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23-04-21 09:28:47)
男人和女人的一大區別是,男人天性愛槍,無論多大年紀;女人天性愛美,無論是清純少女,還是半老徐娘,她們骨子裏對槍不感興趣。毛老先生說的“中華兒女多奇誌,不愛紅裝愛武裝”純屬詩興泛濫,不是忽悠女人上戰場充當炮灰,就是取悅美色佳人。俗話說,男人不喝酒,白在世上走。為什麽不說男人不愛槍怎麽地呢?那是因為槍在中國求之不得,愛也空愛。美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9)

在科學昌明的西方,一種具有數百甚至數千年曆史的巫術仍然大行其道,這種巫術被稱為“道星”(Dowsing),用於尋找地下水、礦產、石油、古墓、寶藏或失物。古時這種巫術的神器是樹枝,一根Y字形樹枝。巫師兩手握住Y字的上麵兩端,下端指向前方,向潛在的目標體行進。當走到目標體上方時,樹枝向下或向上轉動,Y字下端指向下或向上;走過目標體後,樹枝恢複與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4-02 11:46:43)

前些天去亞馬遜熱帶雨林一遊,從巴西馬瑙斯出發乘車、乘船、再乘車、再乘船,最終到達目的地,可謂車船兼程,一程又一程。 車船兼程
車一程,船一程。
海角天涯欲盡窮,焉知何處終。
陸一程,水一程。
草木煙波野色濃,人如夢幻中。 泛舟出遊,“舟如空裏泛,人似鏡中行。”不知是水在天上,還是天在水裏。 碧水泛舟
雲飄水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3-31 12:08:04)
上世紀六十年末,我下鄉的公社裏有一位張姓公安特派員,當時公社一級的小鎮沒有公安派出所,隻有一個穿便衣的公安特派員,社員們稱他為“張特”,提起他來,話語裏充滿敬畏和神秘。張特原來是公社小學的老師,後來被選中當公安特派員,成了公社裏響當當的人物,是一個騎車挎槍走屯串戶、肩負特殊使命的獨行者。他所到之處,不是發生了重大刑事案件,就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2-09 09:38:14)
前言 參加毛主席第二次接見紅衛兵後,我從北京返回長春,加入了學校裏唯一的紅衛兵組織,嚴格地說,是陰差陽錯“混”進了紅衛兵組織。我父親是長春市文化界的黨政領導人,文化革命首當其衝,運動伊始便被打翻在地,罷官、批鬥、遊街、抄家接踵而來,瞬間由人人敬仰的革命幹部變成了人人得以誅之的“黑幫”,我也算是黑幾類之一的“狗崽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文化大革命初期,我曾兩次和家人一起參加毛主席接見紅衛兵。第一次是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一日,老姨帶著我隨清華大學的隊伍參加毛主席第二次接見紅衛兵;第二次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我和媽媽一起隨北京機械工業學院的隊伍參加了毛主席第八次接見紅衛兵。
從八月下旬到十二月上旬這段時間,我四次去北京,住在清華園,做為旁觀冷眼人見證了這期間發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6)

2009年1月18日 《戲說長春地質學院》在我的電腦裏放了近三年,前些日子送給幾位老師同學分享。回憶起陳年舊事,自然是心領神會,盡在不言中。近日又讀了讀,頗有感觸,故一氣嗬成此作。
無力轉乾坤,失意心自焚。端然欲何為,春語催秋芸。
狂瀉千餘字,借此還別魂。似經乏經義,似詩欠詩勳。
亦真堪史實,亦幻堪絕倫。半台稗野戲,一紙荒唐文。
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1-27 14:45:46)

戲說長春地質學院 二零零五年末訪長春地質學院有感 2006年1月18日 開頭篇
長春行,探親返鄉。訪母校,心意惶惶。
數師長,魂歸朝陽。我前輩,白發蒼蒼。
老五屆,行將退堂。我同輩,學科棟梁。
多晚輩,麵目生荒。看氣氛,清冷凋涼。
聽聲音,歎短籲長。下眉頭,不堪言狀。
上心頭,百結愁腸。多有感,昔日風光。
景物篇
地質宮,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1-01 07:13:24)
一九七三年秋天,我做為農民工來到長春市屠宰廠,在廠裏的最底層勞動了近一年。屠宰廠給人一種不祥的感覺,小時候,聽到屠宰廠這三個字,一種莫名的悲哀和壓抑頓時湧上心頭,情緒低落。想象那裏暗無天日,人們手持屠刀,渾身沾滿鮮血,無情地宰殺各種動物。天道不測,造化弄人,我竟然落魄到屠宰廠,從事最髒最累的體力勞動。雖說是一段辛酸坎坷的歲月,卻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4)
(2022-12-30 13:57:40)

此刻方知身是客 有一次,我回學院講座走地質宮後門。二門裏有一個門衛室,裏麵經常坐著一位中老年女性,在這個門出出進進十八年,從來沒見過這屋裏的門衛有所作為。那天,門衛竟然透過那小小的窗口,在昏暗的燈光下,從穿流不息的師生中認出了我這個“外人”,破門而出將我攔住,大聲喝道:“哪個單位的?來幹什麽?有工作證嗎?”事出意外,麵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1]
[2]
[3]
[4]
[首頁]
[尾頁]