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男兒

回首往事,與大家分享。
博文
(2015-07-05 07:52:45)

這次回國去了杭州一趟,那裏是我的祖籍,先人胼手胝足篳路藍縷的地方。回去上墳,順帶看看已經嚴重傾頹但依然被政府霸占著的家族祠堂。眼前是比南宋臨安更加繁華似錦的人間天堂,但昔日的雲煙卻因著獨裁者掩蓋不了的曆史記憶縈繞在心中,難以飄散。另一層不易消散的便是對家鄉菜的懷念。不愉快的事情,多想傷神,還是滿足一下舌尖上的味蕾,權當安慰懷鄉的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3)
(2015-06-06 09:12:31)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可是村友在博文《得天下者是因為得民心?》中提出了異議,眼光之銳利令人折服。讚佩之餘,我也想談談對這個題目的看法,有些地方也許可以集思廣益。
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製社會中,“得民心”從來不是得天下的前提。皇帝下詔,第一句就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從來不說&l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76年秋,偉大領袖騎鶴西去。一個月不到,宮廷政變,皇後娘娘連同幾個近侍被先帝的舊臣連鍋端掉,鋃鐺入獄。黑暗的十年總算結束了。雖然寒冬未退,但是春天的氣息已經明顯感覺得到了。
77年恢複高考,點名批判白卷英雄,強調分數麵前人人平等。這是多麽振奮人心啊!家裏兩個男孩子,都趕上了老三屆。我想去考,弟弟也想去考。姐姐複旦大學68屆畢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2)

1973年春天,我從崇明被抽調回上海當工人。那時候,偉大領袖還在念念不忘地呼籲“將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不過那時候他的接班人副統帥已經出事兒了。想必這件事對老人家打擊沉重,自己千挑萬選指定的接班人,明文寫進黨章,全國人民天天祝他“身體健康,永遠健康”,怎麽料得到他會想在背後捅皇帝的刀子呢?事敗出逃,折戟沉沙,讓偉大領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8)

送上海知識青年去崇明島的渡輪靠岸,卸下幾百個來務農的年輕人,轉頭就離開了。目送著渡輪漸行漸遠,終於消失在天際的霧靄中,一抹斜陽將雲彩染得彤紅,身邊是大片的農田,稻穀已經轉黃,沉甸甸地垂著頭。秋天的江南水鄉,景色宜人,對於長期生活在城裏的小青年,更顯得新鮮。突然身旁響起一句評論:“地方是不錯,可惜要待一輩子!”這句話一下子戳到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故地重遊七十年代的某一個初春,我離開務農五年的崇明島,調回上海當工人,至今不知已過多少春秋。這個長江入海口的小島上酸甜苦辣的歲月,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痕跡和難以忘懷的回憶。近幾年來,老是想著回海島去看看,與當年的赤腳兄弟們提及,大家都非常讚成,於是就有了這次的故地重遊。
一輛中型麵包車載著六個當年的赤腳弟兄,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禍福相倚的省悟
1971年,偉大領袖欽定的接班人林彪元帥不知什麽原因乘機出逃,折戟沉沙,葬送了一世英名。這宗公案,四十年後的今天依然是迷霧繚繞,難見真相。而四十年前的那會兒,對聖上的沉重打擊則是顯而易見的。據說龍顏憔悴,再沒有66年在天安門城樓上向紅衛兵揮手時那份誌得意滿和驕橫跋扈的氣概了。
獨裁者的淫威稍挫,體現在政策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杭州的秋天 我們同宿舍的幾個朋友相約休假時去杭州一遊。那是深秋的11月,西湖邊遊客寥寥,我們租了一條小船,泛舟湖上。天色陰冷,慢慢地竟下起小雨來。湖麵隻有我們一葉扁舟,雨絲斜斜地從天上掛下,滴在臉上,頓生涼意。輕紗般的雲霧悄悄地上山頭,南高峰、北高峰、六和塔、保俶塔都漸次朦朧起來,隻見墨綠色的山影時而從雨雲中隱隱約約地露出一角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紅房子法式西餐館 每次從崇明回上海休假,我們這幫赤腳兄弟一定會相約出去撮一頓。在鄉下清淡慣的人,到了上海都像餓狼似的。可是那年頭大家阮囊羞澀,拿不出幾張花花票子來大吃大喝,所以對上哪一家館子特別挑剔,要把那有限的錢花在刀口上。 有一次大夥兒突發奇想,議決去開一次洋葷,上西餐館!文化大革命暴風驟雨的前兩年,西餐館是封資修的典型,自然關[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帶什麽回崇明
過完年,又得回崇明了。帶些什麽回去呢?抄家之後,家徒四壁,環堵蕭然,已經沒有任何東西了。那年代,人活著,就是為了活著,能活下去,也許還有希望。民以食為天,吃便成為第一要務。
祖父、外婆都還在世,母親要伺奉兩位老人,弟弟在街道生產組工作,回家搭把手幫助家務,日子過得異常艱難。我每次回家,把崇明農場省下來的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