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

《科大瞬間》與您分享中國科大校友和教師校園內外真實、親切的回憶以及多視覺、多維度的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五十年校慶雜感

(2024-04-21 14:39:39) 下一個

五十年校慶雜感

王崢(8604)

母校從 1958 年在北京玉泉路建校,到今天風雨半個世 紀。中間經曆了文革中慘烈的南遷,學校險遭解散;後來忍辱重建,偏居合肥一隅,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重回京城。現 在看來,此夢已不可實現。

科大當年因“兩彈一星”的需要而建,為新中國的國防 事業培養了一大批頂尖的人才。在此過程中,科大成長為與 北大、清華齊肩的一流院校,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風。文 革前流行的一句順口溜也許描述得最為形象----“窮清華, 富北大,不要命的上科大。”這種學風的形成無疑得益於創 校時老一輩的科學大師們的治學嚴謹,現在來看看當時的校 係領導名單,心裏就頓生無限的崇敬之意:

校長 郭沫若 (中國科學院院長兼任)

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程係主任 趙忠堯

技術物理係主任 施汝為

化學物理係主任 郭永懷

物理熱工係主任 吳仲華

無線電電子學係主任 顧德歡

自動化係主任 武汝揚

力學和力學工程係主任 錢學森

放射化學和輻射化學係主任 楊承宗

地球化學和稀有元素係主任 侯得封

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係主任 華壽俊

應用數學和計算技術係主任 華羅庚

生物物理係主任  貝時璋

應用地球物理係主任  趙九章

當然,這還不包括那些沒有擔任領導工作的大師們: 張宗燧、吳文俊、張素誠、關肇直、秦元勳、吳有訓、嚴濟慈、 錢臨照、張文裕、陸元九,等等等等。

文革後,科大再一次因國家形勢的需要而被重視從而獲得了第二春,首建少年班,聲名鵲起,高考收分一直高居全國第一,壓過北大、清華十多年。後來又因在CUSPEA(中 美聯合招收物理學博士生計劃)上的超群表現,在十年中占據了錄取人數的近半壁江山,而為美國的各大院校所認識和接受,為文革後畢業生近70%的出國比例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由於國家大形勢的改變,科大的純理科背景失去了過去的光環;又因地理上的不利因素,一度排名直線下降。這次回合肥參加科大 50 周年的校慶活動,這種感受頗深。和北大、清華校慶的豪華相比,科大的校慶隻能用“清貧”來形容了。但是讓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校友們一如既往的熱愛著這所母校,很多老一輩的校友當年是在玉泉路上的學,從來沒有來過合肥,這次也追隨母校來到了合肥。

科大的 50 年,見證了新中國科技和國防發展的光明和黯淡,也隨著國家政策的改變而大起大伏,用自身的血肉之軀為新中國的教育史做了一個形象的背書,想來令人感慨萬千。此番回去,卻發現科大人並沒有因這些起伏而改變自己對母校的熱愛,對科學真理的追求,對教育的忠誠,和對治學的嚴謹要求。科大由新中國所建,亦為新中國所用。想想曆來的中國知識分子何嚐不是同樣的命運。聯想起做教師的父親在我小時候對我說的兩句詩詞,出自他的同事之口,以“扇子”為題比喻自身,講述了作為傳統的中國知識分子的平和心態:“如暑用之則勉,秋來棄之勿傷。”作為一個科大人,僅以這兩句詩詞與科大共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