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1.41 感恩科大 報效祖國

(2023-06-15 17:25:40) 下一個

感恩科大 報效祖國

──記中國科大6532 班

6532 集體撰寫

 

1965 年8 月,我們24 位同學滿懷科學夢與報國心,從全國各地來到位於北京玉泉路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組成6532 班。我們6532 班在中國科大求學五年中曆經文革四年。1970 年7 月,我們懷著遺憾與失落,告別中國科大,離開6532 班,從安徽馬鋼一鐵廠,奔赴基層、邊疆、廠礦、農村(“四個麵向”)。迄今四十多年過去了。

在2010 年7 月畢業四十周年之際,全班首次歡聚一堂,暢談離校不忘“我是中國科大學生”的初心而所做的業績。當年我們的輔導員、後任科大化學院院長的俞書勤老師,專程出席6532 聚會深情祝詞:“6532 的同學,科學報國責任心強,為科大爭光使命感強,雖然畢業後從事各行各業,但都做出了優異的成績。你們都是好樣的!我為你們感到驕傲!”

2015 年7 月,我們6532 班中國科大入學50 周年慶典座談會上,當年化物教研室主任、後任科大副校長的辛厚文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你們653(1)、(2)兩班是錢誌道副校長抓的科研實驗班,基礎好,課業重,寄予厚望。可惜遇上文革……文革後的科大少年班,就是延續你們兩班的辦學模式。”在座的馬興孝、劉凡鎮老先生、化物係現任領導及在座的同學都感到莫大欣慰與自豪。

我們6532 班,俗稱“老五屆”(即考上大學未學完大學課程就畢業分配從業的文革前的一批大學生),是遭遇文革摧殘最重的“前17 年末代大學生”,雖未能實現“科學夢”,但科大五年磨礪了我們拳拳“報國心”!在24 位同窗學友中:有建樹頗豐的著名高校博導與學者教授,有為中央領導醫療保健的專家,有上市公司的董事長,有負責外事工作的官員,有行政部門的公務員,有獲得科研獲成果獎的行家裏手,有基礎教育師德模範的特高級教師,有行業領先的實驗師與企業家,有享受國家省部級津貼的優秀才俊,更多的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

僅就絕境逢生而言,我們與母校同命運,6532 班就是中國科大的一個縮影。試看:中國科大創校第11 年就“南遷”,6532 入校剛一年就“文革”停課;迄今母校和本班都自強不息有所業績。可謂:浴火涅槃重生,逆境愈挫愈奮;不忘報國初心,務實為民精英。

(一) 精彩充實的中國科大

入校伊始,1965 年9 月—1966 年5 月,學校帶領我們參觀了石景山鋼鐵公司、國外工業展覽會和人民大會堂;組織我們參加了國慶節擺廣場圖案及民眾遊行(64 級學長是扛無座力炮的民兵方陣),還到釣魚台國賓館門前歡迎來訪的國際貴賓,大家都近距離見到了敬愛的周總理。劉達書記常做報告,講學習目的與科大教改,談人生目標與科大前景。我們和祖國共呼吸,同命運,“科技強國,我的責任”——“又紅又專、理實交融”的校訓,刻骨銘心。

我們6532 班屬近代化學係化物專業,“化物專業是一門交叉學科,在我國隻有科大開設,是錢學森、郭永懷學部委員創辦的。”辛厚文主任給我們上第一堂化物專業教育課,俞書勤輔導員帶領我們參觀化物實驗室,親自演示了紋影儀(國內僅有兩台),介紹了高速攝影機、爆炸室等科研設備,還有錢學森的研究生馬興孝等一批化物精英帶領我們。這一切使6532 班全體同學的“科學夢”更真切、更現實。“化學物理的旗幟不能倒!”我們熱愛化物專業,願為繼承化物、推進科技發展拚搏奮鬥。

我們6532 班入學前兩年主修課程有英語、數學、物理、政治和體育,到大三才開設化學課程。英語分快慢班,在中學有英語基礎的同學與兄弟班組成了快班,由李佩老師親自授課,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在中學學俄語的同學分在慢班,但實際教學追趕快,進度更快,超前進入了第二外語(學校要求“精通兩外”)。科大對數學非常重視,用的教材分甲乙丙三檔,數學與物理專業都用甲型,我們653(1)、(2)是“用化學方法研究物理性質”也采用科大自編的甲型教材,由中年數學家鄧教授講授,以至於辛厚文、俞書勤等老師多次肯定咱們化物專業的特長之一“數學功底打得厚實”。我們653(1)(2)和02 係、04 係等物理專業學生一起在202 階梯教室上物理大課,著名一級教授錢臨照老先生親自講授《普通物理學》,教材是美國加利福利亞大學哈裏德(Halliday、Resnick)編著的,並選用六本課外教材(包括麻省理工的、伯克利的)作參考書,所以校圖書館的物理資料都被借完也全然不夠。至今,同學們清晰記得錢教授講課的音容笑貌,他以親自表演來示範電子傳導“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相互碰撞而把能量迅速傳遞過去,讓大家腦竇洞開,記憶猶新。知名教授親講基礎課,介紹前沿學術思維、理念和科技方法,這就是中國科大的學術雄厚之底氣。

學校軍訓必須學會三大基本功(隊列、射擊和拚刺刀)。我們反複操練“預備用槍”,“快猛狠”的動作使許多男生虎口裂血。尤其是實彈射擊,6532 班全部及格,個別成績優良,其中班長李俊清獲準用重機槍點射五發,令人驚羨。科大是新中國的抗大,軍紀校風,“三老四嚴煉為戰”是我們的榮耀。同學們每天都在吸納新知識的興奮熱烈緊張氣氛中忙碌著,每天的路徑就是繞著“教室—圖書館—自習室—食堂—操場—宿舍”做圓周運動,其它地方無暇光顧,就連打飯排隊、開會等候這樣零碎時間,同學們都見縫插針地拿出自帶小本背單詞記公式……自習室的燈光徹夜不熄,同寢室六人很難湊齊,“開夜車”的同學還沒回來,“開早車”的同學就去教室了。勤奮鑽研,樂此不疲,日以繼夜,習以為常,真是“不要命的上科大”呀!這種“拚命鑽研”的科大精神,浸透我們靈魂。憑著這股“精氣神”才有6532 班學生後來在各行各業創造出的業績。

1966 年2 月寒春,學校派我們到京郊冷泉村參加京密引水工程大會戰,科大師生與當地農民一起頂著春寒挖渠、壘壩、防震(邢台地震餘波)、減災保平安。為民造福、與民同甘苦,是我們科大人的義務。

6532 班是團結友愛、強凝聚力的優秀班集體。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中表現積極,1965 年秋的環校園越野男女混合賽跑中名列前三,班上多位選手還參加石景山區萬米賽和首都高校迎春賽跑。6532 班學生多才多藝,陳德元自己組裝收音機是新生中的高手;王錫濤邊登山邊織毛衣引得路旁婦女驚愕不已;曹德明的笛聲悠揚;曹桂友、張敏的二胡水平不凡;汪誌勝導演的二人組合演唱《橋》主題歌“老朋友再見”震撼人心;王錫濤扮姑娘隨阿爸的“逛新城”唱出科大新生進京的感情;蔣鳳仙小組自編自演自己上大學之事,至今仍在6532 班津津樂道……。洪誌良是新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個博士後,成長為複旦大學的博士生導師。

從入學起,6532 班就融入科大這個大家庭並經受社會活動的鍛煉。大一期間,班長李俊清成為全年級第一位新生預備黨員;王三山同學第一學期就加入共青團,團員占比約88%;1969 年秋本班到北師大操練參加國慶二十周年大學生萬人方隊,地化專業輔導員李曙光老師(後來成為院士)帶著我們跳“大海航行靠舵手”舞蹈並演唱,還在全校國慶匯演中得了大獎呢!

(二)顛沛流離的科大

1966 年6 月,北大“第一張大字報”引起轟動,科大派出全部大轎車送師生去北大“取經”,回校後抓走資派的大字報鋪天蓋地,“炮轟”、“火燒”校係黨組織,劉達書記首先被打倒。華羅庚老師自帶馬紮拄著手杖看大字報,還貼了“……發我深省催我奮進……(54 字文)”回應學生責難。科學院派工作組進駐中科大,把學生劃成“左、中、右”,後來工作組撤走了,其領導也被揪出來。接著北工大傳來“血統論”,革命幹部子弟成了紅衛兵、工農子弟成了紅五類,其他出身的變成了“黑五類”。1966 年8 月,大串聯開始了,同學們自願組合成“宣傳隊”、“戰鬥隊”到全國各地宣傳黨中央文件和毛澤東思想。在“無人監管、自己隨便”動亂時期,有可能放任自流乃至胡作非為,但6532 班沒有一個抄家、打人、違法亂紀、做壞事的。這就是我們作為“中國科大學生”——“君子慎獨”的人格定力,自律自尊自強自愛。

1967 年“複課鬧革命”,沒有學生敢看專業書,沒有老師敢上文化課,大家就請實驗老師教吹製玻璃儀器的技術活兒,楊頌惠等人還跟老師傅到北京化工廠實習。針對當時的狀況,張水生等同學登門拜訪係主任郭永懷院士,請教怎麽辦?郭主任勸導學生們學好英語、抓好數學,但事實上,僅有少數同學眼光長遠,曹桂友同學在寢室裏一邊拉著跑調的胡琴,一邊推演數學難題,蔣鳳仙、陳德元被派去搞分子篩富集氧氣科研攻關,大部分同學屬於“3211”(三餐二覺一書一球)。

整個校園氛圍也是逍遙、消極、消沉,女生搞“十字繡”織毛衣;男生到處買元件裝半導體收音機。大家調侃“我們在搞兩條路‘線’(毛線與電線)的鬥爭。”

文革時期,學校分兩派,6532 班也有對立的兩派,但是“和平共處”在同一寢室,從來沒有爭吵打鬧過。這就是中國科大學生以大局為重,“良心”戰勝“派性”的具體體現。

1969 年春,軍管科大的鐵道兵部隊率領全校師生(包括被監控的劉達書記和“學術權威”們),浩浩蕩蕩開進北京南良鄉梁各莊,參加移山填壑、開掘隧道和鋪設鐵路,後查
知所鋪設的鐵路是北京到太原的京原線,屬於中央機關往西北疏散幹線,也是正在建設的東方紅煉油廠的重要戰略通道。在三個月的會戰中,我們睡帳篷吃露餐,操風鎬打炮眼,掄大錘砸巨石,用鋼釺撬頑石,推礦車填山穀……,也見識了108 噸炸藥削平山頭的壯觀場景。工休日,同學們跋涉20 公裏去周口店參觀龍骨山的山頂洞,見識“北京猿人”,這種渴求真知,索根溯源的科學素養沒有泯滅。科大師生施工安全,優質高效,部隊指戰員深感佩服,稱讚“科大學生幹啥都是好樣的!”

中國科大最重大的事件就是搬遷。1969 年12 月那個難忘的天寒地凍的冬季,中國科大舉校南遷。先頭部隊一到安慶就把當地黨校和四中全占滿。學生們用稻草打地鋪睡地板,早上起來濕毛巾都凍成冰塊了。先報到的同學們分散到4812兵工廠等處,給後續隊伍騰地方,但仍然容納不下,才有“28個半人進省請願”,李德生認為“池小養不了大魚”,批準科大搬遷到合肥,合肥師範學院騰出校址。中國科大安排05係開展校舍的基礎建設,安排02 係或04 係去淮南挖煤,安排03 係去馬鞍山煉鋼。為此,我們6532 班和643 班以及隨遷的專業老師們,進駐馬鋼一鐵廠的車間倉庫,6532 班24 位同學們分別被分配到爐前、燒結、澆注、修罐、化驗等崗位,每月每人6 元補貼,和工人師傅同吃同勞動同搞科技革新,真正打成一片。我們6532 班雖遭受文革摧殘沒能念完專業課程,但我們在特殊年代的中國社會學習了無字之書:冷泉挖渠——學農、良鄉鋪路——學軍、馬鋼煉鐵——學工……我們科大學生在社會大熔爐裏“理實交融”,煉就“又紅又專”,還有什麽苦不能吃,還有什麽問題難倒我們?!

從1970 年3 月—7 月,安徽工宣隊接替首都工宣隊全麵管理中國科大,再加上某些自稱“正統無產階級”的工人師傅趁“一打三反”迫害科大師生,置南遷動蕩之中的中國科大於最黑暗的低穀時期。一時黑雲壓城搞得師生惶惶不可終日,6532 班汪誌勝、張秀娟等同學被抄行李、信件和日記本;團支書謝吉麟被馬鋼工宣隊懷疑為“516 分子”,接受隔離審查、輪番批鬥、內查外調、延遲分配,直到1970 年8 月底,經過俞書勤、王榮傑、馬興孝老師的共同努力救助,工宣隊才讓謝戴著“516 嫌疑分子”這莫須有的罪名分配到窮鄉僻壤的塞外農村,1979 年5 月阜新縣公安局下達紅頭文件予以平反,1986 年6 月科大黨委派審幹負責人專程到阜新市教育學院明確表示:“以後凡涉及謝吉麟在文革中表現的事找我們科大黨委。”母校科大以她博大胸懷護育著莘莘學子。謝吉麟沒有辜負母校恩愛,無愧於“我是科大學生”,47 年來始終耕耘在基礎教育第一線,讓更多更好的中學生考上大學完成自己未竟的“科學夢”,被評為湖北省特級教師,授予“武昌名師”,享受政府津貼。

回首畢業47 年,在風雲驟變大環境中,6532 班學生憑著科大五年的曆練,在適應與生存、就業與改行、轉型與提升、繼承與開創中充分展現強勁的社會活動能力。

科大南遷曆經四十多年中科大人的嘔心瀝血勵精圖治,不僅在安徽站穩腳跟恢複元氣,而且追求卓越越辦越好。科大學子都是特殊材料鍛製的不鏽鋼!無論是戰天鬥地,還是政治風浪,“我是科大學生”激勵吾儕前行。中國科大自立於國內名校前列,正創辦“雙一流”世界名校,我們已畢業的老科大人為母校一切感到無比的驕傲和由衷的自豪!

(三)奮力創新的科大

憶往昔,崢嶸歲月,看今朝,吾儕爭奉獻。畢業47 年的6532 班同學沒有忘記母校科大的培育之恩,沒有碌碌無為而虛度年華,在各自崗位上為國家建設盡赤子之心開拓創造力求完美。

當年以江津狀元考入中國科大的戴開元,畢業後分配到合江縣長航社(集體所有製)當船工,他奮發圖強堅持自學考入中科院研究中國造船史,獲中科院和美國特拉華大學兩碩士學位,退休前是紐約《世界日報》的編譯,為世界認識中國做出貢獻。

當今中國科大的量子科學聞達寰宇,而在量子化學領域的“拓荒牛”之一李俊清,是6532 班的班長,也是第一名共產黨員。他1978 年考上中科大的第一批碩士生,並由母校公派到美國深造,回國後在辛厚文副校長舉薦下,李俊清獨立出版專著《量子化學中的X〆方法及應用》,又和其他著名學者合作出版《X〆方法》量子化學專著,曾到清華大學、蘭州大學等高等學府講學,在國內量子化學界小有名氣,於1986 年被評為副教授,之後第二次出國,完成30 多篇學術論文,再回國後與劉凡鎮老師等合著《物質結構導論》(中科大出版社出版),作為科大近代化學係專業基礎課教材。李俊清為母校計算量子化學的研發和拓展甘當鋪路石子。

來自浙江鎮海漁村的洪誌良,公派瑞士蘇黎世理工學院(ETHZ),獲博士學位,導師盛讚洪“你是上帝的寵兒”,同期洪在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宣誓入黨,真是“理實交融又紅又專”!洪誌良作為新中國第一位博士後研究人員被謝希德校長引進到複旦大學工作(新華社做過報道),曾任國家專用集成電路和係統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任、教授、博導,享受國務院津貼。他在電源管理電路研究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國家培養出100 多名研究生,其中博士研究生42 人。他是模擬集成電路及射頻集成電路領域的專家,兼任微電子學和固體電子學雜誌編委,2005 年和2011 年任專用集成電路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會主席。洪誌良的卓越貢獻,為母校中國科大爭光添彩,是我們6532 班的驕傲。

像洪誌良同學一樣,在大學教育與科研方麵,著述頗豐和創新研發出業績的6532 班學生,還有李雅軒(天津職業大學教授)、曹德明(沈陽工業大學教授)、蔣鳳仙(複旦大學副教授)、李俊清(中國科大副教授)、汪誌勝(大連教育學院副教授);在中學教書育人,做基礎教育工作的高級教師有四位,分別是程江水、榮巨山、張秀娟和謝吉麟;從事科學研究或科研業務管理的高級研究員有四位,分別是魯雁飛、王三山、王儉、楊頌惠;在行政管理部門工作的有三位,分別是張敏、曹桂友和陳德元;在大型國企或自創公司任董事長的有三位,分別是姚正藩、陳樹生、王錫濤;還有李世林、閻徐生、張水生等三位高級工程師。

張水生自中國科大畢業後,一直從事化工研發和生產,曆經5 個單位,1973 年初,湖南湘潭維尼綸廠引進日本技術,技術關鍵是聚乙烯醇車間,張水生自薦指揮開車成功,被升任該車間技術組長兼生產調度長,他還憑著中國科大培養的數學功底,經過縝密計算,對兩合成方案革新成功,並且他的多項創新產生的效益均在百萬元以上,受到嘉獎。張水生調到市化工研究院後,兩年主持八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課題,全部通過化工部鑒定,榮獲湖南省科技成果二等獎。

雖然咱中科大65 級的“科學報國”理想被“文革”摧殘,70 屆被“四個麵向”卷到社會底層,但是6532 班24 名同學在校五年及畢業47 年的經曆給予最好的回答:我們是在特殊年代受到獨特教育,成為特別能創新的一代中科大學生。我們始終銘記“我是中國科大學生”,激勵自己為民服務,為母校爭光。

(四)割舍難離的科大

2008 年9 月,中國科大五十周年校慶,俞書勤老師邀請6532 班同學代表參加母校慶典活動,並籌劃6532 班團聚。在俞老師的關懷和支持下,大家齊心協力終於把24 位分散在中外各地同學都找到了。2010 年7 月26 日,恰本班畢業整四十年之時,實現第一次全班聚會(出席率85%),真是“曆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王錫濤攝錄了師生團聚會,魯雁飛匯集了“群英會”照片,全班集體編輯了《6532 紀念冊》。大家感慨:我們6532 班24 人都健在,沒有一個被“雙規”或者貪腐變質的,都在自己崗位上幹得有聲有色、成績優異突出。俞書勤老師說出了我們共同的心聲:“沒有科大就沒有我的今天,科大永遠在我心中。”、“人是會長成的,隻要有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心,總是可以把事情做的更好一些。”這就是凝聚我們師生的科大精神!

2012 年4 月,6532 班回到北京玉泉路原校址舉辦第二次團聚會(出席率80%),暢談“我與中國科大”,參觀國家博物館、國家大劇院和國家實驗室,遊覽妙峰山和潭柘寺,集資慰問重病搶救的陳樹生(643009)同學,看了原來的教學樓、實驗室、圖書館、大禮堂、食堂、宿舍及校門。睹物思情感歎萬千,校址遠離都市偏安一隅,便於潛心鑽研低調務實(如牛津、劍橋、西南聯大等)創出“第一”業績,湧現大批科技領軍人物,堪比當年的西南聯大!

2015 年7 月,值六五級入校五十周年慶典,6532 與6531兩兄弟班歡聚一堂,請來辛厚文、馬興孝、劉凡鎮老先生們和化物係係主任,座談三小時,照相留影。大家依依難舍,兩班代表分別向母校捐款,瞻仰了郭沫若老校長、錢學森、華羅庚、錢臨照、郭永懷、楊承宗等老師的青銅塑像,一起攀登了皖中名山天柱山。

2017 年5 月,正值“端午”與“六一”兩節相連,李世林、陳德元、程江水盛邀6532 全班到廈門團聚,在美國長期生活的四位學友不遠萬裏特意趕來,步入七旬的小老弟李雅軒放下瑣事前來聚會,大家一起觀賞鼓浪嶼、遊覽武夷山……同學52 年,半世紀友誼。

而今6532 班學友們經常小型聚會、微信群聊、暢談保健養生之道,交流對“國家大事”與科技信息的評議感悟,回顧科大生活的逸聞趣事,追思母校恩師的音容教誨,特別緬懷6532 輔導員俞書勤老師,懷念病故學友陳樹生。

2018 年9 月20 日,中國科大即將迎來建校六十周年華誕,這是母校第一個花甲慶典。我們6532 班作為微小的一個“細胞”,在母校恩育下成長與翱翔。謹以此篇呈報,祝願母校越辦越強,永攀科學高峰,為世界科技發展做出卓越貢獻;6532 班同學們科學報國、鞠躬盡瘁的科大精神永存!

 

中國科大6532 班集體組稿;張水生、汪誌勝、陳德元、王儉等供稿;張敏、李雅軒、楊頌惠、戴開元等審稿;謝吉麟(653039)執筆

 

《科大瞬間》文學城編輯部

許讚華 803 | 陶李 8112

劉揚 815 | 黃劍輝 815

滕春暉 8111 | 陳錦雄812 | 餘明強 9115

陳風雷 786 | 沈濤 822 | Jay Sun 836 

吳鈞 856 | 王 9015

投稿郵箱:kedashunjian@163.com公眾微信號:USTCMoment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