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博文
(2024-03-13 22:45:34)

經過古陸核的持續產生和碰撞合並,也經過地殼板塊活動的衝撞擠壓的造山作用而導致花崗岩山係持續累積,地球上第一個超大陸,凱諾蘭大陸在烏爾大陸的基礎上於二十七億年前形成了。凱諾蘭大陸被稱為超大陸不僅僅因為它比烏爾大陸大很多,也因為這塊連續的大陸包括了當時地球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陸地。這時的地球也經曆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沉積岩的形成。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3-06 22:10:08)

花崗岩是組成陸地的主要物質。花崗岩比玄武岩輕,而且陸地地殼又比海洋地殼厚。因此,地殼浮在地幔上時,陸地相比海洋盆地高出很多,露出海洋表麵。現在的陸地占整個地球表麵的三分之一。五大洲的每個大陸都有多個古老而又堅實,大小可達幾千公裏的地塊,稱為古陸核。整個地球陸地上有三十多個古陸核。最古老的有三十八億年,穩定地存活到現在。相比較,海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2-29 22:33:49)

在1962年十月發生的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冷戰時期的標誌性事件。人類第一次被推要核戰爭的邊緣。美蘇的對峙持續了十三天,最後達成妥協。蘇聯從古巴撤離導彈,美國也從土耳其撤出中程彈道導彈。同時,雙方同意隻能在地下進行核武器實驗。為了確實協議的實施,一個全球標準地震台網建立起來,監測地表震動的情況。一百三十五個觀測站的數據統一收集傳送到丹佛郊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2-27 09:30:41)

除了得到杜·托伊特等少數的支持者的努力提倡,大陸漂移學說還是沉寂下來,直到二戰結束之後。我一直悲觀地認為人類永遠無法避免戰爭。戰爭導致無數個體的生死,家庭的破碎,但是它是人類整體社會解決矛盾,自我修複的機製。就像甲殼動物在一次次艱難的蛻殼中長大,人類文明也是在一次次戰爭中發展。這是社會性生物的一個殘酷又無奈的事實。尤其是從近代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2-22 23:20:00)

1910年的一天,喜愛戶外活動和探險的魏格納正在臥床養病。百無聊賴之中,他注意到牆上的世界地圖。美洲東岸的海岸線和非洲西岸的海岸線相吻合。特別是美洲巴西突起的部分對應非洲幾內亞的凹進的部分,就連細節都像齒輪一樣可以咬合得紋絲合縫。其實,以前就有不少人觀察到這種現象。大家隻認為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但是魏格納頭腦中靈光一閃:美洲和非洲原本就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2-13 21:19:59)

大撞擊產生的高溫熔化了地球的岩石,形成一大片地幔洋。遠處看去,地球就像一個熠熠發光的橙紅色圓形液珠。因為小行星體的兼並和小行星的撞擊,以前地球在形成過程中也曾有過地幔洋。但是這次應該是最大最後的一次。地球上產能的機製包括月球的潮汐力,小行星的撞擊,以及地球內部的放射性同位素物質的輻射。至今地球內部還有強烈的核輻射反應。同時,地球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2-10 19:21:42)

夜空中最大最明亮的星體是月球。人類文明史上,人們賦予無限神話崇拜和浪漫情懷的天體隻有太陽和月球。但是,月球的起源卻莫衷一是,直到1984年在夏威夷的一次特別學術研討會議確定了大撞擊假說的主導地位。 地球誕生後不到五千萬年裏,一顆原行星以四十五度偏離角撞擊到原地球。原行星的質量大概是原地球的三分之一。撞擊速度大約每秒十公裏。這次撞擊不像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2-04 22:02:45)

地球確實不起眼。它的質量隻有太陽質量的百萬分之三。事實上,太陽係所有行星的總質量不到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二。行星隻是太陽形成的副產物。四十六億年以前,一片星際雲物質不知受到何種擾動,產生密度的不均勻漲落。物質由引力作用向高密度的原核區域聚集,產生熱量。十萬年後,原始太陽成了一個原恒星,就像是一團冷煙中心溫暖的火種。星際雲的收縮也形成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2-02 22:14:50)

五生命和家園 1977年的九月五號,旅行者一號探測器出發了。它的任務是探測太陽係的外行星。三年內,旅行者一號相繼飛越木星和土星。因為觀測土星的衛星泰坦的重要性,旅行者一號的飛行軌道經過了特別設計。它在完成土星行星係統的現測後,放棄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直接往太陽係的外太空飛行,再飛越出去。 旅行者一號攜帶一部金唱片機。人類是如此的孤獨,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4-01-28 16:33:42)

2006年回了一趟老家。趁機去了出生地天河鎮。整三十年前我們從這裏搬出來。天河鎮離吉安兩個小時的車程。然後沿著蜿蜒的小路走進山溝裏曾經是住家的三線醫院區。現在已是一片橘林和一家看林人。醫院和職工宿舍早已不存在了。隻剩些許殘垣斷壁和上麵依稀模糊的時代標語。不變的是那條小溪流和鳥啼蟲鳴掩照下的潺潺流水聲。 現在想起來,二十多年前在上海的日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