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柳林

中國、美國 - 生活中的方方麵麵,與親友、同好分享。
博文

機場實拍-偶見美國年輕媽媽實例教子 有感2019-06-26作於芝加哥機場等機時 懶坐長亭昏欲睡, 忽聞咫尺踏哭聲。 頑皮小子嬌無力, 疼愛阿媽色不形。 席地可人我無賴, 仰臥佯慟儂有情。 奈何嚴慈有規矩, 斂容收戲走麥城。 賴著席地不起。等媽媽來抱。 再出一招,順勢就地臥倒。強烈抗議媽媽不管! 媽媽就是不管!沒辦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回憶父親張三慧-兼記大動蕩時代的兩輩知識分子 張衛平 2012年12月初稿 2015年6月修改 2019年6月父親節,三改 父親一生追求第一。成也於斯,敗也於斯... 一. 緣起 今年(2012年)五月初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州府鳳凰城偶遇正在美國公幹的母校校友會總幹事郭樑先生。郭老師提到他主持清華校友會十年以來,一直潛心研究成功校友的成功之路,以期對學校育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莊子用“白馬過隙”形容人的一生匆匆,當然誇張。杜甫的“兒女忽成行”遂成萬古名句。到了現代,小、中、大學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刻年的尺度,也可以被人用來感歎人生苦短。是啊,僅僅需要回溯五十年,若中國人還循著幾千年的習俗,那今天女兒的年齡都該有上清華附小的孩子了!
2014年,附小、附中成立100周年進入發小們的話題。開始不經意。後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15-03-24 13:15:38)

我讀完碩士,留校當了兩年助教,1987年離開了清華。隨後的8年在海外念書和工作,連國也沒回過。再後來幾乎是年年回去,大都是一年幾次。次次必回清華。不敢妄說對母校作為一個教育場所有什麽太深的眷戀。實在是因為清華園是家。是父母生養的地方,是兒時夥伴撒尿和泥,交出兩肋插刀朋友的地方。
2010年4月回國辦事,特意安排在當月的最後一個周末在家。主要目[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有幾個月了,《微信》變成了與朋友們日常交流的主要渠道之一。這麽快地被一個身外之物給“俘虜”了的情形,回過頭來想想,還真不多見。使用中慢慢地體會出了些許規律。比如《微信》大多是勵誌的段子。也就是“正能量”的多。不免就猜疑,“負能量”的事哪去了?今天發生的事,是個啟發。
昨天(1月18日)芝加哥又飄雪花,氣溫重回冰點以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14-09-08 09:51:27)

2013.7.4
引子
自己的母親上個世紀三十年代長在河南農村老家。有一表姐相從甚親。後來母親由父母媒妁之言,與父親定親後,就離開家鄉,跟在祖父身邊上中學,上大學(祖父是中學校長並在那所大學裏任教)。畢業後與父親完婚,隨父親到北京生活了。表姐在家鄉,結婚生子,一輩子留在了農村。
五十年後的一九八四年,母親想起這位年逾古稀的老姐姐,說想讓她[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6)
(2014-09-07 08:32:44)

2013年4月
先嶽母華宜玉教授在清華教了五十年建築美術,桃李滿天下。老人家二零零五年仙逝。寫一篇回憶她的文字一直在醞釀之中。零亂的頭緒不少,缺一條線串起來。清明來了又去了,壓力漸大。想起一件二十年前的往事,與建築和嶽母有關。正好開個頭。其它稍後續上。
華宜玉和她的學生們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從紐約轉學至西北大學念書,在伊利諾伊州的Evan[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14-09-07 05:54:01)
2013年1月17日
談論國人講英文不容易。講淺了,落俗套。講身邊的事,得罪人。講多了,一不小心,可能失手。前不久,我非常喜愛的一位論家寫文回憶一位父輩。主人公是語言大家,橫跨英文中文。文章寫得瀟灑,流暢,讀了兩三遍才釋手。緊接著一篇談國人講英文。心裏咯噔一下。果然就引起爭論。所幸論者都是讀書人,心平氣和,點到為止,學了不少東西。但在人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2014年8月
今年春節在陽曆一月底,離美國的節日不遠。有位北京老鄉,節前來電話,邀請除夕夜一起包餃子。我說從去年感恩節開始,大、小宴就沒斷,一起party好幾回了,元旦鍾聲就是在你們家聽的,這次別張羅了。老鄉熱火衷腸,加上新置的豪宅,圖個人氣兒,堅邀。那我們恭敬不如從命,除夕夜揣上酒,欣然赴宴了。同邀的還有一對朋友夫妻,先生掛牌懸壺,是醫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1]
[2]
[3]
[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