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正文

《生命和家園 07》

(2024-02-29 22:33:49) 下一個

在1962年十月發生的古巴導彈危機是美蘇冷戰時期的標誌性事件。人類第一次被推要核戰爭的邊緣。美蘇的對峙持續了十三天,最後達成妥協。蘇聯從古巴撤離導彈,美國也從土耳其撤出中程彈道導彈。同時,雙方同意隻能在地下進行核武器實驗。為了確實協議的實施,一個全球標準地震台網建立起來,監測地表震動的情況。一百三十五個觀測站的數據統一收集傳送到丹佛郊外的數據中心進行處理。附近就是風景如畫的紅石州立公園。

全球標準地震台網極大地促進了地質學的研究和。哪怕是微弱的地震,地震位置,深度和強度都能精準碓定下來。地質學家發現地震都集中在大海中脊和諸如環大平洋的海陸邊緣。這些地震和火山勾勒出地質板塊的邊界。地球表麵的岩石層分裂成七到八塊大板塊。包括中國在內的歐亞板塊西邊在大西洋中脊與北美洲板塊相接,東邊在日本太平洋海溝與太平洋板塊相鄰。地震和火山等地質現象正是地質板塊活動的結果。

地球中間部分的地幔處在高溫狀態,靠近地殼部分的溫度有一千攝氏度,而內部靠近地核的部分的溫度高達近四千攝氏度。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地幔物質是一種半流體的固態。因為從地核到地表的溫度梯度,對流在地幔中形成:底層高溫的低密度物質往上升,而高層低溫的高密度物質往下沉。經過十多億年的動態調整,地幔裏形成了穩定的對流單元。它們一般深幾百公裏,長寬達幾千公裏。對流運行一周需要一億多年。

對流上升的地幔岩漿在大洋中脊冷卻,形成新的玄武岩地殼。因為地幔對流的拖曳作用,海洋盆地的地殼和地幔表層固化的岩石圈隨之移動。當遇到陸地地殼時,海洋地殼的玄武岩較重,往下俯衝沉。同時,地殼的擠壓將陸地地殼抬起來。所以,地殼板塊一個簡單的活動就是在大洋中脊形成,然後在俯衝帶消失。在這種基本的地殼運動之上,各大板塊也產生了相對的移動。這樣就完成了威爾遜循環。大平洋板塊和北美洲板塊在加利福尼亞州相遇的地方還有一種特殊的橫向滑移的行為,形成地震頻繁的斷裂帶。印度板塊不斷移向歐亞板塊。這種陸陸板塊的擠壓,形成了世界屋脊的喜馬拉雅山。非洲板塊正在移向擠壓歐亞板塊。地中海會因此而消失。事實上,非洲板塊自己正在分裂。東非大裂穀是地球上唯一一個陸地裂穀,形成於兩千多萬年前。現在東非大裂穀一帶點綴著火山和湖泊。它也曾經是原始人類繁衍活動的地方。多年以後,這裏將變成一片海洋,非洲大陸也自此一分為二。

大洋板塊和大陸板塊相遇的地方往往形成溝槽,並且有相對淺層的地震現象。但是大洋地殼的俯衝帶可以延伸得很深,達兩百公裏。這裏有深層的地震,也有火山。在遇到高溫的地幔時,部分玄武岩地殼在高溫高壓下再熔融,緩慢地形成花崗岩。鋁矽酸鹽的花崗岩較輕,往上浮,形成一排花崗岩島弧或者山係。由於板塊之間的持續擠壓作用,花崗岩島弧逐漸累積,最後就形成原始大陸。整個地殼的主要物質成分依次是氧,矽,鋁,鐵,鈣,和鈉。大陸地殼主要由花崗岩組成。也是因為花崗岩密度較低,浮在地幔之上的花崗岩地殼可以更厚,達幾十公裏,突出海洋的表麵。我們多數的像泰山和黃石之類的名山都是花崗岩。堅硬的花崗岩在風化侵蝕之後依然挺拔。因為有二氧化矽的石英和鉀鈉矽酸鹽的長石成分,花崗岩呈現出灰色。黃山和泰山的景色由水墨繪畫來表達是最好不過的了。

—寫於2022年10月2日(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