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博文
(2023-06-15 17:25:40)

感恩科大報效祖國 ──記中國科大6532班 6532集體撰寫 1965年8月,我們24位同學滿懷科學夢與報國心,從全國各地來到位於北京玉泉路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成6532班。我們6532班在中國科大求學五年中曆經文革四年。1970年7月,我們懷著遺憾與失落,告別中國科大,離開6532班,從安徽馬鋼一鐵廠,奔赴基層、邊疆、廠礦、農村(“四個麵向”)。迄今四十多年過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6-12 11:45:48)

我的母校中科大 陸宗偉(643) 我是中科大643的學生,也就是1964年入學,近代化學係(即三係)的學生,正規的學業隻完成了兩年基礎課,後來就被卷入了萬劫不複的文化大革命,直至1970年,才分配工作,在科大整整呆了六年!雖然社會上對我們這兩屆大學生頗有非議,但我覺得,盡管我們中隻有少數人能在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既定方向上實現自己的理想,成為兩院院[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6-09 15:32:49)

永難忘卻的記憶
還愛霞(6424)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區發生了6.8級大地震,其後又於3月22日發生了7.2級強震。那時我們是地球物理專業大二的學生,還在上基礎課,尚未接觸專業課知識。地震發生期間,二係全係都在北京海澱冷泉密雲水庫引水工程工地勞動。7.2級強震發生後不久就接到科學院的通知,要調我們全班到邢台震區參加現場地震工作。 3月26日淩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首都民兵師無後座力炮方陣訓練記實 朱天相(636)編輯 王祖德(6361):最近各(微信)群熱炒九三閱兵的照片和視頻,我發一張當年我們在校時參加天安門廣場國慶民兵閱兵訓練時的照片。比較一下,頗有意思。記得有一年通過天安門時,我校方隊都穿了黃色翻毛軍用半高腰皮鞋,正步走時哢哢作響,很是威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6-03 21:40:1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為母校六十華誕而作 郭於軍(6266) 我是北京101中學的優秀學生,1962年我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係。當我跨入校門時,看到校門上方有一幅橫標寫著“歡迎你!祖國未來的科學家!”,心中油然蕩起報效祖國的激情。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3-05-29 09:42:13)

從報考科大說起 林鍾光(6262) 1962年中,我高中畢業,麵臨高考和填寫報考誌願。我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十分幸運的是,中國科大錄取了我,圓了我的大學夢! 在眾多高等院校中,我為何選擇報考科大?要回答這個問題,還要提到一個人,那就是我的哥哥林鍾聲。 科大創建於“大躍進”的1958年。我哥哥是科大58級首批1634名新生之一,他就讀於高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編輯部|方勵之專輯 [編者按]嚴濟慈(1901年1月23日—1996年11月2日),字慕光,浙江東陽人。法國國家科學博士,物理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物理研究奠基者之一。曾擔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作者導讀]嚴先生去世的時候,我沒有(也不能)去追悼行禮,沒有(也不能)獻上一支告別的白花。但是,我相信,嚴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關於“人才出在62級” 華新民(625) 62級同學入學後,即傳出“人才出在62級”的說法。這個說法,從其口氣來判斷,應該出自某個老一輩的科學家之口,一般認為可能是嚴濟慈或華羅庚所說,但是至今無從考證。隻能從他們二位對於62級新生表現出特別的欣賞和親自授課的熱情看出來,比如嚴濟慈自告奮勇給62級新生上普通物理課,華羅庚給數學係62級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5-25 20:58:25)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賈忠貞(6011) 【情係科大】編者按:本文作者賈忠貞一家是科大之家。先生王鬆桂是科大6011(數學係)學生,1965年畢業留校任教。科大1970年下遷到合肥,1971年作者也隨遷合肥,任教科大數學係,教授非數學專業的微積分、線性代數、複變函數、數理統計等多門基礎課程,並著有《矩陣不等式》一書。作者的兩位女兒均[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科大瞬間】特刊
《我們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慶 科大給我留下了什麽?
陳克強(6234) 我是仰慕中國科大的大師之名於1962年考入科大的,1968年畢業,整整6年。但在科大真正讀書隻有三年(後三年搞“四清”和文革),但當時中國科大的大師們如嚴濟慈的“學問,學問,勤學好問”,錢三強的“有所不為才有所為”,華羅庚的“讀書要由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