還是那麽好吃。
2. 鍋貼
比起生煎,我一直更喜歡吃鍋貼,可能因為鍋貼的皮更薄的原因。住在老房子的時候,弄堂口有一個賣鍋貼的小飲食店,天天早上排隊。媽媽知道我喜歡吃鍋貼,就經常買了給我做早點。咬下去,油油的,一包鮮湯。朋友跟我說,生煎和鍋貼的區別在於,生煎是用活麵,而鍋貼是用死麵,所有有人喜歡生煎有人喜歡鍋貼,看來,我是喜歡吃死麵的。
3. 油墩子
上海的冬天,學校門口,車站,都會飄著這種油墩子的香味。攤販們一個勺子,放點麵粉糊進去,再放點蘿卜絲,然後蓋上麵粉糊,滋啦一聲潛入油裏炸,一鍋子油裏漂浮著很多這樣的油墩子,一雙筷子不停地給他們翻身。炸好的就放在鍋上的鐵絲架子上。給攤販五角錢,拿一張紙挑一個。下課肚子餓了,或是等車的時候,吃起來真是香啊。
4. 小籠
去年回國的時候,和媽媽去城隍廟,叫了一籠蟹粉小籠,一籠蟹黃小籠。我到現在都沒分清楚哪個是哪個。吃起來都差不多。南翔小籠好象也沒有以前的好吃了。記得小的時候吃的第一籠,那叫一個好吃。那個時候吃的也不是南翔的,而是雞肉小籠,咬下去一包鮮汁。
5. 生煎
初中的時候,學校對麵的住宅區裏有一家飲食店。每次體育課上完,就有很多男同學去買生煎。我一直搞不懂,為什麽他們這麽餓,有的時候是下午的第一節課,剛吃完午飯的他們還是去買一兩二兩生煎吃。初戀的男生也經常在那裏出現。終於有一次,我也去買了一兩,味道還真的不錯。後來吃上癮沒多久,我就畢業了。
6. 陽春麵
我生平隻吃過一次陽春麵。初中的時候,走一刻鍾的路,就有一家叫小吃王國的點心店,裏麵有所有你叫的出名字的點心。我和死黨經常去那裏吃午飯。有一次,心血來潮,叫了碗陽春麵。裏麵什麽都沒有,加了點蔥。不過味道還不錯。
7. 臭豆腐幹
當年等在小攤邊上,一手一個紙碟子,一手一根牙簽,碟子上澆上紅紅的辣椒醬,一下子買十塊臭豆腐幹。吃了還不夠,小販都來不及炸,通常身邊還有幾個人也在等。有段時間,大家都用塑料盤子,好象不大衛生。炸的金黃的表皮,咬下去燙燙的,裏麵的豆腐軟軟的,香香的,想到就要留口水啊。爸爸有的時候回家路上在小區門口買上幾十塊,也能做一盤菜。
8. 油豆腐粉絲湯(單檔雙檔)
這個是我死黨的最愛,天啊,每天中午,在那個小吃王國,不是雙檔就是單檔,我最煩吃油豆腐和豆腐皮卷的,還有油麵筋。不過我的死黨吃的那個叫鮮。現在美國我居然把這個當寶貝吃,咪上一口真是舒服。
9. 酒釀圓子(甜酒釀)
這個是媽媽的拿手好點心,媽媽做的桂花甜酒釀比買來的要好吃。每次吃完晚飯,媽媽總會拿上一碗酒釀小圓子。媽媽知道我不喜歡吃大的有餡的圓子,所以,大年初一的早上,總是特別給我做小圓子。甜甜糯糯,加上酒釀的味道,真是醉人。小的時候,我喜歡單吃酒釀,媽媽說會醉的,可是有一次我吃了整個酒釀,也沒有醉。酒釀通常是圓錐形,中間有一凹陷小窩,加上桂花的就有星星點點的黃色小花。
10. 茶葉蛋(孵雞蛋)
你最近幾篇貼子最喜歡就是這三篇了, 哈哈,讓我食欲大增啊, 可惜是晚上了,要睡覺了, 不能再吃東西了.隻要找幾粒放在嘴裏吮吮, 不然口水就會滴出來~~~
那種蛋的確是叫喜蛋,被你一提醒,想起來了。當年我跟你一樣,那個吃的勁頭異常大,特別喜歡吃蛋黃,據上海的筒子們講,真的已經絕跡了。
在複旦的大學時代是一生難忘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